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乘风而起 二
鞑靼人由河套地区突破大同边关防线后,一路南下,不到月余就直逼京师,现京师也就是数百里路程。
严嵩自上次到二郎神道观被气得吐血后,就坡下驴的一直称病在家,一副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姿态。今日早朝上,嘉靖帝已是下旨各路总兵驰援京师,拒鞑靼人于京师门户之外。
嘉靖帝刚回到乾清宫里的御书房,就有贴身服侍的公公来报,“皇上,方皇后求见,说有重要事情奏禀。”现在贴身服侍嘉靖帝的太监是由孙彬所选,名叫赵福满。嘉靖帝得这赵福满名字所寓于含义也甚是满意。这是一个好的兆头。
“不见。”嘉靖帝想也没想地就一口拒绝,他现在可真是没有时间来理后宫这些事情。
方皇后似乎早已料到嘉靖帝会如此这般干脆地拒绝召见她。
“皇上,方皇后说那事事关皇上的安危和社稷的延续。方皇后请求皇上一定要召见她。”赵福满也是收了方皇后的好处,也就照着方皇后的原话说着。至于嘉靖帝最后是否同意召方皇后,也不是赵福满所考虑的问题,赵福满只求自己的心安。
嘉靖帝虽然不相信方皇后所要奏禀的事有那般的严重,但这也还是勾起了嘉靖帝的好奇之心。不知方皇后所奏何事竟然能与朕的安危和大明的延续挂上勾。
“传召方皇后。”嘉靖帝终于没有抗住自己的好奇之心,下旨召见方皇后。
今日的方皇后一身正装,凤冠霞帔,琼珠点点。
“臣妾方慧芝拜见皇上,祝吾皇万岁万万岁。”方皇后一进御书房就给嘉靖帝跪了下去。
方皇后与嘉靖帝相见时如此这般的盛装还是少有的,今日嘉靖帝见了还少有些不习惯,“皇后可是有关社稷大事奏禀?”现在的嘉靖帝还真是没有时间与方皇后唠叨家常之事。
“皇上,臣妾今日所奏之事说是与朝廷社稷有关,还真不是危言耸听。请皇上耐心听臣妾奏禀。”方皇后跪在那里表现出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
嘉靖帝最终还是不忍,只得说道:“准奏。”
“皇上,上次在后宫遇险,真乃本宫之过错,有着失察之责。皇上宽容,虽未降罪于本宫,但本宫也是更应感激皇上对本宫的体恤之情。所以本宫在那事之后,仍然未有放松对后宫的追查,所以近日本宫发现那事虽是杨金英等一批宵小做祟,但这其实只是表面现象,其幕后真正黑手是曹贵妃所怂恿导致。”方皇后振振有词地说了一大套。
嘉靖帝那次历险后,一直也就没有再见到曹贵妃,现在经方皇后再次提起,嘉靖帝脑海中就又浮现出曹贵妃那琼鼻丹眼的容貌来,“那事东厂不是早已有了结论吗?现在怎么又与曹妃牵扯上关系了?”
嘉靖帝这样说实在是不忍舍去曹贵妃那般的姣容。这也是因为前期东厂查侦时得出曹贵妃并不知弑君之事这个前提。
“皇上,这只能说曹贵妃隐藏得够深,而不能说明她与弑君之事没有关系。”方皇后现在当做嘉靖帝的面一口一个弑君之事,实是想勾起嘉靖帝对此事的痛恨,进而引起嘉靖帝对曹贵妃的痛恨。
“那皇后可是找到了曹妃与那事牵连的证据?”嘉靖帝见方皇后当面如此这般的信誓旦旦,一时还真是开始怀疑东厂在查办此事时是否有所遗漏。
“皇上可知曹贵妃这一段时间住在哪里?”方皇后并没有直接回复嘉靖帝的疑问,相反反问嘉靖帝。
嘉靖帝不知方皇后这般问是何意,也只是如实地述说“不知。这难道和曹妃与那事有关联有关?”
“不仅有关,而且关系甚密。”方皇后以一种十二万分肯定的语气说着,“自那次弑君之事败露之后,臣安一直把曹贵妃留滞在坤宁宫内,目的就是要就近观察曹贵妃的一言一行,来证实曹贵妃与杨金英、张金莲弑君之事有无关联。”方皇后在这里把自己对嘉靖帝的忠诚表现得淋漓尽致。
“哦,皇后这般说那一定是找到了证据啰。”嘉靖帝到现在还是有些半信半疑。嘉靖帝是知道后宫贵妃们之间的争斗也是你死我活的。
“所皇上所料,曹贵妃被本宫留滞坤宁宫后,一直来都是装疯卖傻,只是偶尔有一次她在梦中大叫才露出狐狸尾巴。”方皇后煞有介事地说着。她自己都以为自己说的话是真的了。
“那,曹妃可是喊出什么来?”嘉靖帝现在被方皇后弄得还是真有点不得不信的了。
“曹贵妃在梦中大声叫喊皇上不要杀她,她以后再也不敢做如此猪狗不如之事了。”方皇后说到这里,表现出痛心疾首的样子。
“那曹妃现在在哪,朕要好好地审审她。”嘉靖帝的怒火终于被方皇后成功地激起来了。
“臣妾得知曹贵妃弑君之事后,也是知道此事告知皇上后,皇上一定是对曹贵妃恨之入骨,所以臣妾就令宫娥们把曹贵妃杖毙于坤宁宫了。”
嘉靖帝原来还有些相信了方皇后的一些说词,只是现在听方皇后说已把曹贵妃杖毙,就开始怀疑方皇后的真实用心来,这就是排除异己的最典型的做法。
嘉靖帝好象看穿了方皇后的阴谋,脸色是越来越难看,后宫之事什么时候临到她皇后来行使生杀大权。这是嘉靖帝绝不允许发生的事……
“皇后已杖毙曹妃,那如何来证明皇后所说是真的,而非是排除异己。”嘉靖帝现在是不想给方皇后留一点脸面,这是原则问题,不容妥协。
“皇上,当日臣妾听闻后,也是义愤填膺,所以就没有顾及太多,直接命宫娥杖毙了曹贵妃。这是臣妾过错,还望皇上责罚臣妾,只是臣妾望皇上念在臣妾对皇上一片赤诚之心的份上,多多考虑后宫和朝廷的安宁。”方皇后现在采取的策略就是避重就轻,以自己的主动认错来达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目的,使皇上最终不会责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