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辩论 上
台上两边一共是六人,对立而坐,所有人都在等待开始的那一刻!
像这种辩论会,云南大学不知举办了多少次,但只是在校内举行,还没有和校外、大明成名的学子对比过啊!
“静静!”
“静静!”
“辩论大会即将开始,请学子上台抽签!”
方以智代表大明,和云南大学的学子一起准备抽签,主要是抽谁先出题。
“李老师!对方远来是客,我们六人一致商定,由对方先出题!”
方以智楞了一下,李老师笑道“你同意吗?”
“好!承让!”
方以智想不到对方一个毛头小伙子,胆气这么足,但现在不是婆妈的时候。
回到座位,由两个老师再次来到两边学子的身边,强调了什么,只等开始。
陈贞慧是第一个发言,此时的他还有点莫名的紧张,主要人多,另一个原因有点不习惯,说话还要对着黑乎乎的东西说,感觉怪怪地。
“云南大学的学子们你们好,我方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请问对方,为何在云南?大多数人都剪成短发了?这就是你们所谓的孝?”
对面的云南大学的学生,走上前台,先是向下面的观众鞠躬,然后又向对面的学子鞠躬。
“首先我代表云南大学的学生们欢迎你们来到华夏国!对于对方提出的短发?就变成不孝我方是不同意的!
这句话的出处是来自孝经,由孔子所作,你只是从中取走一段,原文是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简单的意思说先代的帝王有其至高无上的品行和最重要的道德,用来使天下人心归顺。老百姓因此和睦,君臣上下没有怨恨不满。你知道这个道理吗?”曾子离开座位恭敬地回答“曾参不勾聪明,哪里能够知道呢?”
孔子说“这就是孝。它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产生的根源。回到座位上去吧,我告诉你。人的躯干四肢、毛发皮肤,都是父母赋予的,不敢予以损毁伤残,这是实行孝道的开始。修养自身,推行道义,显扬名声于后世,从而使父母显赫荣耀,这是实行孝道的归宿。孝道,从侍奉父母开始,以服事君主作为延续,成就自己忠孝两全作为最终归宿。
这就是这段话的由来!
我们不否认我们所有的一切都是父母给的,但孝不是流于形式,不剪头发?就是孝?我不敢苟同!
我方认为的孝?至少老有所养!方得始终!
我现在终于知道为什么有人会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了!就是因为有了你么这样的人!只知道每天空口白话,你们知道老人需要什么吗
他们要的不过是儿女平安,幸福一生而已!对于他们自身来说,只是想晚年儿孙满堂,陪陪他说说话,就是这么简单!”
“好!”
下面的学生们一个个鼓掌称好。
“那么我请问!你们一个个奇装异服有何解了?”候方域上台说了一句。
这时一名云南大学的学子抱着一大堆资料来到讲台。
“说到奇装异服,那么就要先说说服装的演变,从商周开始,我们穿的衣服材料主要是皮、革、丝、麻组成,但那时候还没有这样的织布工艺,只能算时粗布!
我不知道我们的老祖宗会不会一开始都是树叶遮挡的!”
“哈哈哈!”下面的人笑成一团!
“到了秦国的时候,我们的服装称为衣裳,指的是衣服和裙子,上为衣,下为裳。这时候的织布工艺已经得到大得提升。
汉继承了秦,并把丝绸的工艺得到了升化,用来售卖到别的国家,一匹丝绸卖到欧罗巴十金以上,这就是丝绸之路的由来。
到了隋唐时期!加上之前的魏晋和南北朝时期,服饰大为交融,到了隋唐,男子冠服特点主要是上层人物穿长袍,官员戴幞头,百姓着短衫。女子衣着是齐胸襦裙、高腰襦裙,即短上衣加长裙,裙腰以绸带高系,几乎及腋下。
宋辽夏金元,宋基本保留了服装风格,其他名族也有自己的特点,但这时候也是服装融合的最后一次,因蒙元灭了宋!
明!我们太祖要求恢复唐制,这就是整个服装的演变!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时间的关系,加上朝代的更替,服装的样式越来越多!织布的工艺也越来越高!
但实用性也越来越强!
对于对方提出我国百姓穿的是奇装异服?你们现在穿得是什么了?你们不要忘了,服装和朝代一样也在更替?
像之前提到的很多名族现在已经消失了,如辽,夏等等!连人都已经和我们明族同化了?你们现在还在纠结服装?
这就像大明的科举一样,八股文!我想知道?你们平常之间谈话也之乎者也吗?我声明,我没有不敬的意思。
我所表达的意思是说,服装只是为了保暖,穿着舒服,能达到这两点才是最基本的要求!难道我们的祖宗一出生布就有了?还不是慢慢发明的?按你方所说,其不是骂了先人!”
“哈哈哈!”
下面的学子们已经笑得乐开了花了!
“张兄!这样下去不行啊?”
“所按你说,下面我们会提出背信弃义,那他们也会说这是朝代更替,顺理成章的事情啊!”
“那就剩两个了!”
“下个我上!”方以智坚定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