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地下世界
“也就是说,我这一辈子都得住这里了是么?”林琅觉得有种签了霸王合同的感觉。
“是的。不过也有例外。”老者指了指地底下:“传说在村子的地底下有血玉花无洞泉,血玉花能唤醒人的记忆,而无洞泉可以暂缓诅咒的发作,就看你取不取得到了。”
“无论取不取得到,我都要试试看。”林琅本就是来寻找血玉花的,这无洞泉既然能暂缓诅咒,林琅也不介意一起收了。
“地底下危险重重,你此行凶多吉少,做好准备了么?”老者揶揄:“这可没有后悔药可以吃。”
“虽千万人吾往矣!”林琅豪言壮语,气势磅礴,老者微微一笑,从口中吐出一条巨型蜈蚣,那条蜈蚣掉落在地,周围的甲虫纷纷躲避,这家伙简直比杀虫剂还管用。
“蜈蚣会带路,顺着地裂下去吧。”林琅从树上蹦了下来,弯腰钻进了缝隙中。
这缝隙并不是很宽,要是换个胖一点的人估计会卡在半路,可林琅却是刚好,往下爬了十多分钟,终于是见了底。
这底部的景色蔚为壮观,满地都是死去的毒虫,有二三十厘米长的蜈蚣,十多厘米长的蝎子,一两米的毒蛇,垃圾桶那么大的癞蛤蟆,林琅有种来到了变异动物实验室的感觉。
这么多的毒虫,为何都死于这里,动物界是弱肉强食的世界,难不成里面还有更厉害的存在?
这里面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见,林琅带了强光手电筒,打开的一瞬间将里面照的如同白昼,他顿时被两旁的壁画震惊到了。
这壁画记载的都是鬼国人生活的日常:手舞足蹈的神秘祭祀,从地底下涌出的成堆甲虫,鸟头人身的守护神,带着青铜面具的君王
林琅仿佛回到了远古时代,这里肯定有过非常灿烂的文明。
再往里面走,周围的壁画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尊尊半身鸟人像,每隔十多米就有一个,中间的路是石板叠起来的,林琅行走在这之上有种奇怪的朝圣感,千百年前,说不定也有人和他一样,虔诚的走过这条路,去觐见心目中的神灵,祈求他们的保佑。
《汉书·霍光传》:“太夫人显改光时所自造茔制而侈大之。起三出阙,筑神道。”
《后汉书·中山简王焉传》:“大为修冢茔,开神道,平夷吏人冢墓以千数。”李贤注:“墓前开道,建石柱以为标,谓之神道。”
神道多出现于墓地和庙堂之上,在古代只有帝王将相的陵寝才有资格设神道,汉地神道两旁还要放石兽,这一习俗最早发现于汉霍去病墓。霍去病大伙都熟悉,汉匈之战打的漠南无王庭,为汉武帝立下汗马功劳。他18岁随侍在汉武帝左右。20岁时两次率兵出征河西走廊打败匈奴,战功显赫。24岁时不幸病逝。
汉武帝为表彰这员爱将,特在自己的茂陵之东修建霍去病墓,其外形神似祁连山,以纪念他在河西走廊的功绩。石匠们参照祁连山的天然石兽,在霍去病墓前凿刻了跃马、卧马、伏虎、卧象、小猪、石鱼、人与熊、猛兽食羊等生动的石刻形象。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马踏匈奴",它概括了霍去病短暂一生抗击匈奴的丰功伟绩。这组石刻便是**古墓前最早的大型石刻。后来的历代帝王的修建自己的陵墓时也都沿用石人石兽的陵前装饰,所以唐陵、宋陵、明陵、清陵几乎都在陵墓前陈列仪仗队式的石人石兽。
苗地受中原风俗影响,可两侧摆放的都是自家神袛。苗人信奉多神教,三十六堂神七十二堂鬼就是典型**。可这鸟头人身的雕像是哪位尊神的真容呢?
瞧这形象,倒是和印度教中的迦楼罗有点相似。迦楼罗,又称“金翅鸟”,源自古代印度神话传说,为佛教天龙八部之一的护法形象,传说中是天地间的凶禽猛兽,威力无穷,以龙为食,两翼相去三十六万里,居于须弥山北方,呈忿怒状,露牙齿,头戴尖顶宝冠,双发披肩,身披璎珞天衣,手戴环钏,通身金色。身后两翅红色,向外展开,其尾下垂,在**西南部多以金鸡的形象出现,为镇水之神。
迦楼罗是毗湿奴的坐骑,传说毗湿奴深感迦楼罗的强大,以自己无限的生命换取迦楼罗做自己的坐骑,难不成这里面的是毗湿奴?这是不是走错片场了,为什么气氛顿时三哥了起来。
就在林琅在心里不停猜测时,这神道似乎也快到了尽头。按照常理,神道尽头便是神宫,可这尽头却是一个分叉路口,两边一点标志都没有。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林琅很好奇,在神道尽头设立一个分叉路口是什么意思,苗族信奉鬼神,只要做好事的哪怕是鬼都可以获得香火,做坏事的哪怕是神都要被人厌恶。
林琅想了想,走了左边的路,这条路阴冷的很,里面跟个冰窖似的,南国竟会有如此寒冷的地方,确实令人难以置信。
这里的石头很硬而且很锋利,似乎是火山爆发后留下的痕迹,这些是被喷出来的熔渣,石化后成了锋利的岩石,林琅必须小心翼翼,在这地方摔一跤可能会划出个大口子,搞不好还会有感染的风险。
这崎岖的地形耗费了林琅不少精力,一个小时过去了,他才走过了五百多米,鞋子伤痕累累,一副快要阵亡的样子。
“在这地方坏了鞋子,估计走完这一程我的脚只剩白骨了。”林琅无奈的叹了口气,长路漫漫,不知何处才是个头。
又不知走了多久,林琅忽然看到眼前的光点,似乎要走到头了!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