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战后反应
曹参被江水裹挟,一阵天旋地转后,几乎被活活淹死。
危急时刻,几个精通水性的齐军发现曹参的身影,连忙将他救上岸,到山坡上避水。
这时的曹参,衣甲不整,脸色苍白,推开部下后,想自己走,可刚踉跄几步,便跌倒在地。
几个齐军连忙将曹参扶起,让他靠坐在一块巨石旁。
稍稍缓过劲来,曹参望着还在洪潮中挣扎、呼救齐军,立马对身旁几人下令道:“你们水性好,快去将他们救上来!”
这几个齐军听了后,却是面露为难之色:“曹参将军,江中水流正急,又夹杂不少巨木、石块,我们贸然去救,实在是……”
曹参脸色有些不好看,正当他准备怒斥一番时,却看到几个水性不错的齐军,因为救援同袍而丢了自己的性命。
明白救援风险的曹参,脸上怒容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浓浓的愧疚和后悔:“这次如果不是我轻敌大意,怎么会致使这么多无辜将士殒命,罪过,真是罪过啊!”
“噗嗤!”
极致的悔恨刺激下,曹参喷出一口血雾,整个人昏厥过去。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后,齐军大部人马赶到沱江边,看着沱江两岸遍地都是齐军尸体,韩信身形一颤,整个人险些跌落马下。
韩信心中难以接受,为什么明明他给出了警示,齐军先锋还是一败涂地?
想到曹参等将违背他的命令行事,韩信胸口连连起伏,就好似孕育着一座即将爆发的火山。
拔出腰间的紫月宝剑,韩信咬牙切齿地挥向身旁的荆棘,这般模样,直将身边的亲卫吓了一大跳。
不过,韩信将荆棘斩断后,情绪反而平静下来,因为他意识到,自己的部下虽然有错,但归根结底还是项羽太狡诈了。
想起近来自己连连吃瘪,韩信不由暗暗感慨:“这次的对手真的好强啊!”
感慨之余,韩信又隐隐有些激动起来,如果是庸人,或许会怕强大的对手,可他不同,他是军事上的‘王者’,对手越强大,越能刺激他的斗志。
调整好情绪,韩信正准备做出新的安排,可这时,沱江下游踉踉跄跄走来的百余身影,吸引了韩信的注意力。
看到自己寄予厚望,却偏偏让自己失望的曹参、陈贺等人,韩信刚刚平息下去的怒火,又有上升的势头,不过,他最终还是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
只见韩信快步迎向曹参、陈贺等人,没有责骂,有的只是暖心的问候:“你们没有大碍吧?活下来就好!”
曹参、陈贺等人本以为犯下这般大错后,要么被处死,要么被重罚,可谁知,韩信不但完全宽恕了他们,还给出了暖心的安慰。
这一刻,曹参、陈贺等人相顾无言,心中只有浓浓的感动,他们齐齐跪了下来,一边磕头,一边暗暗发誓,此生定要为韩信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韩信不知道曹参、陈贺等人心中所想,也不想知道,现在,他关心的是如何迎战项羽这个最强对手。
如今,韩信手中能给楚军带来直接威胁的‘武器’,可以说基本上没有。
这般一来,韩信只能寻求外部助力了。
可不知为何,数个时辰前,韩信向刘邦求援并没有得到答复,这让韩信有些犹豫,是否要放下脸面,继续派人前去求助。
关键时刻,李左车的点拨,让韩信下定了决心。
按照李左车的说法,这世道讲究‘成王败寇’,现在丢掉一些脸面,最终会赢得更多体面。
不单如此,李左车还分析,刘邦之所以没有立即派人支援,一是因为刘邦觉得局面还在掌控之中,二是因为刘邦有敲打韩信的意思。
现在齐军再败,显然,局势有些失控,而该敲打的,刘邦也已经敲打完。
如果韩信肯再放下脸面求援,刘邦不但不会为难他,还会因为担心项羽‘龙归大海’而全力相助。
下定了决心,韩信一面派遣心腹去向刘邦求援,一面整军继续追击。
当晚,汉军大营,刘邦听了韩信心腹的求援汇报,可谓是又喜又忧。
喜的是,向来‘孤傲’的韩信,竟连番放下脸面向自己求援。
忧的是,项羽这厮越来越难缠,一个不好,就要‘猛虎归山,困龙入海’。
现在这般局势下,刘邦已有派兵支援韩信的想法,但是,要给出什么样的支援力度,他却有些把握不准。
“张良先生,依你之见,本王该派出哪些人手前去支援韩信?”外事不决问张良,这已成了刘邦的习惯。
张良一直在关注战局的发展,心中早有腹稿:“大王,樊哙、周勃、卢绾、丽商几位将军都需要派出去。”
“这,这会不会太过了?”
“不,这一点都不为过,不单如此,大王手中的骑兵也要全部调给韩信使用。”
“这好像有违‘驱虎吞狼’的初衷吧?”
“大王,‘驱虎吞狼’的整体方略依旧不变,只是因为形势变化,需要继续扶持一把饿狼而已。”
“张良先生,有韩信的十面埋伏之计,有彭越、英布、刘贾等诸侯在前头对项羽虎视眈眈,局势应该还没有恶化到这个程度吧?”
张良见刘邦到这个时候,还一心想着‘借刀杀人’‘排除异己’,不由提醒道:“大王莫要大意,能让韩信这么骄傲的人,两次低声下气向大王求援,可见韩信已基本上拿项羽没办法。”
“连极擅用兵的韩信都不是项羽的对手,彭越、英布、刘贾之流,更无法对项羽造成大的威胁。”
“说起来,韩信虽然败给了项羽,而且还败了多次,但不得不说,他依旧是对付项羽的最佳人选。”
“基于此,属下认为大王应该给予韩信最大的支持!”
刘邦听了后,脸色有些阴晴不定,在他心中,项羽虽然是最想除去的对手,但韩信、彭越、英布之流,也是他想灭掉的对象。
原本,刘邦想借这次联军围剿项羽的机会,将这些对手一个个除去或者大幅削弱,自己则‘作壁上观’‘明哲保身’。
可如今看来,这个目标怕是难以实现了,至少,他现在便因为局势变化,而不得不亲自下场。
考虑一阵后,刘邦做出抉择,同意了张良的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