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4章 多铎授首
“加速冲锋!”
虽然他有用多择当先锋,消耗镶白旗实力的意思,但不代表他会眼睁睁的看着镶白旗被消灭,毕竟多择手里集中了镶白旗几乎全部的五千多骑兵,大金国承受不起这么大损失。
原本多择和他们的间隔,只有区区半里,但天策军第二轮火箭弹,以及随后的炮火打击,都是砸向了两军连接之初,将前后军完全隔开了,多择的前阵与天策军骑兵阵冲击到一起的时候,他们后阵还隔着两三里。
他们遭受的损失虽然不如豪格大,但伤亡也高达六七百人,阵型也不再齐整,看着多择的阵型被击穿,济尔哈朗和苏纳再着急,也不可能拉着散乱的阵型杀上去,否则指挥重蹈覆辙。
只不过,天策军骑兵的实力远超他们的预计,当他们重整阵列,杀向战场之时,前阵已经完全被打散了。
所以,济尔哈朗才会显得如此着急,现在镶白旗已经完全乱了,多择身边也不会有太多的兵马保护,如果多择被天策军杀死的话,整个镶白旗只剩下全军覆没这个结局了。
在济尔哈朗的催促之下,后阵的万余骑兵,疯了一样的杀向战场,不求全歼天策军骑兵,至少要把多铎给解救出来。
当然,四营长赵立军不会让他们这么轻易地冲进战场,东西两侧两个炮群,在他的指挥下,不断地向鞑子后阵骑兵开火,开花弹一轮接着一轮的飞向鞑子骑兵阵,连济尔哈朗身旁不远处都不时有炮弹落下,还炸死了几个亲兵。
黎贤能这边,已经彻底撕散了鞑子镶白旗骑兵的阵型后,一营长带着麾下的骑兵冲到阵线北侧,重新列阵,准备迎接后续鞑子骑兵的冲击,而其余的骑兵,则继续绞杀被分割包围起来的鞑子骑兵。
而黎贤能本人,则亲自率领四百骑兵,向战场上唯一一支建制还算完整的鞑子骑兵发动攻击。
这支鞑子骑兵只有两百多人,但各个彪悍,而且身穿精良铠甲,这就是鞑子的巴牙喇兵,单兵战力最彪悍的鞑子兵。
此刻他们结成圆阵,抵挡着天策军骑兵的持续冲击,保护着他们的主子,也就是镶白旗旗主多铎。
因为他们的阵型还算整齐,且都是最精锐的巴牙喇兵,天策军的小股骑兵很难冲开,而且这些巴牙喇兵的但兵战斗力极强,论单挑,天策军的骑兵的实力还是稍逊一筹,所以进攻数次都没有任何进展,就转头去收拾那些零散的鞑子骑兵去了。
现在的战斗已经不需要黎贤能亲自指挥了,所以他能腾出手来,专门对付多铎,只要干掉了多铎,以目前的战场局势,剩余的鞑子骑兵将会彻底崩溃。
黎贤能亲自指挥的这支骑兵,里面有两百来号枪骑兵,他们依次排开,端起了天策枪,瞄准了围成一圈的鞑子骑兵。
此时多铎已经慌了,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天策军骑兵的战力这么强,原以为天策军靠的是犀利的火器,骑兵顶多比普通明军强一些,自己虽然折损了不少兵马,但还有一战之力。
却没想到,从接战的一瞬间,己方就被碾压了,以至于他想率军撤退都没机会了,现在只能负隅顽抗,等着济尔哈朗和苏纳的后阵骑兵赶来,替她们解围。
看到天策军骑兵又举起了火铳,他知道大事不妙了,现在身边就两百多人,四周全是敌人,根本不敢主动出击,只能被动防守。
而敌人的火铳如此犀利,他这点兵马,根本抵挡不了多久,五十丈的距离,弓箭难以对敌人造成有效杀伤。
“砰砰砰……”
“砰砰砰……”
两轮齐射过后,保护多多的巴牙喇兵倒下了七八十人,再也无法维持一个完整的阵型。
“跟我冲!”
