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几天后,工商局和防疫站的检测结果公布出来了,证明了樟树脚村的土猪肉是合格的,没有检测出任何的可疑或有害的成分。并将检测结果由报社和电视广播向社会做了公布。
  李放便立即通知各个连锁店和菜市场的肉摊正式开业。并将工商和防疫站的检测结果张贴在连锁店门口。
  然而,当天,连锁店和那菜市场的肉摊的生意都比以前冷淡了许多。一整天连一头猪肉都还卖不完。每个店铺陪送的两头猪肉,都剩下了一头猪肉。连豆制品也都只卖了三分之一。这一半就是那些不相信谣言的消费者来买的。有一半的消费者,是看了工商局和防疫站的检测结果,证明那是谣言才来买的。还有的消费者就是相信了检测结果,都没有来买铁铺土猪肉吃了,其他有不少的顾客,就还是不相信那些检测结果,认为是李放有关系,工商局和防疫站做的假的。
  第二天,销售的情况也是一样的比以前冷清。李放就明白,这次的风波还是对公司的销售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他把那两天剩下的猪肉,把第一天的都分给了村民,第二天的放在冰柜里,在“七一”新学校庆典时吃,没有送到市场上去卖。
  第三天,还是新杀的猪肉送到连锁店去卖。就按照每一个店铺一头猪的量销售。怎么说也还是有一些理智的消费者,相信他们的猪肉是安全健康的。
  那豆制品也就减少了配送量。把每天生产的豆腐,就少做一半的水豆腐和保质时间短的豆制品。多做一些保质时间长的真空包装的香干,是计划要开始打入到各大超市去销售,不能单靠自己的连锁店来卖了。
  对于现在土猪肉每天只能销售一头猪,李放不觉得担心。这样,可以保持店铺不会出现空挡了。每天六头猪,一个月是一百八十头。还有九百三十二头猪,还可以销售五六个月。特别是现在存栏的猪,最少的都有两百二十多斤了。再养三四个月,就能长到四百斤以上,五个月后就会长五百斤以上。那按照现在的情况,一头猪,得放到两个店铺里卖呢。
  不过,李放相信,过了这一个冷淡期间,到了年底了,经过时间的洗礼,那谣言的影响,还是会渐渐的从那些消费者心里消失的。只有少部分的人会认死理。
  那就不会影响到自己的土猪肉生意了。自己的计划会继续的进行。
  特别是,年底时,公司得在省城开连锁店了,最起码要开五个。先把公司的土猪肉打入省城的市场。然后,再开第二批的连锁店。
  李放心里有了谱,就很淡定的面对着现实的发展。可是村民们却都是忧心忡忡的。他们想到这每天的销售量,就只能卖一头猪一个店铺,那这一年能卖多少猪啊。这就是他们养的猪,没法自己卖完了。得卖生猪给别人,那就少赚不少的钱了。
  喜喜洋洋的一段时间的山村,气氛就显得比以前还沉闷了。李放暂时没有去理会。是忙着新学校的乔迁和公司党总支部的成立活动。
  这时,在东风路和解放路两个连锁店附近,出现了一家铜匠土猪肉的专门店,标出的价格,比樟树脚村的低了几块钱一斤。也是打出了原生态养猪的广告,还说明,谁买回去吃了,感觉不对劲,可以把炒好的肉端来退钱,假一罚十。
  这一下子,就把铁铺公司东风路和解放路的连锁店的顾客,拉走了一半。也都是那些看了工商局和防疫站的检测结果,才相信铁铺土猪肉是吃敌敌畏发酵的酒糟长大的传言是谣言的顾客。
  那些相信李放是诚心做事的顾客,就依然在他这里买。这样,东风路和解放路连锁店,每天一起只能卖一头土猪肉,豆制品也跟着减少了不少销售量。樟树脚村的村民听了,更是忧心忡忡的。
  李放不担心,他估计那铜匠土猪肉是在打概念。不一定是按照自己这方法喂养的真正的原生态土猪肉。特别是他那“铜匠”招牌,都像是冲着自己的“铁铺”的名称来的。
  自己的“铁铺”是根据自己乡的名字命名的,他们的“铜匠”呢,可能就是见他们的“铁铺”土猪肉的生意火爆起来了,就在酝酿这牌子。现在“铁铺”土猪肉受到那风波的影响,他们就立马上市了。
  那么他们要是打的慨念,就走不了多远,自己不远担心。当然,他也希望对方不是在打概念,是真的在发展原生态的养殖,那样,可以为食品安全发展和保护尽一番力量。
  那样“铜匠”土猪肉真是原生态养殖,就会有市场,到时候,自己没有必要和他争夺,可以另外开辟市场。市场有那么大,没有必要为了一尺之地去自相残杀。
  到了七月一日,樟树脚村的村民,忧郁的心情,还是被这热热闹闹的场面给调动起来,暂时丢弃了那不愉快的心情。看着陈丰华带着几位县里的领导,再次来到樟树脚村。为樟树脚村学校乔迁之喜、樟树脚村支两委的乔迁之喜和铁铺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党总支部成立进行揭牌仪式。
  市电视台和报社的记者当场采访了李放。
  李放很自然的面对这镜头,谈了自己回乡创业的感受和经历。并郑重的说了,心中只要装着乡亲利益,装着广大的消费者利益,不管遇到什么困难,相信都会迎刃而解的。
  最后,他特别的强调,发展企业,最关键的是要尊敬消费者的权益,不能做危害消费者利益和身体康健的事情。要不然,企业就走不了多远。
  当晚,市电视台对李放的采访,做了长达五分钟的报道。把樟树脚村的发展和现状都详细的报道出来了,把酒厂正在建设的画面也报道了出来。
  以此让大家看到,樟树脚村的土猪,还没有酒糟喂养呢。
  第二天,山南日报也对樟树脚村的发展做了详细的报道,还附带了一篇评论员文章。当晚的省电视台播发了山南市电视台送的新闻报道。
  山南市电视台又做了连续报道。
  李放当即在山南市的名声,比那次的不雅照还广、还大。
  只是,铁铺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各个连锁店的生意并没有好转很多。每天也就多卖出半头土猪肉,就是那些看到新闻的顾客,闻讯赶远路赶过来买的。连锁店附近的那些顾客,被那风波影响的,还是有些质疑。觉得李放这是花钱打广告似的做的新闻报道呢。反正是不少人对现在的新闻报道都是质疑了,哪里能相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