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两难

  其实,董卓的野心并没有那么大,最初他最多是想做一名将军,到了后来,形势机遇加上李儒的谋划,最终才拥有了那般的权势,但是这对他来说,却不见得是好事。
  董卓并没有坐那个位置的心性,董卓为人,若用一句话来说就是:望之不似人君!
  为人霸道,傲慢,残暴,弑杀且无道,好色,几乎没有多少的正面形象,其实这些品格放在一名君主身上,算不上什么,秦皇也是如此,汉武也是如此,只是他们不愚蠢。
  虽然董卓也不是一无是处的,也有几分正面形象和才干,比如广交朋友,武勇过人,为人傲慢,狡猾,但是这些品格对一名君主来说,却都是可有可无的。
  君主得分清,自己需要的什么,可以享受但是不可以纵欲,而董卓则是坐视冲动,好色,弑杀,残暴。
  董卓只能是为王前驱,他固然广交朋友,武勇过人:董卓擅长骑术,弓术,在马上能左右开弓。
  在西凉时,无论汉人豪杰还是羌族豪帅,董卓都尽心尽力与其结交,曾经接待羌族豪帅时,因为家里没有招待,直接将耕牛宰杀,羌族豪帅得知后,敢了千头牲口送给董卓作为回礼,可见青年时期的董卓在西凉深得人心。
  早年攻匈奴大破,斩获千级,在张奂麾下进攻羌人大胜,俘获万人,但张奂却厌恶董卓的为人。
  但是董卓却为人傲慢,报复心也是极强,若是按照原来的历史轨迹,约莫数年后,西北平羌时,主将张温召见董卓,而董卓却逾时不至,对张温的职责不管不顾,甚至言语冒犯,时任张温司马的孙坚认为,应当杀董卓以正军威,张温碍于董卓在凉州的威望而没有答应。
  而后来当权之后,张温就被董卓抓到长安集市上鞭打致死,这是士族的代表人物,后随征讨叛军期间,皇甫嵩曾两次否决董卓,事后证明皇甫嵩是对的,董卓怀恨在心,当权之后多次故意羞辱皇甫嵩,只是因为皇甫嵩之子皇甫坚寿的求情,才没有将其杀害,而皇甫嵩则是代表了当时北地的将门世家。
  这也罢了,报复心谁都有,这对君主来说只能是一个瑕疵,不过董卓还做事冲动,入洛之后仅仅三天,董卓就强行废立,不顾卢植等威望极高之人的反对,导致他在士人心中的形象飞速下降,之后更有不顾自己心腹幕僚伍琼,周宓劝告,强令迁都,还一怒之下将伍、周二人杀死,事后却又反悔。
  发现吕布和自己的婢女私通之后,一怒之下将手戟丢出去攻击吕布,加之之前对吕布所部的苛刻待遇,使得吕布对董卓暗生不满。
  此人不顾上位者威仪,还趁着何后下葬,开掘刘宏之陵墓,掠夺珍宝,迁都时又令吕布大量开掘陵墓挖掘财宝,还放纵士兵在洛阳内奸淫掳掠,这么一干,他就再也没有了回到关东的机会了。
  此人还极度弑杀,比如侍御史扰龙宗拜见董卓时忘了解除佩剑,董卓借题发挥,下令将其活活打死,后来又派兵劫杀大司农之子,指使人将何后的母亲舞阳君杀害,甚至将何苗的遗体从坟墓中挖出来肢解扔在园林之中,屠杀参与二月社祭的百姓,充当军功。
  其余比如好色之类的倒算不上什么了,董卓的恶行还有很多,被董卓以各种手段虐杀的公卿大臣,平民百姓数不胜数。
  能在短短几年间,就不知不觉的,就能将自己的基本盘给折腾的,一一背叛了他,这也是人才了。
  当然,董卓也有正面的,比如决断,后来在十常侍之乱前夕,汉庭将董卓调任并州牧,而董卓在得到朝中动向诡异的时候,在京都临近的河东就停下不走了。
  在何进身死之后,董卓立刻进京,并且在北邙山接到刘辩与刘协,明明自己只是投机,却将自己说成劳苦功高,并斥责众大臣,进入洛阳之后,迅速就凭借救驾之功接管同样被杀的何苗的兵马,掌控局势,而后大量提拔名士,并且与公然反抗自己的袁绍,王匡等士族代表进行和解。