黎贤能大喝一声,率领着二百重甲骑兵,如狼似虎的冲向多铎。
五十丈的距离,转瞬即到,黎贤能不但有兵力优势,而且还有速度优势,二百骑兵如同一支利刃,直接将保护多铎的鞑子骑兵一分为二。
而多铎本人,再也没有了之前的那股傲气,在天策军骑兵冲到面前时,慌乱的向后逃跑。
然而,一切都是徒劳的,黎贤能一直死死地盯着多铎,在冲开多铎身前的骑兵之后,挥舞着手中的马刀,在追上多铎的一瞬间,奋力一刀劈砍下去,直接将多铎砍落马下。
这一刀并没有直接将其杀死,他还想爬起身来,然而当他刚刚站起来,一柄马刀从他脖子上划过,他感觉自己飞了起来,但奇怪的是,他却没办法控制手脚,此时赫然发现,自己的身体跪在地上,被切断的脖子上,还在喷涌着鲜血,脑袋和身体已经分开了。
亲手斩下多铎头颅的战士高举着多铎那还睁着眼睛的首级,大声喊道“奴酋多铎授首!”
这个消息,迅速扩散出去,黎贤能亲率的这支骑兵,都知道多铎死了,也跟着大喊起来。
“多铎死了!”
“多铎死了!”
……
残存的几十号巴牙喇兵,听到天策军的呼喊,再回头望去,只看到自家主子的首级被人高高举起,无不悲声痛苦,一些鞑子直接抹脖子了,主子死了,他们就算活着回去也难逃一死,战死沙场,至少不用连累家人。
随后,多铎的首级,被战士们挂到了镶白旗的织金旗纛上,拉着在战场上四处巡游,同时大喊着‘多铎已死’。
随着多铎死讯的传开,不断有鞑子放弃抵抗投降,战场上反抗的鞑子越来越少,天策军已经完全掌握了战场。
黎贤能又下令“告诉赵立军,让他别在那打炮了,把兵马都给我拉上来!”
这种情况下,要做的就是乘大胜之威,直接杀向鞑子后阵,这可比用火炮一点一点消灭敌人来的快。
赵立军得到命令之后,也很果断下令除留下一个中队守卫火炮之外,其余骑兵全部上马,抄起武器奔向战场。
而镶白旗的鞑子骑兵,在正面接战之前有一千多人倒在了天策军的炮火和火箭弹之下,随后的对冲更是被冲的彻底乱了,现在又听闻旗主多铎已死,士气全无,越来越多的鞑子骑兵选择放弃抵抗,下马跪地投降。
“什么?汉狗在喊什么?”
正在冲向战场的济尔哈朗,听到天策军大声呼喊着什么,同时喊打喊杀的声音不断减弱,一种不详的预感涌上心头。
“贝勒爷,他们好像在喊,十五爷战死了!”旁边一个甲喇章京有些底气不足的说道。
“胡说,十五贝勒乃是我大金国的镶白旗旗主,怎么可能会战死?”济尔哈朗怒斥手下。
虽然济尔哈朗作为皇太极一派的中坚人物,跟多铎三兄弟关系一直都不怎么样,但他好歹是大金国的旗主贝勒,自己的堂弟,听到他的死讯,自然是打心底的不相信。
“汉狗就是这么喊的啊!”
“奴才也听到了,镶白旗不少人都在哭嚎!”
“主子,艾思发说的没错,我们也听到了,十五爷真的战死了,您看,镶白旗的旗纛也落到了汉狗手中!”
听到部将们都这么说,加上能够看到的情况,即使济尔哈朗不愿意相信这个结果,但除了多铎战死,已经没办法解释一边倒的战局了。
“撤军,全部撤军,正红旗留下阻敌,绝不能让汉狗杀过来!”
