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三道题
随着林凌启双手向下一压,吵闹声象被一股无比强大的力量压制住,渐渐低了下来,一会儿便悄无声息了。
林凌启环视一圈,说:“假设你在河边,手上有用一个三斤和一个五斤的水桶,怎么打出四斤水?”
话音刚落,坐在台边的一个人忙喊:“林大人,带把秤秤一下就行了。”
说完,他兴高采烈地朝众人拱手,好像一两银子已经到了他的兜里。
不少人懊恼无比,怪自己没能抢在他前面。张云洁直摇头,小叔子怎么出这么低级的题目,连小孩子都能猜出来。
林凌启笑着摇摇头说:“本官刚才忘了说了,不准用秤,也不准借用其它等重的物品,只能用两只水桶。不过这是本官的疏忽,这一两银子照给。请大家动动脑筋,谁想出来了就上台悄悄告诉本官。”
众人见还有机会,忙仔细思考起来。不过答案不是张口就来的,有的人转圈,有些人埋头,有些人扯着自己的头发,试图把答案拽出来。有些甚至找来几个碗,舀水来回倒着。
张云洁也思索着,打五斤水,倒到三斤水桶,再……
她想了会儿,有些迷糊了,推推林凌发的肩膀说:“相公,你知道怎么做吗?”
林凌发咧嘴一笑说:“你想这玩意干嘛?难道贪图那一两银子?”
张云洁白了他一眼,懒得跟他讲了。
林凌启笑眯眯地看着众人,他知道这题对底下的人来说,难度比较大,有可能都回答不上。但抱着宁缺毋滥的想法,他不打算降低题目的难度。
过来一会,一个年轻人走上台,附到林凌启耳际边低语。
众人见林凌启脸上露出笑容,吩咐彭涛取一两银子给这人,又叫他站在台上一角落。
看到真金白银,人们的热情又高涨了,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台上已站了二十来人,手中拽着银子,脸上露着欢快的笑容。
等不再有人上台,林凌启便把答案公布。
用五斤水桶取五斤水,装满三斤水桶,还剩二斤水。三斤水桶倒空,把二斤水装进三斤水桶里。再用五斤水桶装满水,倒满已装有二斤水的三斤水桶里,五斤水桶里还剩四斤水。
答案一说出来,好些人跺脚不已,悔恨自己跟一两银子插肩而过。
还没等他们从情绪中走出来,第二题又开始了。
话说一位父亲临终之际,将家中十七头牛分给三个儿子。大儿子分得其中的二分之一,二儿子分得三分之一,小儿子九分之一。问三个儿子各分几头牛,前提不准分割牛。
由于当时没有分数这个概念,林凌启费尽口舌,总算让台上这二十几人明白他的意思。至于台下的人,林凌启就没作过多解释,因为这题的难度远超过上一题。
如果说上一题是考人的逻辑能力,这一题就是考人的发散性思维,即便是经过系统性训练的人,初次接触到此题,也不一定能回答上来。
说实话,林凌启对大家不抱太大的希望。假设有人能大致能说出答题的思路,就算没有拿出正确答案,他也视其通过。但出乎意料的是,居然有三个人回答出正确答案,这让他大跌眼镜,看来小看古人的能力了。
看着林凌启笑呵呵地将银子分给答对者,底下的人按捺不住了,纷纷议论起来。有几人甚至大喊着,要林凌启把答案公布出来。
也难怪他们有这样的反应,正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这题在他们眼里根本不可能有答案,林凌启怎么能把银子赏给他人呢?这会不会是舞弊呢?
张云洁也是非常好奇,小叔子怎么提出这等稀奇古怪的问题,何不大众一点,如背背唐诗宋词之类的,那自己说不定也能上台领奖。可这样的题目闻所未闻,百思不得其解,实在郁闷。
听到下面的呼声,林凌启也不卖关子了,指着三人当中的一人,让他宣布答案。
这人年约三十,身材挺拔,白面方脸,下颌三络黑须,气度不凡。他声音洪亮,无需护卫队员传话,全场的人便能听清他的话。他说:“只要再牵头牛来,便能分配均匀。”
再牵头牛?
按那人的提示,张云洁略一计算,大儿子九头,二儿子六头,小儿子两头,新添加的一头依旧存在。咦!这题目也太玄乎了,怎么会是这个答案。
想不通的大有人在,有人不服气地说:“林大人,这人胡说八道。你明明说是十七头牛,他却说十八头,这不是把题改了吗?”
“对,不能改题!”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叫唤着。
林凌启知道跟他们解释很困难,套用星爷的一句台词:就你的智商,我很难跟你解释这个问题。
索性也不作解释,说:“这位说的答案是正确的,添加进来的牛,等分配完毕后可以还回去,不会影响总的数量,你们可以好好算算。”
等噪音稍稍平息,林凌启让答不上的人退下去,对剩下的三人说:“最后一题,假如本官差遣一个人去外地做一桩买卖,由于这人不够谨慎,被他人下了套,结果血本无归。而这时,恰恰有一桩买卖找上他,只要借助本官的名头就行,事后便赠一大笔钱。而这笔钱能够将原先那桩亏本的钱补回来。
当时面临两个选择,一是回来禀告本官,等本官作决定后,再去找对方回复。只是这样的话,他做买卖亏本的事就会露出马脚,会受本官的制裁。而且一来一回的延误,可能白白丧失帮本官挣钱的机会。
二是直接答应人家,等钱收到手后,将账目做平。这样的话,本官就不知道他亏本的事,还会赏他一笔钱。如果你们处于这个人的位置时,你们会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