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八章:声音
但刚一出门,她就觉得好像有些异常,阳光好像暗了些,她抬头一看,只见西边白气正像云柱一般翻卷这往上升起,渐渐遮天蔽日,高慧娘可以发誓这种场面她从来没见过,从来没有。
而这种带有大工业生产性质的场面,别说是高慧娘,就是火器营里面的所有人都没有见过,此时的焦窑旁边,虽然沈清平已经告诫了大家,一会有气体冒出,出了往水龙里倒水的,其余人一概远离,而且还要像倒水的匠户一样,把嘴巴用棉袍捂上,但看到这幅景象,几乎是所用人,包括孙元化在内都完了这一条,刺鼻的味道里他们的眼里露出了浓浓的惊讶之色,他们从没想到席卷的水汽居然能把人的脸刮的发疼,当然这幅样子落在他们眼里,也让他们有一种预感——这事成了!
水流依然不断的从水龙里流下,但白烟渐少,当水流从焦窑脚下滋出的黑乎乎的焦油处流出来时,沈清平让匠户们停止了倒水,然后命令他们去扒开窑门。
而看到匠户们上前,以后心里突然有一种将要见到宝贝的感觉,他一把抢过身边匠户的铁锹,一边说道:“我来。”
封住窑口的泥土已经被烧得很硬,铁锹根本不管什么用,还是干过石匠活的拿过了铁镐,照着烧红的封土上狠狠一刨,几下之后,封土‘哗啦’一声倒了下来,浓白的热气扑面而来……白气过后,民生银行赫然看到了黑的发亮的焦柱。
这是一种与煤炭完全不同的成色!见此,孙元化波不急待的喊道:“快快,快扒出来看看!”
随后焦柱被挖出,像假山似的,黑中发白,甚至是发亮,从外面可以看到细微的小孔,只是有呛鼻的刺激性气味,孙元化倒是顾不了那么多,急匆匆的向沈清平问道:“元德,这成了吗?”
其实只看这成色,他心里就有预感,这一定是成了,只是炮管炸裂的问题一直压在他心头,担心之下,才想着从沈清平那里得到肯定,只不过沈清平虽然知道是成了却不不能说出来,只好含糊的说道:“应该是成了。”
而他话音刚落,孙元化就吆喝道:“李牛,李牛,快装车试试。”
大块的焦柱被扒了出来,还冒着热气……装满了一车之后,孙元化便喊着李牛、钱模子等人往外面的草棚而去,沈清平当然跟上……
来到炼铁炉的旁边,众人装柴的装柴、点火的点火、拉风箱的拉风箱、装铁石的装铁石……很快熊熊的火焰燃起……木柴的火焰过后,便是没有烟的焦炭火了。没想到这焦炭火居然能和木炭一样没有烟,孙元化心里就可以肯定这事成了,随后他就想到了煤炭的易取……
而后随着呼呼的风箱声他就看到了呼呼上窜的带着蓝色的火苗……
震惊于窜天的烟柱,高慧娘和秀儿在院子里观看了半天才回到屋子里,然后心里疑惑着,有一搭没一搭的问这秀儿那是怎么回事,只是秀儿也不知道,于是高慧娘拿起了书……
谁知没过一会儿,就听棚子处传来熙攘的嘈嘈声,高慧娘侧耳静听,隐约听到‘这玩意还真好、这火真旺,融化的真快,以后好了,不要在烧木炭了’之类的话。
不知怎的,外面的议论声让高慧娘一下子想起了沈清平书中所提到的熔点,“这是什么火,听他们的意思好像火很旺?”高慧娘心里疑惑着,她家里倒是开了一间酒楼,懂得火越旺,菜越好吃的道理,有心去看看,却抹不开脸儿。
而于此同时,孙元化望着红亮的铁水,脸上的笑容禁不住放开了——只看铁水的颜色不像以前那么暗红,他就敢肯定这铁水一定像沈清平所说的那样,含杂质极少。
那么炮管炸裂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只是现在他心里还有一个担心,那就是这焦炭是否耐烧。“元德,你故意这东西能烧多长时间,比木炭如何?”心里担心,孙元化向沈清平问道。
孙元化这种患得患失的样子到让沈清平感觉好笑,不过他还是开解道:“我刚才掂量了一下,这东西单位体积比木炭重,应该比木炭耐烧。”
听此,孙元化喘了一口气,稍微放心,随后他就站起来,环视一周,郑重的说道:“这制作之法千万不能让鞑子知道,你们要守口如**,明白吗?”
众人纷纷点头,李牛更是拍着胸脯说道:“大人放心,丁点儿我都不往外拿。”
而沈清平却笑道:“这倒不必。”
孙元化本意是严加保密,但听沈清平却不是这个意思,他不由得惊讶的问道:“元德,怎么?”
“这东西的关键在于那窑上,却不在这东西上,另外这火旺,估计也耐烧,用途极广,我觉得可以大量生产,以补充军饷。”沈清平解释道。
从后世而来他是清楚的,现在大明朝正全力以赴对付奢安之乱,暂时没有银子支持孙承宗,银子要在一年后才有,而且还很是不足,导致孙承宗虽然扩了军,却没了置办军械,发放军饷的银子,最后进击后军兵只是不了了之,而后大明财政日渐紧张,在第二次启用孙承宗时,竟让他裁军。
虽然现在有了纪用的帮助,但能不能弄来银子,沈清平感觉希望不大,所以他才想着最好是辽东地方上经济能自立,不受朝堂影响,这才是打败后金兵的根本!
而听了沈清平的话,孙元化愕然一愣,随即笑道:“对对,元德真是深谋远虑,我不及也,不过此事要从长考虑,回头我和孙大人说说。”
孙元化并不精于经济,只是觉得可行,才这么说。而沈清平也清楚现在宁前军暂时不缺军饷,也依赖朝廷惯了,火炭还没落到脚面上,还不知道火燎火燎的味,因此也笑道:“正是如此,要从长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