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不一样的笔迹
每当遇到难以回答的问题,总是用这种方法来拖延时间,以找到合适的答案。
现在丁鹏飞居然也用这招,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不对,我是英雄,他是奸贼,不能相提并论。
丁鹏飞的笑来得毫无预兆,去得干脆利落,一刹那,他寒着脸说:“林大人,在下虽然愚钝,但总不至于自己的字都不认识吧!”
说着,他走到林凌启跟前,拿过刑名书吏手中的笔,随手扯来张纸,蘸上浓墨,挥毫大书。
写完,将笔一掷,厉声说:“在场的各位大人,你们都来看看,在下的笔迹与吴大人手中纸笺上的笔迹是否一致?”
说着,他把墨迹未干的纸拿起来,绕着大堂转了一大圈,让在场的人看清楚,继而放到林凌启面前。
林凌启一看,上面写着: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是明朝名臣于谦所作的《石灰吟》,丁鹏飞借此无非表达他的清白。
这些字与纸笺上的风格迥异,完全没有那种婉约姿媚、圆润流转,而且强劲有力,笔笔犹如利刃长矛,仿佛欲破纸而出。如果把纸笺上的字比作一位娉婷妖娆的姑娘,那么刚才丁鹏飞书写的字,便是执金戈跨铁马的英勇将士。
林凌启大惊,一个人的字体一旦形成规律,很难改变。丁鹏飞难道是书法界的奇才,可以任意切换两种笔迹?
大堂骚动起来,一些与丁鹏飞关系较好的人开始嚷嚷:“明明笔迹不一样,怎么就乱扣帽子?”
“是呀!昨天大闹婚礼,搞得丁家老爷子心头郁结,回乡下静养。赶紧把人放了,老爷子兴许看到儿子回来,身体就会康复。”
“林大人,老夫一向见你清明,怎么现在犯这等错误呢?还是迷途知返吧,快把凌览放了!”
这些人中,有暗带指责的,有息事宁人的,有好声劝说的,反正众说纷纭,一片乱糟糟的。
吴敬琏急搓着双手,不知该怎么办。
任环知道吴敬琏不过是个配角,主动权掌握在林凌启手中,便朝他说:“林大人,事情已经明了,纸笺并非丁鹏飞所写,与陈婉儿曲款暗通另有其人。还是把他放了,彼此间有个台阶可下,本官也好向尚大人交代。”
林凌启思索一会,摇摇头说:“任大人,下官曾见过丁鹏飞的手迹,与纸笺上的字一模一样,绝不会看错。吴大人,请你速速派人清查丁鹏飞在城里与乡下两处住宅,看看他家中是否有他以前的手迹,带来鉴定一下。”
好计谋!直捣黄龙,看你还怎么掩饰!除非你有分身之术,把家里所有关于你的字统统销毁。不过不好意思,就算你现在去烧,恐怕也来不及了!
吴敬琏猛拍大腿,乐滋滋的派遣曹达明带些衙役前去搜查。曹达明领命,正要出去,林凌启对他招招手,示意让他过来。
曹达明猜不透林凌启的意图,挠挠头走回来。
林凌启附到他耳边悄声说:“小曹,如果没有什么发现,记得将丁鹏杰带来。他身上有张字据,乃丁鹏飞所书,千万谨记。”
曹达明乐了,难怪大哥有恃无恐,原来有必杀技在身。
他应了一声,瞥了丁鹏飞一眼,眼神中明明白白四个字:你死定了!
林凌启等曹达明等人走后,一直关注着丁鹏飞。发现他脸上既无慌张,也无恐惧,一副随遇而安的样子,暗暗称奇。
难道他死猪不怕开水烫,就等着证据取来再供认,或者抵死不承认?
大堂上逐渐安静下来,人们静静等曹达明一行人回来。有几对相熟的友人,便相约到外面茶馆喝茶,毕竟还要等上好久,这么冷的天干等受不了。
任环看看丁鹏飞,又看看林凌启,暗叹一声。
这对青年已经卯上了,彼此间都不留后路。若证明丁鹏飞是凶手,其必定问斩,尚维持也无能为力;若林凌启挟私诬陷,尚维持一弹劾,他的官途便戛然而止,后续的凶险接踵而来,有可能家破人亡。
要是他们能握手言和,把精力均放到抗倭事业上,那该多好啊!
当然,任环知道这是一种妄想,绝不可能达成。既然箭已离弦,那就看谁会被射下马。
等了足足一炷香的时间,曹达明还没派人回来。
按理说,丁鹏飞城里的住宅离县衙不远,况且读书人手稿到处都是,用不着仔细搜查便能找到,为何还不来能?
不会是……
林凌启心头刚起疑虑,丁鹏飞却开口了:“吴大人,这样干等着也不是办法,你还有什么证物能证明在下就是凶手,不妨先拿出来。”
吴敬琏一脸无奈。
案桌抽屉里放着一块鹅卵石,在济民井那里捡来的鹅卵石。这鹅卵石大小适中,正好一拳之握,若砸在太阳穴上,估计被砸的范围与陈婉儿太阳穴那块青斑相仿。
之所以伪造证物,是因为实在找不出丁鹏飞砸死陈婉儿的那块鹅卵石,只能滥竽充数糊弄一下。
原先的程序设计是,等纸笺笔迹核实后,对丁鹏飞无疑是个天大的打击。而后展开一系列的推论,让他处于完全暴露、无可反驳的地步。最后掏出鹅卵石,证明这就是凶器。
到那时丁鹏飞已经晕晕乎乎,或者魂飞魄散,哪会去注意这石头是否就是那晚砸人的石头。
但是,第一步出现了问题,接下来的推理就显得毫无说服力,就像脱离生活的爱情,总是苍白无力、虚无缥缈。
那么等鹅卵石掏出来时,丁鹏飞心理防线依然坚固,可能会看上几眼。若是看出破绽,他就会知道自己没有掌握最重要的证物,自然就会打死我也不说。
林凌启摇了摇头,等曹达明他们回来再说。
反正他站着我坐着,他咽口水我喝茶,我能耗得起。你能拿我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