多铎已死,镶白旗近乎全军覆没,天策军士气正盛,这个时候冲上去,讨不到什么好果子,济尔哈朗果断的下令撤军,尽可能的减小损失。
望着鞑子后阵骑兵掉头就跑,黎贤能自然不会让他们就这么跑了,留下一个营的兵力收拾镶白旗的残兵,然后带着其余的兵马,乘胜追击,向鞑子后阵掩杀而来。
不过,天策军的气势和士气虽然都很足,但经过与镶白旗的鏖战,人和战马的体力消耗都不小,黎贤能原本计划直接堵住鞑子后阵的退路,然后和对付镶白旗一样将其绞杀殆尽,这计划也没办法完成了。
最终,黎贤能还是找到了鞑子骑兵的一处薄弱点,然后亲率一个大队,又将鞑子骑兵切割出一块,以正红旗的鞑子殿后兵马为主,以及一些正蓝旗,蒙蓝旗的骑兵,总兵力差不多两千来人。
这个时候,济尔哈朗也不敢回头来救援这支被留下来的兵马了,天策军刚刚大胜一场,士气正盛,自己这边出师不利,士气受损严重,倘若回头,很可能会被包围,而后全军覆没。
黎贤能也不贪心,既然没办法一口吃掉所有的敌人,那就能吃多少吃多少,于是一营长带着麾下骑兵继续追击,防止鞑子骑兵杀个回马枪,顺便还能干掉一些鞑子骑兵,其余的安心来解决被包住的两千多鞑子骑兵。
接下来的战斗,跟对付镶白旗如出一辙,天策军不断地穿插,分割,撕裂,将他们撕成一支支小股兵马,然后逐个击破。
两炷香的功夫过后,这支两千多人的鞑子骑兵,基本上被消灭殆尽,斩杀七百余人,除了一百多号散兵逃掉了,其余的都失去了抵抗的勇气,被天策军俘获。
而后方的战场上,对镶白旗的作战也已经结束,本来也就只剩下一千来号零散的骑兵还在顽抗,面对天策军有组织的各个击破,根本支撑不了多久,一小部分被消灭,其余的基本都被俘虏了。
这场骑兵之间的大战,以天策军的完胜告终。
鞑子镶白旗的五千余骑兵,几乎被全歼,包括旗主多铎,加上被切割下来的两千余骑兵,还有一营长追击过程中,零零散散的斩获,此战斩杀,俘获的鞑子骑兵,超过八千人。
而天策军的损失,经过初步统计,还不足千人,具体数据还在统计之中。
与此同时,进攻长岭山的天策军主力,已经攻下了第二道防线,在炮兵师两个营的猛烈火力支援下,正在向第三道防线发动猛攻,鞑子被打的节节后退。
得知北方战场大声,击败鞑子骑兵之后,孔有德也极为兴奋。
预定的三处战场之中,他最担心的还是骑兵战场,毕竟还从未和鞑子骑兵集团在平原上野战过,为了确保胜利,还特地给了两个基数的火箭弹,这玩意实在是太费钱了。
现在看来,这差不多一年时间的训练,以及参与剿匪的实战训练,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天策军的骑兵,总是练出来了。
接下来,他要考虑的则是后续的进攻计划,对于攻山,骑兵排不上什么忙,但也不能让骑兵什么都不干,进攻乳峰山或者女儿河也不是骑兵能完成的,他们唯一能派上用场的,就是南边的鞍子山防线。
于是孔有德便传令给黎贤能,让他修整半个时辰,然后率领主力奔赴鞍子山,配合防守鞍子山的邱文,梁丘所部,击退大举来犯的杜度,耿仲明,阿济格所部兵马。
得到命令之后,黎贤能就开始着手准备,一部分战士负责救治看护伤员,一部分负责看押俘虏,顺便利用部分俘虏清扫战场,同时派人通知驻扎于杏山堡内的守军,让他们派人来协助处理俘虏。
而其余的兵马,则开始吃干粮,河水,顺便给战马喂水喂草料,等待恢复体力。
半个时辰后,黎贤能率军再度出发,除了留下一个营防备鞑子骑兵再度来袭,其余的五千兵马,全部杀向鞍子山。
所以就有了杜度发现天策军骑兵大剧来袭,被迫选择撤军,最终演变成溃败的一幕。
对于黎贤能的到来,邱文和梁丘当然是很欢迎的,虽然以鞍子山的防线,足够支撑到敌人自己崩溃,但骑兵的到来加速了这个过程,己方的伤亡也降低了不少。
当黎贤能带着骑兵来到鞍子山脚下时,敌人的大溃败已经开始,无论是汉军,蒙古军,还是鞑子兵,都在争先恐后的向东方逃离,都想逃回小凌河东岸,以保得一条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