  总的来说,早年间的董卓是一个相对而言比较普通的地方豪杰的形象,武勇过人,但其一旦得势便无法无天的个性逐渐暴露出来,最早察觉的或许是他的老上司张奂,后来的张温,以及提拔过董卓的袁氏应该都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但因为时局问题,始终没有有效抑制董卓,最终导致董卓上位。
  而上位之后,董卓虽然短暂地表现出了政治头脑,但最终还是压抑不住自己爆棚的个人欲望,导致逐渐失去他仅有的一点人心。
  甚至在决定迁都长安之后,董卓可能开启了破罐子破摔模式,完全放弃了所谓政治野心,开始发泄私欲,董卓有野心,有能力,具备成大事的很多条件,如善于结交,有头脑,狡猾等等,但最终权力膨胀之后,私欲也逐渐膨胀,其狭隘冲动,贪财好色,残忍弑杀的阴暗面开始显现,并完全占据了他正常的头脑,最终他也亡于自己的阴暗面。
  当然此时,董卓还没有暴露的这么明显,他此时正处于危难之间,他任青州牧,这可不代表汉帝此时就信重他了,这是一个多方妥协的结果。
  青州士族被屠杀,这对汉帝来说,其实是一个好消息,而董卓也不能去的太快,不然等朝中的督邮来查,他恐怕就不好交代了。
  督邮,督者监察,邮者遍历,督邮类似于皇帝的钦差,是皇帝的人,比如之前,董卓在河东太守第一年的时候,视察河东的督邮,曾拒绝董卓的钱财,这不能说督邮是个清官。
  按照一般的路数,这个时候确实应该吹嘘督邮是个清官了。只是督邮拒贿,却是和政治形势息息相关。
  经过了李儒的仔细探查,董卓才理解了督邮拒贿的缘由,督邮执行的就是刘宏打击党徒的政治方针,而当时董卓和士族交好,河东士族昌盛,那么董卓就是被打击的党徒。
  若不是李儒及时的交好十常侍,献上了大批的钱财,恐怕董卓这河东太守之位都做不好。
  说到这里就要提一下党锢问题,皇权,并不是专制独裁横绝一世的,最起码大汉朝的皇权从来都不是这样。
  大汉朝的皇权始终受制于政治形势,为君臣关系所限制,甚至如今大汉皇权衰落,因为之前连续多个小皇帝,外戚宦官接连争权,而士族则不断的壮大,皇权名存实亡。
  到了现在,士族已经壮大到,皇帝只有通过外戚、宦官才能不稳定地从士族代表的朝臣手中夺取权力。
  这一形势经过几任帝王的努力,如今已经有所转变,灵帝之前,桓帝时代已经通过党锢手段打击了官僚,建立了部分优势。
  而为了巩固这一优势,汉灵帝开始尝试打着尊儒的旗号打破儒学家学垄断,比如公开儒家经典,并以多种取士方式尝试打破以儒学取士的传统,比如建立鸿都门学。
  可是士族作为社会实力派的典型代表,自然也不会坐以待毙,为了打破皇权的这一优势,朝臣放纵黄巾作乱,抓住黄巾大起义的有利时机,迫使汉灵帝解除党锢。
  而无数被限制的士族,就是因为这个政治形势,在黄巾大起义期间,凭借军功入仕,这些人若是刘宏收拾完了黄巾,他们就是下一次党锢的针对目标。
  从大汉朝廷角度来看党锢针对的目标,若说罪名,其实也仅仅语焉不详地说了句“交结诸郡生徒,更相驱驰,共为部党”,罪名也仅仅是“诽讪朝廷,疑乱风俗”。
  然而即便如此,从这几句话来看,以卢植为首的士族代表,在黄巾之乱中的表现,就属于典型的“交结生徒,更相驱驰”。
  更重要的是,因为刘宏的压制,卢植战场表现不佳,已经失势,这样,在权力博弈中,卢植势力属于各方都不会重点保护的派系,所以,卢植会让出军功,比如给皇甫嵩,比如给朱俊,比如给董卓,但是他们却不会为卢植说上一句话。
