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四大皆空

  牛闰生看透生死,看透三界轮回,自己父亲牛根生做到四大皆空,色字头上一把刀啊!人生太深奥,我师公岭南鬼才跳出三界不入五行中?做人何等洒脱啊!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一心无挂;四大皆空。”
  释义
  四大:古印度称地、水、火风为“四大”。佛教用语。指世界上一切都是空虚的。是一种消极思想。
  近义词
  七情六欲
  心无杂念
  看破红尘
  反义词
  酸甜苦辣
  七情六欲
  例句
  失业数年,吃尽用尽,我已经是四大皆空,一贫如洗了。
  【六根清净】
  又作六根净。即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清净无杂,亦即指我人身心充满种种功德而清净之意。今一般所用‘六根清净’一语,盖袭用自佛教经典。
  天台宗所说别教十信之位,为六根清净位。法华经法师品谓,依受持、读、诵、解说、书写经典等五种行,则可依经典之力量,而使六根清净,并得六根种种之功德。将以上之想法配当于修行之行位,就判教上之别教而言,则为初阶段之十信位;依圆教而言,则为六即中第四之相似即。五种行则为五品弟子位之次阶段。
  【四大皆空】
  佛教主张世界万物与人之身体皆由地、水、火、风之四大和合而成,皆为妄相,若能了悟此四大本质亦为空假,终将归于空寂,而非‘恒常不变’者,则亦可体悟万物皆无实体之谛理。又一般世人形容看破名利、世事,亦称四大皆空。
  四大皆空,四大者乃是地水火风,我们身体的皮肉筋骨是地大所成,血脉津液是水大所成,温暖严寒是火大所成,呼吸运转是风大所成。六根清净,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是六根,色声香味触法是六尘,眼为色根,耳为声根,鼻为香根,舌为味根,身为触根,意为法根,六根六尘相对而生六识,总共是十八界……色即是空,色不是**的色,而是色蕴的色。
  其实上面这段是前晚看的李翰祥风月电影《风花雪月》里的一段台词对白,很佩服李翰祥导演的学博才深,甭管什么都能信手拈来为己所用。
  《风花雪月》这部电影包含两段艳情故事,故事情节精致完整含意颇深,但我只喜欢岳华、余莎莉和姜南领衔主演的第一段故事。故事讲述高僧玉通和尚,修行多年道心坚固,但他还是经不起女色的考验和诱惑,终至于是破了色戒,羞愧不已的自行圆寂
  附录:四大皆空和六根清静
  佛教主张世界万物与人之身体皆由地、水、火、风之四大和合而成。“四”是指地、水、火、风四物,也指坚、湿、暖、动四性。称之为“大”,是因为它普遍存在于任何物体中,也就是说,“四大”是每个物体自身所固有的物性,而不是单指自然界的大地、河流、日光、风力
  佛法讲“四大皆空”的用意是要人们认清宇宙人生的真相,以解除身心的束缚,获得解脱和自在。能积极进取、淡泊名利、乐于助人、不图回报,既利于社会,又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色”指事物本身存在的现象,“空”指事物本身内在的性质。从色即物质本身来说它是一个存在,但从它的根本性质来说它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由多种因素组合的一种现象,并不存在不依条件的绝对单一独立的“自性”,因此色本身就是无自性的空
  具有空这种性质的物质就是色。这就是所谓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眼耳鼻舌身意之六官也,根为能生之义,眼根对于色境而生眼识,乃至意根对于法境而生意识,故名为根
  如果六根不执六尘,六根不受六尘的支配与诱惑,那么,六根就从六尘之中得到了解脱,解脱了的六根,便是自由的六根,自由的六根,自然可以彼此互用而不分界限了。这个自由的六根,也就是清净的六根,因为自由的六根虽然仍与六尘打交道,但已不受六尘的引诱而造生死的染污之业,所以称为六根清净。因为六根是六识的工具,作善作恶,固然是出于六识的主张,造成善恶行为的事实,却是在于六根的作用。人之流转于生死轮回的苦海之中,就是由于六根不曾清净,自从无始以来的一切罪业,都是由六根所造,比如眼根贪色、耳根贪声、鼻根贪香、舌根贪味、身根贪细滑、意根贪乐境。有贪,也必有嗔,贪与嗔,是由无明——烦恼而来,合起来,就是“贪、嗔、痴”的三毒交加,恶多善少,永无出离生死苦海的日子了
  六识发动六根而接触六尘,六尘映入六根而由六识判别及记忆保存,再从六识的记忆保存中显现出来,发动六根贪取六尘,就这样交互回还而造成生生死死之流。六根清净的目的,便是断绝并超越这一生生死死的生命之流
  牛闰生对孙悟空说:“听人说你已经四大皆空啦,你为何又对白骨夫人与紫霞仙子动凡心?”齐天大圣说:“自古多情空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问苍茫大地谁主沉佛啊!”【原文】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
  【释义】
  凡人要度苦厄,了生死,成大觉,非从自心下手不可。但要明白自心,只依这二百六十个字,已经够了。但空的道理不明白,自心的相貌也难彻了。这个经,最主要是说性空的道理,不是世人所说的空,那是断灭空,他们误解佛法是消极自了的。今把此经判分七段,用白话来逐字逐句解释,使世人明白空的真义,不至误会造业。由此断一切苦厄,并可发大悲平等心救世,证明佛法在社会上的大用,实是开发世界大同唯一的法宝。
  【般若】(bōrě),这是梵文,我国名为大智慧。因为中国文字难尽其义,所以仍用原文,并且尊重这几个字,所以不译。这个般若,全是说心的妙用。上自佛,下至众生,无不由此而成佛道,了生死,度苦厄。论其性体,是不生不灭的金刚;论其相貌,却是无形无状的实相;论其妙用,乃是不可测知的圆通神妙。这个般若,是人人有分的,佛和众生都是平等的;不过佛是开了般若慧,众生是有而不开,被无明所蒙住了。至于般若两个字,解释却有许多字,当云“通达世间法出世间法,融通无碍,恰到好处,而又不执取诸法的大智慧。”才能尽其义。因为世间法人事等等,都是佛法。佛是觉义,能觉悟世上一切人情世故。尽了人道,才可成佛。总之,入世出世,只是一心,颠倒烦恼,贪嗔痴迷,是六道众生的心;如能空净自在,不固执,便是佛菩萨的心。所以离世法,便没有佛法;离了般若,只有作孽受苦厄的分了。
  牛闰生耳边都听得耳腥啦:“四大皆空谈何容易,美色当前,又会前功尽弃!做人有谁能做到四大皆空,你归依佛梦或许心静如水四大皆空啊!”如来说:“阿弥陀佛!”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