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蒯通的心思

  由于冷箭袭击太过突然,加上秋雾影响视线,大部分齐军反应不及,一片接一片地被射翻在地。
  一众齐军将校大惊失色,几乎本能地躲入人潮内,可箭雨太过密集,无论他们躲到哪里,都是危险无比,如果不是他们身边的亲卫拼死保护,只怕他们早已殒命在第一轮箭雨袭击中。
  面对如此恶劣的局势,战胆尽丧的齐军将校哪里还有心思追击,纷纷默契高呼撤军。
  不过,这时候战场主导权再次发生变化,追不追击已由楚军掌控。
  显然,项羽不会轻易放他们离开,在项羽的号令下,楚军乘胜开始掩杀。
  一时间,数万齐军被杀得哭爹喊娘,兵败如山倒。
  楚军一连狂追三四里,直到韩信率军接应,项羽才下达撤军的命令。
  看着楚军得胜离去的潇洒身影,韩信眉头拧成了川字,因为失败而愤怒是其一,他担心楚军还有后手,会影响他的十面埋伏之计是其二。
  说起来,韩信称王后,在行军打仗方面,有时候确实会自信过头,但要说他目空一切,却也不太妥当,连续吃了几次大亏,他对楚军渐渐重视起来。
  既然猜到楚军可能会乘胜撤离垓下,韩信当然不会放任不管,几乎没有任何犹豫,他立马下令大军追击。
  不过,齐军上下之前吃了追击的大亏,现在哪里还敢再追,大部分人畏缩不前,眼睁睁地看着楚军离去。
  韩信怎么可能容忍手下抗命不尊,在扫了众将校一眼后,他迅速拔出紫月宝剑,将最显眼的两个抗命将校刺死。
  其他齐军将校见韩信动了真格,哪里还敢畏缩不前,连忙招呼部下开始追击。
  楚军人潮内,季布见齐军追了过来,连忙向项羽请示道:“大王,齐军又追来了,我们是直接返杀回去,还是布置陷阱,再伏击他们一番?”
  项羽稍作考虑后,摇了摇头:“我们继续撤军,不管他们!”
  “大王,我军刚刚大胜一场,完全具备再战的能力,为何只撤退,却不做出反击?”
  “这次我军能够大胜,靠的主要是出其不意,现在韩信有了防备,我军直接返杀回去,容易被困住,即便布下陷阱,也很难成功,这般一来,还不如直接撤离,留着体力应对突围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
  “原来如此,大王思虑周全,末将佩服!”
  沱水上游,原本顺畅的河道,此时被高高的‘堤坝’拦堵,使得水位远远高于平常。
  河岸边的平地上,千余顶帐篷如同一朵朵特大蘑菇,静静地坐落在这里。
  帐篷外,几个守夜的齐军正无精打采地聊着天。
  “该死,这鬼地方蚊虫真他娘的多!”
  “是啊,这地方真不是人待的,唉,也不知道我们还要在这里守多久。”
  “你们就知足吧,我可是听说垓下那边大战极为惨烈,一天死伤数万,那就跟玩似的,只要能保住小命,我们被蚊虫叮咬一下,又有何妨?”
  “老陈,你说我们这里会不会也有危险?”
  “危险?能有什么危险?这里这么偏僻,楚军哪有这么容易……”
  ‘找来’二字还没说完,那个叫‘老陈’的齐兵便感觉脖子一痛,就在他准备呼救时,他愕然发现,几个聊天的同伴脖子上都多了一根羽箭。
  “敌……敌……袭!”
  弥留之际,‘老陈’嘴巴张了好几下,可却无力地发现,自己的提醒声小如蚊蚋,根本无法叫醒仍在帐篷内沉睡的同袍。
  一场‘无声’的杀戮很快开始,大量齐军仍在睡梦中,便糊里糊涂地步入黄泉,少数警醒的齐军也没能逃过劫难,在优势楚军的围攻下,很快被杀翻在地。
  战斗结束后,虞子期看了看数量多达五千的齐军尸体,又望了望水位极高的沱江,脑海中不由浮现楚军横渡沱江时,突然被滔天洪水淹没的恐怖场景。
  这一刻,虞子期心中极为后怕,对项羽的先见之明也更加佩服。
  楚军大营西南十里处的官道上,项羽、季布、项庄一行人经过马不停蹄赶路,终于追上了提前撤离的钟离眛、桓楚所部人马。
  两部人马顺利汇合本就值得欣喜,而随着袭击齐军营寨大获全胜的消息传开,楚军上下极为振奋,对接下来的‘突围挑战’更有信心。
  楚军队伍中,一个被束缚双手的中年文士看着四周那一张张从容、振奋的脸,心中不由涌现许多疑惑。
  作为韩信麾下重要谋士,蒯通是知晓‘四面楚歌’之计的,初次听到这个计策的时候,他也被如此厉害的‘攻心之计’惊艳到了。
  蒯通本以为楚军在‘四面楚歌’之计面前,将束手无策,最终军心大乱,势力土崩瓦解。
  可如今看来,是他蒯通小看楚军了,楚军中应该有着高人,这高人不但能轻松破解‘四面楚歌’之计,还能顺势发动反击。
  对于被俘这事,蒯通并不怎么放在心上,他已对韩信死心,即便不被俘,他也会找机会离开韩信。
  蒯通现在真正在乎的,是尽快弄明白楚军中的这个高人,到底是何方神圣。
  就在蒯通思绪飞转的时候,两个楚军甲士突然走了过来,二话不说,便押着他往队伍前头走。
  蒯通心中略微有些不安,但却没有表露出来,他的身份被擒后不久便暴露了,按照他的猜测,这应该是项羽想见他,而目的无外乎想劝他投降。
  想到这一点,蒯通便感觉有些头疼,对于给项羽效力,他是有些排斥的,在他看来,项羽连范增这样的顶级谋士都不能重用到底,又如何会真正重视他这个齐军俘虏。
  可要直接拒绝,蒯通又不敢这么冒失,毕竟,项羽的‘残暴’之名可是天下广传,一旦不小心惹怒项羽,自己很可能要‘壮志未酬,身先死’了。
  怀着复杂的情绪,蒯通被带到了项羽面前,就近对视,蒯通发现眼前这项羽与印象中的‘霸王’似乎有些不同。
  这不同不在于相貌,而在于气质,在他的印象中,项羽应该是锋芒毕露的,可他现在看到的项羽,锋芒却是内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