第二百二十六章 过年打赏

  然而,徐文长并没有按照林凌启的设计行事。
  他行事风格一切如故,时常与学堂两位老夫子谈古论今,把盏言欢。又与大夫赵守正成为莫逆之交,甚至研究起医学,常常为一古方跟赵守正争得面红耳赤,仿佛他是华佗再世、扁鹊回手,让赵守正哭笑不得。
  他出手阔绰,林凌启拨给他的银两不过三两天,便囊中羞涩,兜比脸干净。因不好意思向林凌启讨要银两,偷偷跑到城里当铺,将新衣服典当沽酒,酊酊大醉后回窑厂跟刘大牛吵嘴。
  更夸张的是,有一回跟画师领头人龚自立一边喝酒一边言谈画技至深夜,发现酒壶空了,酒坛也空了。他也不打搅别人,悄悄跑到赵守正屋里,偷几份中药煎熬,充当美酒畅饮。
  结果他屁事没有,他的崇拜者龚自立却上吐下泻,差点一命呜呼。
  林凌启暗笑,徐文长真有魏晋遗风,行为不受拘束,随心所至、放荡不羁,简直是位行为艺术家。
  不过这样也好,他的名声会因此变得更大。便给他一大笔银两,让他游山玩水、访问名士。至于包装计划,就此作罢。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快到年末。便到了腊月二十七,过年的气氛变得非常浓郁。
  窑厂一切工作都停下来了,人们忙着收拾屋子,给墙壁粘麻纸,给门口贴春联,欢天喜地迎接新年。
  为了让辛苦劳作的人们欢欢喜喜过个好年,林凌启差遣李大叔、苏仁到苏州府采办大量过年物资。这几天,窑厂埠头没有空闲过,各类物资源源不断送来。
  到了腊月二十五,林凌启开始发放年货。
  窑厂所有人都可以领一套厚实的棉衣,两双棉鞋。这些棉衣是粗布面料,里面棉花塞得鼓鼓囊囊,用脸稍在上面一捂,顿时觉得暖洋洋的。人们极其喜爱这种面料的衣服,耐磨、紧穿,远比那些绸缎面料的棉袄结实得多。
  考虑到劳工们在春节期间走亲访友,大宅院的伙食象往常集中供应的话,人数不好统计。饭菜做多了没人吃,那是浪费;做少了有人吃不上,那给过节喜庆的人们心里添堵,索性由各家各户单独生火做饭。
  为此,林凌启购来大量的活鸡活鸭生猪羔羊,什么鲤鱼、鲫鱼、黑鱼、草鱼,粮油柴火等等,按照人头数发放。一时间,窑厂到处都是‘叽叽’‘嘎嘎’的声音,时不时,养鱼的木桶溅起无数水花。
  人们提着沉甸甸的物品,笑容比阳光还要灿烂。
  到了腊月二十七,林凌发、彭涛等上京城售卖马桶的人员回到窑厂,带来许许多多吃的、穿的、戴的、玩的等物品,当作是给人们的新春贺礼。
  还有一只只沉重的木箱,装满白花花的银锭,几个身强力壮的护卫队员,合力把木箱抬到小院入库。
  这次收获很大,由于第一批马桶在京城打开市场,引起达官贵人的追捧,第二批、第三批马桶被疯抢,售价达到三百五十两一只,六百只马桶总共二十一万两。除去十五万两银票,木箱的白银居然有六万两。
  这些银子让张云洁跟如烟目瞪口呆,不知该用什么语言表达自己的心情。
  太多了,实在太多了!
  当晚,大宅院灯火通明,酒席摆得满满当当,窑厂所有人均参加,为林凌发他们接风。
  席间,林凌启分发过年红包,按照职务高低分配。普通劳工五两,组长十两,伍长二十两,队长五十两。由于刘大牛、胡翼龙等人忙着一起发红包,暂时没有发放。林凌启已经打算好了,准备给这几个头儿一人一千两。
  看着白花花的银子揣进兜里,人们的情绪达到白热化,纷纷相互敬酒祝贺,庆幸自己遇到一位好主人。好些人甚至挤到林凌启前面,纳头便拜,吓得林凌启拉起如烟就跑。
  二十八日这天早上,林凌启早早起来,上上下下收拾得利利索索。
  今天他要办一桩大事,不对,确切的说,应该是十几桩大事,只不过捏到一起办而已。
  自劳工家眷不断加入窑厂这个阵营,那些穷苦人开始吃上大米饭,吃上肉食,换上干净整洁的衣服。原来那些看起来干瘪瘪的黄毛丫头,一下子水灵起来,象洗去泥巴的水萝卜,谁看谁想啃一口。
  这些姑娘家引来许多小伙子的追求,识几个大字的暗传书信,不识字的送手绢香囊、胭脂水粉。一时间,大宅院里尽是一股胭脂味,把厨房的烟火味都压制住了。
  现在,有十几对姑娘小伙定下终身大事,林凌启决定今天给他们集体操办婚礼,让他们过上滋润、暖心的生活。
  当然,最重要的是,曹达明与婵儿也在今天完婚。
  婵儿这阵子悉心照料陈知礼,让他十分感动,竟提出收她为干女儿,还置备一份丰厚的嫁妆,言明象嫁亲女儿一般。
  在当今社会,主人收奴婢为干女儿,可谓是破天荒之事。为此,林凌启特地在窑厂整置一套房子,当作曹达明的婚房,并接曹达明寡母一起住入。中午,他就要陪同曹达明一起到陈府迎亲。
  大宅院里已忙得不可开交,杀鸡宰猪,置办酒席。
  林凌启转了一圈,对准备工作非常满意。又找齐要结婚的小伙子,检查他们的衣着,教导一些礼仪。如烟笑话他快成管家婆了。
  半晌午时,窑厂来了几名戴皂帽的衙役模样的人,请林凌启先到县衙,准备迎亲。
  林凌启暗笑,曹达明这家伙急着娶婵儿,竟催促起自己来。
  他命小顺子取来些碎银,打赏这些衙役,便同他们一起来到吴县城。
  大街上人来人往,浓浓的过年气息。又值曹达明娶亲,可谓是双喜临门,林凌启的心情自然舒畅。
  刚踏进县衙大门,林凌启感到一丝异样。甬道两处,站着许多军士,吴敬琏愁眉苦脸呆在甬道尽头。
  按理说,县衙除了县首脑人物,便是六房书吏等办事人员,以及三班衙役,军士一般不会出现。可现在是怎么回事,难道是曹达明与这些人有来往,前来喝喜酒的?
  刚踌躇一下,身后几个衙役忽然围上来,将他拥住,象挟持一般推攘着往大堂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