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木秀于林

  “冷学弟,老哥我算是佩服死你了你,第一天上课就这么牛,我辈楷模啊!
  活阎王都说了,让你下次讲讲那个战术。那个战术真有那么牛吗?”课后,马培基缠着冷杰,不禁追问道。
  “利用好了,自然很有用。”冷杰回道。
  “冷杰学弟,有空你跟我们讲讲吧,我对那个也很感兴趣。”听到冷杰用这个战术,以一个团的兵力消灭了上千日军,罗幸理也有些沉不住气了。
  “没想到老罗你也忍不住了啊!”马培基笑道。
  “我这是虚心请教!”罗幸理板着脸说道。
  “你就装吧!”马培基转而看向不说话的薛仲述,“力生兄,你怎么不说话?”
  薛仲述看了一眼冷杰,犹豫了一会儿说道,“我只是觉得冷学弟今日在课堂上太过高调了。我们这些倒是无所谓,但特四期和十五期的那些学长不少人被冷学弟压了风头,若是因此嫉恨冷学弟,可不是一件好事。”
  “多谢力生学长提醒。”冷杰接受了对方的好意提醒,但是他没有放在心上。
  不遭人妒是庸人。
  也正如薛仲述所说,冷杰今日的表现的确引起了一些人的妒忌。
  包括十五期的戴朴,除此之外,十五期和十六期也还有不少人对于出尽风头的冷杰不是满意。
  对于这些人的不友善,冷杰并没有太在意,这些人又不能把他吃了。
  过了几天,万耀煌还真的开了一堂课,专门讲坑道战术和反斜面战术,并且让冷杰来主讲。
  这一下,冷杰又从学生变成了老师。
  冷杰讲的很认真,他真的希望眼前这些中国军队的中坚军官们能听进去,这样对于抗战肯定有一些帮助的。
  对于这种战术,认同的人,认为堪称经典战术;不认同的,则是嗤之以鼻。
  其他人不知道,反正马培基真的成了冷杰的粉丝,罗幸理也比之前的态度好了很多,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其他学员前来请教。
  当然,这都是一小部分,更多的则是不屑一顾或者放不下面子。
  虽然冷杰在陆军大学慢慢习惯了,但是陆大那陈旧的教学理念和教材,还是让他不想继续待在这里。
  甚至他还给霍揆章发报,希望能回到部队。
  不过让冷杰回部队的事,霍揆章却是做不了主,而且也没什么战事,回部队干什么?
  而且为了安抚冷杰,还给冷杰在40师留了一个团长的位置。
  在民国28年(1939年)初,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对陆军进行了改革,废除了旅一级的编制,师下辖三个团。
  这样一来,一般情况下,一个步兵师满编也不足万人。
  本来此时的国军都是缺编严重,而且吃空饷普遍成风,可能一支军队实际的人数只有七八成,甚至五六成。
  虽然霍揆章给冷杰保留了一个120团团长的职位,但冷杰也挺担心自己的部队会被拆成什么样子。
  可这不是他现在能决定的……
  山西,长治县。
  对于前线念念不忘的李海终于外放了,不过却是没有进入八路军下辖部队,而是去了山西新军,也就是决死纵队。
  目前李海是山西决死纵队第三纵队第8团(也叫第8总队)的政治部主任。
  之所以李海会调到决死纵队,也是八路军想要掌控这支部队。正好李海本人能力不错,是参加过长征的红军战士,本身又是大学生,也在抗大学习过,还在一线部队待过。
  决死纵队需要有能力的人,所以总部这边就把李海外放了,以20岁的年龄,担任了决死纵队第8团的政治部主任。
  李海来决死纵队第8团可不是一个人,而是带着三个人的。
  分别是他在115师的老部下,分别是毛洪、张诚和李大牛,这是李海要过来的,主要毕竟是老部下,熟悉些。
  来到决死纵队第三纵队,李海便知道阎老西已经有对决死纵队动手的打算了。
  决死纵队也叫山西新军,之所以成立新军,也是因为老的晋绥军在太原会战打的太不尽人意,而且损失惨重,所以才成立新军,打算以新军来一代原来晋绥军的老旧风气。
  可谁想到,新军发展太快,加上八路军派的政工人员,导致阎老西对于新军的控制力度下降。
  历史上的十二月事变,还不如说是晋绥军和八路军争夺新军的控制权。
  按照历史上来看,总体来说,还是阎老西吃亏了,毕竟用他的钱武装起来的部队,谁想到最后大部分归了八路军。
  其实这也是阎老西自己的问题。
  在民政以上,阎老西的本事是没得说,抗战前的山西工商业和军工业都很强,甚至比常校长的国民政府还好。
  因为常校长实际上就是靠着买办的支持坐稳的老大位置,掌权国家十年都没发展起像样的重工业。
  反观阎老西在中原大战后数年时间,又重新建立起了一套不错的工业体系。而且,山西的工商业、教育、基层自治制度都发展的很不错。
  要是让阎老西当南京政府的行政院长,或许目前的中国不会这么惨,说不定中国还会有一套比较不错的工业体系。
  可惜,这都是假设。
  常校长不会让,阎老西也不一定敢去。
  更可惜的是,山西这些工业,基本都便宜了鬼子。
  当然晋绥军更惨,曾经巅峰时期掌控华北五省,兵力近四十万的晋绥军,如今龟缩在晋西南一隅之地,兵力堪堪十万人。
  而且这十万人,新军占了将近一半。
  晋绥军目前的编制倒是多,4个集团军。
  听着吓人吧?
  但这4个集团军只有五六万人,论惨的,东北军都比晋绥军好点,起码不会四个集团军的编制才几万人。
  别看常校长多给了他两个集团军的编制,但没人也没法,这也是为什么他把目光放在新军上的原因。
  这也是后面失败后,他接触日本人的原因……
  想借日本人的手来恢复实力,可日本人也不是傻子,
  决死纵队内部的八路军政工人员已经察觉到了,所以才会让总部派人来,加强对决死纵队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