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白莲圣母
白莲教的几个人也不露怯,他们既然干来到这里,注定不是胆小之辈,站在女子旁边的一人说道“孔将军,我等就是白莲教的信使,在下是护法王杰,这位是我们总坛的护教圣女徐诗茗,至于将军说的将我们抓起来送给朝廷,只是说笑罢了,我等和将军可是一路人。”
孔有德听了也是一愣,这女子居然是白莲教的圣女,那她老妈岂不就是白莲圣母咯,难不成白莲圣母这个词就是这么来的?
抛开这些奇怪的想法,孔有德还是不跟他们废话,直接点名问题“本将军素来没有和你们这些教门中人交集,你们这次前来,有何图谋?”
为首的徐诗茗也没有废话,直奔这次任务的主题“我等这次前来,是代表白莲教,希望能与孔将军结盟,共举大事。”
孔有德早就猜到了,他们来只可能是为了结盟,天启二年,他们在兖州和东昌两府,聚集了几十万教民,依旧被朝廷无情镇压下去了,崇祯二年,他们又在莱阳起事,结果还没翻起什么浪花,就被山东总兵张可大一巴掌拍死了。
现在自己这支军队,虽然规模不是很大,但是到现在为止,未尝一败,他们自然会想到结盟,共同对抗朝廷。
孔有德其实并不介意与他们结盟,因为目前实力还不是很强,能把白莲教拉拢过来当帮手,总比让他们添乱的好。
至于白莲教的危害,他也不怕,等自己发展起来,直接一脚踹开他们就是,然后断了他们的根基,他们要么选择彻底臣服,要么选择另寻出路。
孔有德不先提出来,是为了占据主导地位,这样一来就是他们想结盟,然后可以以此为要挟,获得更多的好处。
“哦?结盟?这个本将军可以考虑考虑,不知道你们打算如何结盟?”孔有德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仿佛这事对他来说,只是一件小事,不值一提。
徐诗茗一看有戏,赶忙抛出了他们的条件“只要将军可以与我白莲教结盟,我白莲教二百万教民,可以与将军一起,攻城略地,然后打下整个山东,到那个时候,我白莲教只要兖州府和济南府,其余四府皆归将军所有。”
孔有德看徐诗茗的眼神,就像是看傻子一样,这白莲圣女到底是天真呢,还是真的蠢,居然会有这么异想天开的想法,他孔有德也只不过想拿下登莱二府,白莲教居然想要整个山东。
“徐诗茗,如果我没猜错,天启二年你们白莲教起事的总头领——徐鸿儒,应该是你的长辈吧,难道他的失败,还没让你们醒悟过来不成?”孔有德毫不客气的说出了这件事,免得她继续做白日梦。
果然,这件事情是徐诗茗心头抹不去的痛,她整个人顿时萎靡了下来,不过她还是强作镇定“没错,那的确是家父,那次举事失败,是因为家父没有准备好,王好贤又没有配合,仓促起事才失败的,这次我白莲教可是做好了万全的准备,不会再重蹈覆辙。”
看来没有猜错,怪不得她能以一介女流之辈,在白莲教内部取得话语权,原来是徐鸿儒的女儿啊,这就说的过去了,不过显然她还没有清醒,还在用‘没有准备好’这个理由,来解释那次的失败。
“那依照你们的打算,你们准备在何时何地起事?”
“若是将军愿意与我等结盟,待将军拿下登州之后,我们就从青州府起事,然后夹击莱州府,东三府一个月便可拿下,然后合兵一处,挥师西进,直捣济南城,不出两个月,西三府也能拿下。”徐诗茗自信满满的说道,仿佛这是一件注定能成功的事情一般。
孔有德觉得有必要让她清醒过来了,不然这事情根本没法谈,她虽然是白莲教的使者,能代表白莲教的意思,但应该不是所有的掌权人物,都是这么个想法,要真是这样,自己还是不要跟他们合作的好,少了他们白莲教,并不代表着不能成事。
“徐诗茗,天启二年,你父亲起事之后,教民发展到了三四十万人,这你是知道的,可是你知道朝廷打败你父亲,一共用了多少军队?”
徐诗茗很不愿回想这事,因为他父亲就是在那次起事失败之后,被官军抓住,然后送到京城斩首的,她当时才十岁,在父亲的安排下,侥幸逃过了那次劫难。
“当时朝廷调集了二十万人马,要不是我父亲仓促举事,准备不足,怎么可能是失败?”徐诗茗还是坚持认为,他父亲是因为准备不足才失败的。
孔有德穿越之后,专门了解过这个事情,因为有官方渠道的资料,所以了解的比他们多一些“我就这么跟你说吧,当初朝廷确实派了八万人马,不过是号称二十万,吓唬你们罢了。
事实上,这八万人马,也只是口头上的,朝廷的的军队历来都有吃空饷的惯例,实际兵马可能不足五万,然而即使这五万人,大多都是些卫所兵,负责防守的。
真正用于进攻的,只有时任山东巡抚赵彦手下的抚标营五千人马,时任登莱巡抚袁可立手下的登州军,还不到一万人,以及山东总兵杨肇基手下的部分兵马,路过山东前往辽东的部分浙江兵,总数加起来还不到两万多人。
当初朝廷就是用这不到两万人,击败了你父亲三四十万教民,而是还没用多长时间,你觉得凭借你们的教民,能抵挡住朝廷的大军吗?”
听到孔有德所说的一切,徐诗茗不禁有些呆滞,她从来没有想过,父亲的三十四万人马,居然是被朝廷区区两万人击败的,不过他还是不愿意承认。
“你胡说,朝廷明明就是派了二十万人马,到你嘴里居然成两万了,你有什么证据?”
孔有德看他不见棺材不落泪,只能拿出真凭实据了,他让黄桂中去把之前整理好的,有关天启二年平叛经过的塘报,公文以及其他资料拿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