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佛朗机人来京
这一日早朝上,兵部尚书金献民率先向嘉靖帝奏请,“皇上,那佛朗机人佩雷斯现已押解到京,暂安置在京外的一处驿馆内,还等着皇上下旨召见。”
若不是今日金献民提起这佛朗机人,嘉靖帝是早就把这事给忘了。
“佛朗机人这次到京城来进贡,想谈的就是开关通商之事,不知各位爱卿对此事有什么看法?”嘉靖帝上次与首辅大臣毛纪和兵部尚书金献民商议此事没有一个结果,所以他今天干脆就在早朝上提出来。
“启奏吾皇,这佛朗机国与我大明朝相隔甚远,开关通商后,我大明的银子都被这佛朗机人赚走了,我们的国力会越来越弱,此事万万不可;现在屯集在屯门的兵力并不足与我大明水道衙门的水师抗衡。请皇上颁旨一战。以此鼓舞沿海兵民。”金献民是一个积极的主战派。
再说那佛朗机人佩雷斯被安置住在京外的驿馆里,可他人并没有闲着,三天下来,朝中的大臣他几乎都拜访了一遍,那随身携带的银票也是撒出去不少。
大明朝的封疆闭关并没有完全断绝佛朗机人与沿海的通商,只是他们都是把商船停泊在外海,由广东的一些有官商背景的商户悄悄地到外海与他们交易。这样不仅受到交易量和天气的限制,而且在价格上也没有主动权。正是这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强大市场的诱惑,再加上自己身后的坚船利炮作为后盾,所以这佩雷斯才敢挺而走险地来到京城,与大明的皇上商谈通关贸易之事。
只是这佩雷斯毕竟是外埠人,并不了解大明朝人的思维定律,且不说广东的水道衙门想与他们佛朗机人一战,来为自己加官进爵寻求机遇;就是那当地的官商也积力地怂恿一战,通关后他们的垄断优势就没有了,只有维持现状他们的利益才会最大。
再说佩雷斯这几天在京城的银子也不是白使的,现在礼部尚书席书就大胆地站出来陈情开关通商的好处。
“皇上,臣有本奏”席书是“大礼仪”之争后顶替汪俊上台的礼部尚书,在百官的心目中他就是皇上最为倚重的心腹之一,所以他的话往往都代表着事情的走向。
席书一开口,朝上的文武百官的目光就“刷”的一下看向他。
“席爱卿,有本准奏。”嘉靖帝也是真想听听席书他们这一帮新秀的见解。
“皇上,我大明封疆闭关多年,现国力已强大,无需再惧周围小诸国,只有通商了才能搞活经济,惠及于民。”席书也是够胆大的,一点也不顾及自己的此番言论与大明朝几十年的对外政策相悖而可能带来的风险。
“席尚书,此言差矣,我大明朝地大物丰,那些想与我大明通商的奸商都是在窥觑我朝的银子,他们是想把我朝的银子通过这种手段挪移出去。”首辅大臣毛纪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席书的说辞。
毛纪之所以站出来,不是他不懂得出头的椽子先烂的道理,而是他若是不站出来说话,那代表他们利益一方的官吏就更没有人会说话了。
毛纪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杨廷和下台后,那些杨廷和在京城以外的势力很多都转投到了他的名下,这广东的承宣布政使就是其中的一个人。一个不为跟随自己的人谋福利的人,谁又会追随你,这个道理毛纪比席书更明白。
有了毛纪的开头,那朝殿上一时间议论的嗡嗡声乍起,嘉靖帝并没有阻止他们在下面的这些声音,相反还是很享受般地看着他们。也只有在这个时候嘉靖帝才觉得自己坐在这龙椅上踏实和安稳。
工部尚书赵璜虽说没有参与当年的左顺门事件,但他一直都是个中规中矩的人,对于封疆闭关他早已是习惯了,也过惯了这般日子,他看过席书一眼后,也是朗声说道:“臣的意见也是不可开关通商,那些奸商送来的都是他们过剩的东西,而从我们这里拿走的就是白花花的银子。”
工部尚书赵璜是属于中间一派力量的代表人物,虽说他们这一帮人所占居的都是朝中的一些闲职,但在关键时候凑人数造势还是必要的。
席书苦于现在吏部尚书张璁不在京城,否则他今日也不会出现这种孤掌难鸣的境况。
吏部尚书是六部中最为炙手可热的位置,在嘉靖帝的手中,这个位置已是几易其主了,张璁就是顶替了廖记才坐上这个位置的。他仅次于首辅大臣,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十个首辅大臣中都有八个是从吏部尚书这个位置上去的。
“封疆闭关?我朝什么时候真正闭过关?那在民间流转的外域物件又是从哪里来的?封疆闭关说白了就是苦了百姓,却方便了官商获取暴利。”席书义愤填膺地说。
席书现在说的话是大家都明白的事,可这件事是只能做不能说的,可没想到这席书竟然不管不顾地说了出来,令在朝殿上的大臣们一脸的愕然。
席书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他不下此猛药恐怕他今日会一败涂地。就这样这席书苦于支撑,也只是与朝殿上那主固守派斗了一个旗鼓相当。嘉靖帝还是一如既往的没有当堂表态,而是押后再议。
嘉靖帝不召见那佛朗机人佩雷斯,兵部尚书金献民只能继续安排好护卫工作。从金献民的内心来说,他还真不想让嘉靖帝见到这佩雷斯。佩雷斯的口才他金献民是领教过了的,若不是他与那广东的水道衙门是一个利益的共同体,他还真有可能被这佩雷斯给说动了,为佩雷斯在朝中摇旗呐喊。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更何况那佛朗机人的佩雷斯确实是一个有心之人。佩雷斯很快就知道了早朝之时朝殿上所发生的事情。
佩雷斯没有奢望此事到京城后会一帆风顺,但也没有算到会有这么大的阻力。只是在佩雷斯的心中他是牢牢地记住了一个人的名字,那就是首辅大臣毛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