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广陵散
在张寅淼的《凤求凰》中,听众们,似乎有了重来一次的机会。就像他们曾经无数次对自己所说的那样,他们放下了一切顾虑,去爱,去追逐,去疯狂,在这短短的三四分钟里面,张寅淼所带给他们的,是重来一次的美好。
当张寅淼的琴声缓缓结尾,台下所有听众,眼角或多或少的带着一些湿润,他们的眼神空洞中,泛着回忆,似乎依旧不愿意从张寅淼编织的世界中醒来。张寅淼也没有忙着叫醒那些听众,他缓缓地用衣袖擦了擦自己额头上的虚汗。
这一次,为了能够给古琴正名,张寅淼拿出了自己的真本事,仙音。当然,现在张寅淼的仙音,还不算正宗。真正的仙音,必须要用仙木所打造出来的乐器,配合上仙家法力,才能真正演奏出来,不过,现在的效果,也不错。
只是,用凡器演奏仙音,对于张寅淼的消耗相当之大,毕竟张寅淼现在的修为,还没有恢复到神仙的阶位,他依旧是个凡人。后台,冉岚诗看着正在擦汗的张寅淼,脸颊有些红润。作为一个耳朵极其敏感的歌手,她听出了,他曲子中想要表达的东西,只是,想起张寅淼昨日演奏的《卷珠帘》,冉岚诗的眼中,闪过了一丝暗淡。
足足五分钟的时间,整个音乐大厅中,出奇的安静。第一个从音乐幻梦中走出来的,是坐在角落的那位李姓老人。他现在彻底被张寅淼折服了,不仅仅是张寅淼无比强大的武力,更多的,是张寅淼这一手出神入化的古琴。
有着李老带头,其他大佬和外宾也走了出来,他们用看怪物一般的眼神,看着台上这位宛若从画卷中走出来的少年,为他奉上了自己最热烈的掌声。张寅淼笑了,尽管从台下获得的那点信仰之力与他消耗的相比,简直杯水车薪,但他还是笑了。
掌声久久不息,旁边的主持人也不敢出来维持纪律,开什么玩笑,下面的这些大佬,随便一个动动手指,他的职业生涯就没了,他哪儿敢管这些。最后,还是张寅淼觉得时间有些不够了,才伸出手,微微向下压了一下。
说来奇怪,在张寅淼做出这个动作之后,台下的掌声,瞬间消失了,听众们一个个聚精会神的看着张寅淼,等待他带来新的世界。张寅淼满意的点点头,再次轻抚一下琴弦,道:
“吾之二曲,名曰《广陵散》,亦唤《广陵止息》!”
又是一首新曲,台下的听众不由倒吸一口冷气,有连忙捂住了嘴。
据传,《广陵散》是由聂政刺韩相而缘起,此曲,算是古琴曲中,为数不多曲风及其激昂的曲子。其中所蕴含的愤懑,绝望,杀伐之意,绝不在琵琶名曲《十面埋伏》之下,原曲中所带有的愤懑与绝望,更多的是在那个年代,有志之士对于腐朽王朝的杀意。
但是在张寅淼所演绎的《广陵散》中,这些愤懑,杀伐,更多的,是指向炎黄传统音乐所遭遇的不公待遇,以及业内人士的自甘堕落,不愿奋起,为传统音乐走向世界而努力。或许有人说,在我们不知道的地方,有许多民乐爱好者,在为了民乐不停奋斗,但是,这就够了吗?
炎黄的传统音乐,拥有千年的历史底蕴,但是最后却在流行度上败给了历史仅仅百年的西洋乐器,这除了西洋乐器不断涌现出的经典曲目之外,更多的,还是西洋古典音乐人对于推广他们自己文化的努力。
当张寅淼的第一个音符响起时,琴音,宛若化作了无形的刀刃,一刀一刀的,割在后台那些宿老的心头,一刀一刀的,割在了台下,那些炎黄大佬的身体。激昂的音乐没有带给听众们热血沸腾的观感,反而让他们心中觉得无比沉闷。
心中好似有一股无法发泄出来的愤怒,在不断游走,他们的心情渐渐变得焦躁,他们十分想大吼一身来发泄自己心中的不满,但他们发现自己做不到。那种连呐喊都做不到的绝望,笼罩在他们的心脏。
不知何时,张寅淼一丝不苟梳在脑后的长发,已经散乱,随着琴声作响,张寅淼仿佛化身为一个长发飞扬的斗士,他满眼血红,手指前所未有的在琴弦上用力的弹奏,只为了唤醒那些,不愿意醒来的心脏。
曲声依旧,那种愤懑,那种绝望,渐渐的演化成了战斗、杀戮。当曲子中杀伐气息最为浓烈的部分响起时,所有听众,都下意识的双手抱胸,不敢直视,台上的那位少年。那股仿佛化作实质的杀意,将他们全部笼罩其中,不少场边的保镖,甚至下意识的将手伸入了自己的西装内衬,眼中警惕之意大起。
杀伐之意越发浓重,不忿之意疯狂发泄,场中听众怕了,他们第一次听到如此恐怖的曲子,他们甚至想要捂住自己的耳朵,他们怕自己再听下去,就要被台上这位乐手的琴声给杀死。唯有坐在最后一排两位老人,愈听,眼中的精光就愈强盛。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张寅淼所演绎的版本,全场六分钟。当琴声熄灭之时,台下的听众无一不长长的呼出一口浊气,在乐曲演绎之时,他们真的大气都不敢喘一口,时刻精神保持紧绷,生怕被“杀死”。
外宾们纷纷掏出了自己西装内的手帕,不断的擦拭着自己额头上的冷汗,炎黄大佬们,无一不在大口喘气,仿佛自己刚刚经历了生死一刻。演奏完乐曲的张寅淼,冷冷的看了一眼台下,缓缓的抱着自己的古琴退场,这一次,没有人敢给这位少年掌声,他们受够了惊吓……
至于后台的那些传统音乐人,张寅淼并没有在乎他们的感受,将古琴还给了陈正光之后,便带着冉岚诗,离开了大会堂。
“李老,你似乎认识那个少年,找机会,把他介绍给我认识!我在他的身上,看到了民乐崛起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