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事件升级
骇浪惊涛,都不足以形容这场恐怖的暴动。
下午一点,微讯恢复工作的同一时间,各种文章漫天飞舞,但是主题只有一个:墨染星辰。
“哀悼轻舞飞扬——书评人陆巡。”
“更改结局——书评人边城。”
……
炸了锅了!
同一时间,仿佛所有人都商量好似得不断地发文。
而发文的圈子也再不断扩大,从书友,到书评人,从书评人,到其他作者,这场要求墨染星辰更改结局的运动,轰轰烈烈的拉开序幕。
肖腾终是低估了,一个文学断层千年之久的世界之中,一部好作品的恐怖影响力,这场风暴注定不会轻易终结。
华国,北隆大学。
一杆大旗迎风舞动,烈烈作响,鲜红的旗帜之上,还我轻舞飞扬,六个大字极其醒目!
游行!
这种事在开明的华国不算少见,记得上一次游行还是支持国家出兵,营救边境战士。
国家大事,科技问题都享受过此等殊荣,但是,文学作品,这还是第一次。
时间,九月九日,早晨八点。
地点,京都府,中央大街,起源总部。
事件,游行!
“还我轻舞飞扬!”
“更改结局!”
“守护梦中爱情!”
……
周泽站在门口,一时之间,哭笑不得,说不上是高兴还是苦涩。
这本书是真的火了!
要是现在有人站在周泽面前,说这本书不火,周泽绝对一巴掌扇过去,然后,给他几十万让他看看眼睛。
眼瞎是病!得治啊!
可是火的太大发,好像也不是什么好事。眼前这场面,周泽真是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当然,事情到了这种程度,也由不得周泽了,他的级别不够。
起源的董事徐文站在门口,和游行的代表,聊着天。
一场闹剧直到下午才算结束,徐文更是保证,会联系墨染星辰,问问是否能更改结局。
回到办公室,周泽和小夏忐忑的看着徐文。
董事长啊!
平时见都见不到的人物,就这样坐在他们的面前,这谁挺得住啊!
“墨染星辰是谁签的?”徐文淡淡开口,喜怒不形于色。
“是是我。”小夏有些紧张的看着徐文。
“嗯。”
一声轻嗯,吓的小夏魂不附体。
“做的不错。”
徐文满意的看着眼前这两个人,站起身来,走出办公室,消失在走廊的尽头
华国,文化部。
最为华国最为新的部门,文化部的发展一直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经验?有个蛇皮经验。
一千年的创伤,能找到个蛇皮的经验,这二十几年来,部门为了文学发展可真是超碎了心了。
建立起源,是老部长刘杰争取好多年才争取下来的,这二十几年,也只有群侠传,论文学值得一晒,每一次大会上,可算是憋屈至极。
所有文化部的人都铆着一股劲,希望,真能有那么一两部文学作品值得一晒,让他们的腰杆也能直起来。
为了这个理想,为了国家文化的发展,也为了在国际舞台上,真正有自己的地位,每一位文化部的部员那都是熬夜熬到筋疲力尽。
政策的制定,文化发展的监督,尺度的把控,无数人日日夜夜的分析,整理,总结,每一步都凝着无数人的心血。
这个世界,能一个人做的事情不是没有,但是有限。
一个国家想要崛起,绝不是什么个人英雄主义就能达到的。
一场战争,指挥作战的人的确重要,但是奋勇杀敌的战士也不能忽略。
同样的,文学的崛起,绝不是一个人就能达到的。
当然,开挂除外。
刘杰今年的岁数不比梁文羽小,当年的他,也是国内文化运动的领导人,对于国家文化一直都在关注。
而今天,他出现在办公室,只为了一个人,他叫墨染星辰。
要说谁是当今华国最厉害的作家,刘杰不敢说。
但是,要说谁是最闹腾的,风头最盛的,当属这位墨染星辰了。
短短几天时间,这个家伙的“咖位”像是坐火箭一样飞速上升。
先有一起同过窗,董明洁强推,后有第一次亲密接触,引起游行,墨染星辰的书,总有一种抓住人心的魔力。
其书思路清晰,不走寻常,跳出青春类的固有套路,甚至完全不像是青春类的。
“诸位,你们对第一次亲密接触这本书怎么看?”刘杰脸色有些凝重,他觉得这本书绝对不是简单青春类的,至少,不是现在世面上的青春类。
一个流派!
刘杰脑海中突然冒出这种想法,一个大胆而恐怖的想法。
开流派这种事,说着简单,但是真正要做到,可不容易。
大道至简,知易行难。
没有佛本是道,就不会有洪荒流派,没有凡人修仙传,也没有凡人流,这些故事,其实都直根于中国古老的神话,要在今日来看似乎不难想到,但是在它诞生之初,所蕴含的努力与心血是别人想象不到的。
一个流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刘杰也有些不敢相信,墨染星辰会开辟一个流派,要知道,一个流派的诞生,对于这个世界的华国来说,无疑于是一场地震,甚至,是一场革命!
黄金诚整理一下脑中的想法,开口道:“部长,我觉得墨染星辰是有野心的。”
黄金诚并没有提第一次亲密接触这本书,而是去谈墨染星辰这个人。
他一直主张,作品与作者是分不开的,一个怎样的作者决定了怎样的作品,就像是学古诗也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才能谈古诗所蕴含的感情。
黄金诚清了清嗓子,再次开口道:“墨染星辰的作品,第一部是一起同过窗,这部作品相信各位也都看过,这部作品中,我们能开到,这个作者突破传统模式包围的意象。”
“幽默风趣代替了情感纠葛,虽然也有一定的感情线存在,但是,却不像其他作品中痕迹很重,反而是幽默风趣的讲道理占据了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