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指鹿为马
杨一清和邹文盛在接近嘉靖帝的车辇时就听到了从里面传出来的刘美人和王浣衣的说笑声。
杨一清皱了皱眉,在他看向身旁的邹文盛时,他见邹文盛也正看着他,他只能叹息地摇了摇头,继续往车辇走去。
“皇上,首辅大臣杨一清和户部尚书邹文盛求见。”孙彬贴近嘉靖帝的车辇小声地呈报着。嘉靖帝的车辇并没有停下来,孙彬只能小步地跟着车辇走着。
“传他二人晋见。”车辇中的嘉靖帝与刘美人和王浣衣三人围在火笼旁说笑着,听杨一清来晋见,嘉靖帝还有点疑惑,他不明白这散早朝也没有多大一会,难道又发生了什么事?
“皇上,这雨越下越大,草原已出现泥泞,现在又不见鞑靼人的影子,是否可下令让大军扎营休息,请皇上旨喻。”杨一清也没有打算让邹文盛先说,只要他能陪自己一起来见皇上,这就说明了他与自己的想法是一样的这就足够了。再说有他这个首辅大臣站在一边,也轮来上他一个尚书说话的份。
嘉靖帝坐在车辇里感觉不到这草原上雨中行军的苦楚,相反聆听着这雨滴敲打车轿篷顶的声音还另有一番意境。
听杨一清这样说,嘉靖帝也才真正注意到在雨水中行军的军士们。
“这事你们应该去找兵马大元帅王时中,怎么到朕这里来说事了。”嘉靖帝虽说是移驾亲征,但对这大军团的作战,他还真是一窍不通,唯有依赖于兵部尚书这兵马大元帅。
嘉靖帝之所以放权还是希望此次自己亲征能建下丰功伟绩,让边境的边民得于安宁。
“皇上……”杨一清还想说什么最终被嘉靖帝给打断了。
杨一清与邹文盛退了下来,他想也不用想,根本不用去找王时中结果就知道。杨一清和邹文盛都各自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这一天终因雨越下越大,王时中本想多行二十里地的结果反而少行进了三十里,他就下令扎营了。王时中不是可怜那些文官,而是担心经雨水淋湿后,他的军士生病而影响战力下降。
草原上的这一场雨,下到酉时时就停了,那地面上的积水也是很快被地下的草根吸汲干净。这一天也许大家在泥泞中行军消耗的体力更大,所以大家都早早地睡了,并没有象往日样在元帅大帐点卯。
令大家都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天还未亮时,这天就又开始下雨了。尽管如此,那随军远征的大臣可是不敢怠慢,他们还是早早地起床,往嘉靖帝所在的大帐走来。这是要上早朝的。
这种时候,那守候在嘉靖帝大帐周围的御林军和东厂的人只要验明了身份,都是不会阻拦的。只是当大家都进到嘉靖帝的大帐时,却不见皇上的影子,只有太监孙彬守在通往后帐的门前。
“孙公公,这皇上……”杨一清是首辅大臣,这话自然是该他出面来问了。只是大家这时候都竖着耳朵听着。
“哦,杨大人,皇上昨夜审阅奏折很晚,天快亮时也才睡下。”孙彬想都没有想,习惯性地回答着杨一清的问话。
杨一清听孙彬这样说,这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吗,皇上的奏折都是经他首辅大臣的手递上来的,现在皇上有多少奏折要看他难道不清楚吗,那有熬夜之说。
杨一清身后的王时中这时还想着今天要不要继续行军的事,因为昨夜他收到了此次北征的西路军报来的战况,说是他们已与鞑靼人交火数次,且斩敌无数。王时中心里还是有些急了,中路作为此次北征的主力军到现在连鞑靼的毛都不见一根,他的脸上也是无光的。
只是这天公不作美,这又下起了雨,还真是叫他左右为难。好在现在嘉靖帝这拖延了早朝也算是替他做出了决定。
杨一清虽是心中焦虑,但他也不敢让孙公公去催促皇上,所以他们这一帮文武大臣也只能是在这嘉靖帝的前帐中等待了。
杨一清他们这一等就是半个时辰,才见嘉靖帝在两个太监的侍候下从内帐走了出来。
“皇上,大臣们都等着上早朝呢。”孙彬趋前来向嘉靖帝禀报。
嘉靖帝的前帐并不大,嘉靖帝走进前帐时就看见了等在这里的文武大臣。孙彬这也是没话找话说。
“哦,上朝吧。”嘉靖帝边向设在军帐中的龙椅走去边对一旁的孙彬说。
待嘉靖帝在龙椅上坐定,孙彬也就按在紫禁城的早朝套路走了一个过场。
也是因为下雨,随侍嘉靖帝的刘美人和王浣衣无处可去,此时她二人从里面的嘉靖帝的寝帐中走了出来,当她们看见那严肃地站在那里的大臣们时,她二人又急忙的退了回去。只是这一切还是被上早朝的文武大臣都看见了。
“皇上,请遵祖训,以江山社稷为重,不可荒废了朝政,更应该远离此二女,她们,她们……”杨一清那憋在心中的话,今天在这个节骨眼上终于说了出来。
如此大逆不道之事杨一清结巴了半天还是说不出口。
在嘉靖帝大帐的其他一些大臣没有几个是认出了王浣衣和刘美人二人的真实身份,嘉靖帝是知道二女的身份的,也就明白首辅大臣杨一清那半天没有说出来话的意思的。
嘉靖帝并没有出言阻止杨一清说话,他是在赌,赌杨一清那后面的话是说不出来的,他很是平静地看着杨一清一会,见杨一清那憋红了脸的样子,就觉得很是厌恶,然后才淡淡的地说道:“杨爱卿,既然你说不出什么来,那你就站到一旁去吧。”
“还有哪位爱卿是和杨爱卿的劝谏是一样的?”嘉靖帝很是威严地问着站在前面的其他大臣。
嘉靖帝的一句话,就让杨一清这个首辅大臣站到了了旁,虽有没有免去他首辅大臣之职,可让他站到一旁也就表明了皇上的意思,谁这时候还敢对杨一清的劝谏附议呢?
殿堂前鸦雀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