  士族要卖悲情人设,就要有人挨打受屈,谁都不想自己人倒霉,那么自然是卢植一派最合适,但是吃亏之后,受了恩情的自然也会有所补偿。
  其实刘宏要打压士族,因为皇权至高无上,就要有人代表士族挨打,但是势力太强的又打不动,袁氏、杨氏都是四世三公的大族,也不好动,又懂得明哲保身,那么自然是卢植这样的最合适。
  比如之前,董卓不查,其实他就是一个很好的目标,督邮下去查访,最适合拿出来祭旗的,自然是董卓这样的,若不是离着帝都近,及时的在十常侍那里交待了,董卓早就和那一批士族官员一样的结局了。
  所以按着李儒的意思,董卓自我营造了清官酷吏的人设,投身到了宦官与朝臣合流的大潮中去了,毕竟他分属豪族,战功卓著,有实力,有战功,这样一来,刘宏也不好动他了。
  当然,若是如此,督邮还拒绝董卓的受贿,那么这就意味着朝臣与宦官之间的矛盾很有可能已经不可调和并且剑拔弩张了,那么下一步有很大概率会爆发惊天动地的政争。
  而此时,董卓就面临着这一问题,当然,他遇到的不是当初查历河东的督邮,而是查历青州的,毕竟青州士族纷纷叫苦,多方上奏,皇甫嵩其实在青州打得很不错,一个城一个城的打过去。
  他的战法是围而不打,野战,黄巾打不过他,他只需要分兵困守城池就行了,青州能有多少城池,黄巾能守上十天半月就不错了,黄巾还得在城池备下一定的兵力,少了可不行,少了,皇甫嵩自然也就攻城了。
  当然,这战法很好,这是建立在黄巾缺粮的缘由上,而如今黄巾不缺粮,本来十天半月打下一座城,如今黄巾不缺粮,皇甫嵩别说十天半月打下一座城了,一个月,甚至两个月才能打下一座,因此,在青州折腾了这么长时间,才收服了一郡,还是满目疮痍的那种。
  这么一来,黄巾是实力大损,毕竟皇甫嵩打下一城,就屠灭全城黄巾,黄巾哪怕百万之众,被皇甫嵩这么杀下去,也承受不住的,甚至,这时,已经有黄巾偷偷的脱离了序列,落草为寇了。
  黄巾受不了,青州的士族也受不了,皇甫嵩杀人,那是没有情面可讲的,而此时,对于士族来说,人口就是财富,地大家都有,但是耕种的人却没了,总不能自己去耕地种田吧?
  本来是想趁着黄巾之乱,然后一家分个几百人几千人的,皇甫嵩这么屠下去,他们可受不了。
  而此时,黄巾也开始掠夺人口了,这是北上交易所需,黄巾以重兵守卫城镇,掠夺民众去北方交易,这是又一个噩耗,由此被黄巾屠灭的士族也不是一个两个了。
  而这也是皇甫嵩被调离青州的原因之一,皇甫嵩又不在乎人去了哪里,他要的是战功,夺城的战功,斩敌的战功,青州士族于是合力,在朝中的士族大佬还是宦官那里,花了大价钱,才终于把皇甫嵩调走。
  调来一个能说上话的董卓,此时董卓在士族口中的口碑还是很不错的,小节什么的,没人在意,他能照顾士族的利益,这就可以了。
  但是,刘宏的意思是,董卓要慢慢的走,最好等董卓到了,青州士族已经没了,最好那孔氏也没了,而董卓却不敢这么做,在十常侍派来的信使那里得到这个指示之后,董卓已经难以决定,自己是怎么走了……
  快了,皇帝不满意,那么他这个青州牧,可能任期就只有一年,甚至以后,都会被闲置,而慢了,得罪的是青州士族,青州士族也并不是全都会被屠灭的,黄巾掳人北上,又不是要杀人,沿途粮食、物资供应的都很好,那些士族说不定能在北方扎下根来。
  而他们不死,董卓就大大的得罪了他们,士族的潜实力究竟有多少,董卓还是知道一二的,想要找个两不得罪的法,却是连李儒都无法可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