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深山高士
秀色难为名,苍翠日在眼。
有时白云起,天际自舒卷。
心中与之然,托兴每不浅。
这诗是被后世誉为诗仙的李白在游历终南山时所作,话说这终南山横亘关中南面,西起秦陇,东至蓝田,相距有八百里之远。昔人言山之大者,太行而外,莫如终南。至于它的丽肌秀姿,那更是千峰碧屏,深谷幽雅,游玩之际,不禁流连忘返,令人陶醉。话说这日在终南山崎岖蜿蜒的山道上,有位白衣道装打扮的男子缓步前行,这男子舒眉朗目,颔下三绺长髯,腰悬长剑,甚是潇洒俊逸。这人不是别人,正是诗名誉满天下的青莲居士李太白。
这位大诗人诗才惊天地,文名动天下,时而儒服儒冠,时而道袍装束打扮,然而无论如何打扮,腰间宝剑是从不离身的。世人多知晓他的诗名,但对于他的剑术通神却鲜有听闻。此刻这位大诗人情致颇高,可谓逸兴遄飞,面对终南山的秀丽景色,不时停下脚步,驻足观赏。正欣赏山川秀丽美景时,忽然闻得一阵急促马蹄声,自山道远处传来,李白一怔之下,心中暗自诧异:如此山道,为何会有骑行之人?正自疑惑之际,只见两匹剽悍骏马一前一后飞奔而来,马上坐着的两位汉子均是玄色劲装打扮,腰间绦带却是青色,面色黑亮,双眸精光闪闪,显是身手不俗。这二人背负快刀,一前一后,任山道颠簸,在马上却如泰山稳坐,二人所不同之处在于前面这位汉子胸前缚一包裹,显是重要物件,不敢脱离视线。风驰电掣间二人纵马来到李白身边。眼见路人在前,这两位汉子丝毫没有要勒马缓行的意思,前面马上的劲装汉子此时已举起马鞭,一挥之下直冲李白身上卷来,似乎是要将李白从道旁甩出,同时口中大声喝道:快滚开!
李白文才惊天下,身上功夫也是不凡,此刻见这二人无礼之极,不仅气冲丹田,将身形微微向旁移动,左掌格开那汉子右手,避开马鞭同时,脚下毫不停留,身形倏忽变动之际,左手化掌为爪,啪的一声,一招“仙鹤吐露”已牢牢擒住那汉子右手,微微用劲顺势将那汉子自马上摔了下来。后边那汉子见了,惊讶地“咦”了一声,随即快速左手揽辔,右手皮鞭使出一招“秋风落叶”,径自向李白腰部裹来。李白见状,微微一笑,左手抓住先前那汉子腰间青色绦带,轻轻提起,右手在那汉子后背稍稍一推,那汉子如同断线风筝般飘向皮鞭,随即听到哎呦,哎呦两声哀嚎,两个汉子摔倒在一处。李白道:“山道之中如此骑马,遇人不避且要强行动武。二位究竟是何道理?”
那两位汉子此时知道遇到敌手,不禁心气为之一夺,胸前缚有包裹的汉子,拱手道:不知阁下大号?我弟兄得罪了,只是事有轻重缓急,冒犯阁下实是情非得已,还望多多包涵。
李白道:在下蜀中李白。
“阁下是江湖人称谪仙人的李翰林?”闻听面前之人竟是大名鼎鼎的李白,二人不禁为之一呆。
“哪有什么翰林,只有寄情山水的李太白”,李白平淡地回答道,然而语气中似有一种不舍和失落。
听得李白如此说,这两个汉子更加恭敬,一起拜倒在地,先前那汉子道:我兄弟有眼不识泰山,得罪李学士了。见李白不悦被称作翰林,此时二人换了一种称呼。
李白依旧平静问道:请问足下二人是?
那汉子道:在下郑逢春,这是我兄弟郑逢霖,因我兄弟自幼在长安附近厮混,被乡党所恶,因此得了个“病周处”和“小霸王”的绰号。后蒙贵人指点迷津,方才迷途知返,不为江湖同道所弃。
闻听此言,李白心下随即明了,这郑氏兄弟的故事,他到曾听说过,知道这二人虽是草莽英雄出身,但能改过自新,也算是好汉子,念及此,也是拱手一礼,道:贤昆仲,有礼了。
那郑逢霖道:不知学士何以在终南山?是要去寻仙访友吗?
原来李白这人,原是雄心万丈的伟丈夫,一心要将满腹锦绣去博得功名,实现佐明君济黎民的夙愿,只是生不逢时,此时的大唐正是玄宗皇帝在位。这位皇帝年轻时候果敢勇毅,为人颇有谋略,自助父亲夺得地位后,致力广罗人才,一心以光大高祖太宗基业为夙愿,其父睿宗皇帝李旦,也是乐得清闲,没过多久借口畏惧上天警示,将皇帝宝座禅让于他,自己乐得当去当太上皇,悠哉享乐去了。
玄宗皇帝登基伊始,尚能尊贤下士,勤于朝政,为政颇有贞观遗风,使得内外咸治,四海升平。后来大诗人杜甫曾有《忆昔》一诗,单道这盛世局面:“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只是月盈则亏,水满则溢,升平日久的玄宗皇帝,志得意满之际,渐渐疏于朝政,耽于享乐,疏斥贤臣,重用奸小,这朝局日趋于坏,竟渐渐呈现乱世气象。玄宗皇帝听得李白才气过人,就下诏封李白翰林一职。李白原指望以文名蒙得皇帝赏识,实现自己的经济抱负,孰料玄宗皇帝只是将他看做是点缀升平气象的御用文人,聊以解闷而已。可怜李白的雄心壮志和经世之才竟毫无用武之地,于是李白一气之下,借口寻仙访道,从此游历天下去了。这一番游历,竟结识众多英雄,引出一番盛唐群英,救世安民的故事来了,此是后话不谈。
单说此次前来终南山,李白原是要拜访自己的好友,寄居在终南山清风观的世外高人李泌。
此时见郑逢霖问到,李白回答道:有位好朋友要去看看。
郑氏双侠闻听此言,相互对望一眼,齐声问道:可是要去拜访清风观的李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