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扶持新贵族

  按照项羽的设计,政事堂主要是为寒门和普通百姓打造的。
  当然,政事堂没有规定氏族子弟不能进入,但以氏族子弟的傲气,他们应该会不屑于进入。
  这种情形下,楚地氏族子弟,特别是不够优秀的子弟,便再无出路,只能靠着家族资源混吃等死。
  反之,他们平日里瞧不起的泥腿子们,却能一个个找到好出路。
  这对于楚地各氏族来说,是绝对不能容忍的,所以,陈平才会忧心忡忡。
  对于陈平的担忧,项羽倒是能理解,和个人斗,不是很难,和一个小团体斗,也不是很难,难的是和一个天下暗行的潜规则斗,因为这时候的对手,很可能是整个旧贵族阶层。
  当然,理解归理解,这政事堂项羽还是要推行的。
  氏族豪强把家族利益看得比忠于主君更重,楚国要想快速壮大,就得扶持寒门,打压旧贵族这一条路可走。
  这个策略,三国时期的曹操用过,说白一点,就是培养统治根基,形成新的利益集团。
  氏族豪强,因为家底丰厚,他们把持教育,限制知识传播,就是看准了不论谁坐天下,都得依靠他们,因此才有恃无恐。
  项羽本身也是出自这个阶层,倒是没有把它完全推翻的打算。
  不过,阶层是一回事,里面的人又是另外一回事,项羽大可以扶持一个完全支持自己的文武集团。
  具体来说,就是将寒门、农户之子培养成文官武将,这些人一旦手里有了力量,自然会要求相应的利益。
  到时候,项羽完全可以让他们打压旧贵族,获得利益,而他自己,则藏在幕后,遥控指挥。
  新崛起的文官武将,掌握政权兵权,在乱世这个崇尚力量的环境下,只要盯紧家大业大的旧贵族,揪住几个错误,就可以狠狠打压一番。
  当然,这种打压不能多,而且还得出师有名,否则,就是天下的旧贵族群起而攻之的局面。
  与此同时,这些文官武将手中的权力,来自项羽掌握的政权,一旦项羽倒台,他们手中的权力不但没了合法性,而且还容易被清算。
  这种情况下,新崛起的文官武将,作为既得利益者,自然得拥护甚至死命维护项羽的政权。
  如此一来,就形成了牢不可破的统治基础!
  纵观华夏历史,历代的开国太祖,大体上都用过类似的手段。
  区别在于,妥协的多与少,妥协的多,收到的钳制自然也大。
  从晋朝到宋朝,掌权者大多将有大户背景的文官武将提拔成郡望,再将有郡望背景的升格为门阀。
  而寒门出身的文官武将,除非立下大功,才有特别的拔擢,并且,能享受这种待遇的少之又少。
  项羽不会按这种套路来走,毕竟,门阀世家声望太高,实力太大,对君权有着妨碍,容易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
  在他看来,大户的数量可以多多益善,郡望之家的数量要进行控制,至于门阀,则越少越好。
  两晋隋唐时期,有句古话说得好,‘一家门阀跌倒,可以养活半个天下’,由此可见门阀的实力和影响力。
  这郡望、大户的实力和声望就要低很多,又大多一盘散沙,比门阀容易整治得多。
  总而言之,打压大地主,充实中小地主,或许就是今后的国策。
  但这些东西,暂时只能放在心里,还不能说出去,即便蒯通和陈平现在是自己的得力重臣。
  项羽思绪回转,考虑到陈平也是好心提醒,倒不能生硬回复。
  稍稍想了想,项羽满脸温和地说道:“陈平先生的提醒,确实切中整件事情的要害,以大楚现在的力量,的确无法和天下的旧贵族对抗。”
  “不过,这政事堂是解决大楚基础人才问题的关键,即便会有各种阻碍,也要坚决推行。”
  “而作为缓和性手段,咱们可以一直留出招募氏族英杰的通道,并交出少量非紧要职位给各世家自由安排。”
  陈平长松一口气,他险些以为项羽要与天下的旧贵族为敌。
  这个担忧没了,陈平还有一个问题,要稍稍提醒一下项羽:“大王,通过政事堂考核的学员,在担任职务后,还需注意不能提拔得太快,特别是官身的授予。”
  官吏,官吏,其实官和吏在古代有明确的区别,官是正职,脱离民的范畴,一般由朝廷任命,吏不入流,可以由官招募,身份本质上还是民。
  氏族豪强能接受寒门和农户之子担任吏,因为吏的本质身份还是民。
  但却很难接受他们成为官,因为寒门和农户之子一旦有了官身,在身份上就基本和氏族豪强平级了,这会让平时习惯俯视的氏族豪强很难受。
  对于这个问题,项羽已想到了应对手段,便认同了陈平的观点:“行,就依陈平先生说的办,通过政事堂考核的学员,不任职三年或立下大功不加官身。”
  这个地方,项羽倒是小小地埋了一个伏笔,政事堂初立的时候,为了降低仇恨度,确实会低调一些。
  可过上几年,等这些学员处理政事已经游刃有余,就可以在对外征战的时候,以人手不足为由,火线提拔。
  陈平没有往这个方向细想,对于项羽的虚心纳谏,他很是满意,这种感觉要比在刘邦麾下好得多。
  前面几个问题告一段落,蒯通留意到项羽有结束议事的意向,犹豫了一下,还是向项羽谏言道:“大王,近来因为严厉处置了不少与大楚作对的官员和氏族,城中百姓对大王多有畏惧,这样下去,怕是会有损大王的名望!”
  蒯通这个谏言好是好,但却有些失了偏颇,项羽之所以严厉处置,并不是喜欢杀戮,而是要以杀止杀。
  理了理思绪,项羽好言解释道:“蒯通先生无需担忧,百姓们心生畏惧,这说明本王有了威严,这是好事,只须注意不要扰民即可。”
  “接下来,本王还要安排严查治安,收拢流民,开垦荒地,兴修水利,使老有所依,幼有所养。”
  “所谓‘雷霆雨露,均是天恩’,雷霆已经有了,等到了明年,丰收两轮,这人心,自然就会安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