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一章:测试
这让沈清平一下子想起了高考时考场外焦虑等待的家长……
“古今同心啊!”沈清平心里感叹了句。
而朱由校下辇后,立即向沈清平召了召手。
沈清平急忙上前,正想行礼,朱由校却随意的摆了摆手,笑道:“爱卿不必多礼,朕只是来看看。”
随即看了眼麻袋,说道:“现在要开始了?”
朱由校表面随意,内心却是很急迫,因为毕竟这些人是要对付奢安之乱的!对于奢安之的危害,身在其中,朱由校更是有最直接的感觉,不仅耗银,更费兵,托累北方的战局,而如果平定,收获也不仅仅是不再耗银费兵,更可获一税收之地!
“回陛下,可以开始了。”沈清平答道。
朱由校点了点头。见此,王公大臣的心一下子揪了起来。
然后随着沈清平一声令下,众军士开始跑了起来。天启帝毕竟还是年青,坐在椅子上饶有性趣的看着,见此众公候王伯心情更加急张,有孩子己经在跑的,心里都恨不得上前拉一把,而孩子没跑的,他们则紧张的张望着,看到后遥遥招喊,然后狠狠的给一眼厉色,那意思很明显——今天你要是人前给我留了脸,回去我就打断你的腿!
而十来圈过后,高下立判,洒着白灰的跑道上有的急步前进,有的大喘如牛,又到踉踉跄跄,有的原地不动。
对于那些原地不动的,许力、汤晟、徐君叙等直接拉了出来,然后等待他们的往往是脸色铁青的老父的铁脚。
而至于那些原地不动的、踉踉呛呛的自然在身边催促,只是和加油的拉拉队有所不同,他们语气严厉了些,态度也极为霸道。
当然有些王公候伯之间关系并不怎么和睦,见此自然借机发挥:“肃宁伯令公子,哈哈哈……”
“张大人,你家公子真是潜力无限,啊哈哈哈。”
……
有喜有悲,场面有很强的动感,最后第一批一百人合格的不足三十人,而第二匹、第三批也是如此。特别是原仪仗司的,靠脸吃饭的,几乎全用覆没。
众公侯王伯之所以送子女到此,乃是听了风声,知道天启会重用这批人,得到重用,那是圣眷仍隆,平时还好,眼见高下己分,自己的孩子无望,登时都急了眼,甘宁伯、肃兴候等纠集在一起嘀嘀咕咕着,随后围过去的人越来越多,最后曹国公李文忠后人三千营都指挥使李景山被推了出来。
“启禀陛下,沈大人这种做法有欠思量,臣以为不妥。”走到朱由校面前,李景山说道。
沈清平:“???”
朱由校也是微微一愣,随即说道:“爱卿说说。”
“回皇上犬子云礼的弟子是好的,只是事情太仓促,犬子没来得及练习而已,求皇上再给犬子一个机会,一个月之后再重新试过。”
“额。”
李景山这话朱由校一点反驳的余地都没有,因为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身上流传的也有皇家血脉,皇家血脉你能说底子差吗,朱由校说了,这不是自己打自己脸吗!
而且这些世家勋贵和朝中大臣又不一样,这些人可以说是牢牢的绑在皇权的战车上,和皇家休戚与共,在朱由校的心中比朝中大臣还要重要,因此他笑了笑说道:“好,依卿所奏,沈大人以为如何?”
“你都答应了,我能说不行吗!”
沈清平一边在心里腹诽着,一边回道:“微臣遵旨。”
听此,李景山行礼退下,而随即他身后就响起了一片训斥之声,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往沈清平这里塞,他们都是有想法的!当然因为有了好这次机会,他们的声调却很是轻松了很多。
而或许是被青年热火朝天的心情所感染,朱由校一直看到了结束。
五轮过后,一共只有一百二十七人合格,随后沈清平选不了一个月之后在重新选拔的消息……
而讲完后,朱由校又把他招了过去,然后到了里面的场地里,里面只是各种初步的模型,以及工匠们砌了一办的墙,并没有什么看投,但因为好奇和关心的缘故,朱由校还是问了问,言多必失,恐怕露出马脚,沈清平也只是这个是练习速度的、那个是练习耐力的之类的加德纳的简单的解释了一下。
虽然沈清平只是简单的解说,但朱由校也能看出沈清平练兵方法和平常军营练兵方法的不同,最起码在要求和器材上就已经不同,但他也知道最终的效果要看这套方法培养出的人,因此虽然设备只是草创,他心里还是有了期待。
而人群里忠毅伯张效忠完全呆了,他本来还想斥责沈清平一下,那什么三七开简直是胡扯,但现在看朱由校和沈清平形影不离的样子……
当然他们的样子落在众公侯王伯眼里却另有一番感慨,看沈清平年纪轻轻就得圣宠,前途无量,再看看自己的犬子,真正的圈子,棍棒之下出孝子,脾气暴躁的抬腿就是两脚。
看完之后,朱由校就回去了,而张效忠却悄悄缀在了后面,待大部众走远后,张效忠含笑像沈清平走去……
年纪轻轻,可以投资啊,虽然赚的少了!
……
第二日正好是五月十日,也是休沐日,按约定沈清平要去拜访魏忠贤,下午,沈清平将特训队员编成了五个组,徐君叙、汤晟、许力等五人将成了小组长,然后教了他们队形。立正、稍息、正步走等基础动作。交完后便让他们一遍遍的练习,
常松和洪冲山跟着学着,洪冲山跟着学是兴趣,而常松除了兴趣,还别有用意。至于队员一来感觉新鲜;二来也知道这些事关前途,所以练习的倒是特别认真。
如此嘈嘈叨叨的,不知不觉间又是一下午,最后沈清平吩咐明日休沐,次日末时早来。另外在这里所学为军事机密,一律不得外传,即使家人也不行。
听此常松不由得打了个哆嗦。
夕阳晚照,沈清平回到了家门,张初儿早已翘首以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