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扩大经营
“是呀!尤其是画师们更是天天挑灯夜战,但还是满足不了。”蒋绍光拉来椅子坐下,两腿并拢,腰板笔直,象个小学生回答问题一般。
“现在烧制也来不及。”刘大牛补充一句。
这倒麻烦了!京城对马桶的需求量极大,而这里却供不应求,看样子得提高产量了。
林凌启略一思索说:“刘大哥,你能不能招些人手来,干些要求相对较低的活?”
刘大牛看了林凌发一眼,低声说:“这段时间经常有人来问要不要人,阿发嫌他们不会干,回绝了。”
林凌启眉头一皱说:“哥,既然活儿赶不出来,可以将他们留下,干些淘土、打浆等活也行呀!”
“这些人都是些佃户,现在田地的活忙完了,想来这里打点零工混饭吃。等明年一开春,他们又要回去种地,那不是白教他们了?还有,现在图案来不及画,画好上釉的来不及烧,做那么多泥胚有什么用?等干裂了还不是报废!”
林凌发见弟弟有点责怪之意,脸顿时涨得通红,将实际要面临的问题一一摆出来。
林凌启暗想,哥哥说得也是实情,如果来不及烧制,做再多的泥胚也是没用。现在立马要解决的问题一是修建新的窑,二是聘请更多的画师,争取在短时间内,将产量升上去。
他沉思片刻,便说:“哥,你下午在宅院门口摆张桌子,如果有人想到这里干活,能把人留住。并告诉大家,谁家若有亲朋好友想来这里干活,热烈欢迎!”
林凌发纳闷了,要那么多人干嘛,徒增开支!
他撇撇嘴说:“我下午还要去爹娘坟头烧柱香呢!你现在当了官,让他们九泉之下高兴高兴。”
人死如灯灭,他们怎么能知道呢?
林凌启不好拂哥哥的兴致,只得说:“刘大哥,这事就由你去办。这次我去京城接了很多生意,光靠目前的产量,远远满足不了。招来的人手全部修建新的窑,起码要造三座。然后再把宅院扩建,安排他们的住宿。等这些活忙完以后,再让他们学着打浆、制胚等。”
还要扩大规模!我的天哪!这下数钱都来不及了。
刘大牛非常兴奋,立即出去通知所有的窑工,让他们介绍人来。
林凌启又让几个画师进来,叫他们推荐合适的人选来窑厂作画师,待遇一切从优。
事情进行得很顺利,甚至顺利得过了头。
画师这个职位在窑厂的待遇,除蒋绍光与刘大牛外,是最为丰厚的。在吴县这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有许许多多能吟诗作画的文人。一些家境相对较差的便纷纷前来。短短两天时间,前来应聘的人超过一百来名。
林凌启顿时头大了,这么多人超出了窑厂的需求,只好对他们进行考核,留下画艺相对出众的三十名,其余的留他们吃顿饭,每人补贴二两纹银打发了事。
文人容易打发,毕竟他们对脸面比较看重,三言两语就摆平了。可是老百姓就难打发了,这几天通过窑工们发放消息,前来找活的人竟然达到两千余人。这下林凌启觉得自己的头比箩筐还要大了。
在古代,到了深秋之际,田地里已经没活可干。一些头脑灵活的老百姓,做些小生意,或捕鱼打猎来补贴家用。绝大多数人,则无所事事,等着明年开春。
而这段时间,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是最难熬的时候。一家老小待在家里,一张张嘴等着吃饭,没有一点收入,日子艰难可见一斑。尤其是佃户,交完租后,一年收成所剩无几,只能紧巴巴度日。若得一场病,那更是雪上加霜了。
于是,窑厂要招人的消息一传开,周边的老百姓蜂拥而至。他们的要求不高,不要工钱,只要管一天三顿饭就行了。
看着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老百姓,林凌启急得直骂娘。自己既不是他们的父母,没义务养育他们;又不是他们的儿子,没义务赡养他们。可真若将他们驱赶,却下不了决心。
他一溜烟跑回小院,躲到账房喝起茶来。反正赶又赶不得,收又收不得,索性大家耗着,等他们耗不起,自然就会走人。
张云洁看他一脸惫懒的斜躺在靠椅上,手持一紫砂壶凑嘴边喝着,不禁摇摇头说:“阿启,那么多人等在外面,收与不收,你倒是说句话。”
说得轻巧,掂根灯草!
这么多人我收下来让他们干什么,难道白白供养他们?窑工每人每天的伙食标准是五十文钱,若这些人都按这个标准吃饭,那起码十万文,也就是一百两纹银,一个月下来三千两,到明年开春得一万多两。
现在抽水马桶挣得是暴利,即便让他们白吃白喝也能撑得住。可是这些人在这里尝到甜头后,还愿不愿意去种田,去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肯定不愿意。如果到那时再让他们离去,说不定会引起一场骚乱。
那自己继续养他们?
不可能!
长时间这样下去,那些辛辛苦苦在干活的窑工会怎么想。让他们付出辛勤汗水,来养活这些人?还有,抽水马桶目前行情很好,但以后高端市场处于饱和后,价格势必要跌下来,那自己还能维持他们的生活吗?
林凌启也不回张云洁的话,岔开话题说:“嫂子,哥这两天跑哪里去了?连个人影都看不到。”
说到林凌发,张云洁扑哧一声笑了出来,说:“他呀!别提了。前几天不是说给公公婆婆上坟吗,他跑到家中,到处宣扬你当官的事。现在好了,丁家庄的那些有钱人纷纷请他喝酒,天天喝得晕晕乎乎。昨天他托人带话来,估计得在家里住上个十天半个月。好像他当了官老爷似的,你说好笑不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