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荀彧哭谏 孟德称帝
大汉兴盛四百年,其底蕴民心乃是一代代累积下来的,这个时候多数人心中依旧存着敬汉之心,曹操治下也不例外,其治下民心多有向汉者,为此,曹操在引进百味商城之后,便又大肆采购商城物资,而后低价出售给治下子民,如此一来便可让治下子民皆知,是他曹孟德爱民,而非华夏,如此一来,曹操积累了声望,同时也杜绝了华夏通过百味商城来积累声望的计划。
自古以来,欲得天下者,必须顺大势,得民心,曹操自然明白这一点,顺大势顺的就是华夏崛起之势,有了华夏一国争霸,那他曹操便要顺势而起。至于民心,汉朝已经失之七八了,自黄巾之乱起,汉朝民心已经变得广而浅,而不再是盛汉时期的广而深了。
百姓若是安居乐业,那自然便会满足于现下的统治,此时的曹操深知百姓的重要性,若是不能让治下百姓满意,那他称帝之后根本就不用他国来伐,便是治下子民也能让他全军覆没了。为此,曹操在一次次为治下百姓发放福利的同时也安排鹰扬卫四下调查,不断了解着民心的变化,终于有一日,鹰扬卫传来的消息从“百姓满意”变为了“百姓信任”。
曹操知道,民心已经稳住,是时候称帝了,然而就在他要将消息说与麾下众文武之时,谋士荀彧站出来了,他不顾众人苦劝,跪在曹操屋外求他打消称帝之心,并几次三番的申明,曹操是汉臣。
对此曹操既是无奈又是恼火,麾下文武众多,曹操都派人对他们一一试探,得知他们都很支持自己称帝,却唯独出了个荀彧,在得知曹操要称帝的消息后,便开始联系同僚一起反对,但是事实并非如他所想,曹操本就是爱才之人,对手下文武待遇甚高,除了他荀文若竟然无一人愿意反对。无奈之下的荀文若只得独自力谏曹操,其言道
“子房兴汉四百载,而今国衰诸侯涌,主公初心何等爱国,兴兵讨伐黄巾,独身刺杀董卓,召集十八路诸侯铲除国贼,接汉帝于许昌,拥立之恩天子必不敢忘,主公为何要在忠臣之名成于当世之时升起称帝之心?汉臣之名必将使主公名垂青史,主公万不可重蹈袁术、董卓,乃至黄巾之覆辙啊!”
曹操闻言大怒,起身呵斥道“荀文若,吾如此看重汝,重用汝,待汝不薄,汝竟然如此言语,汝眼里可还有吾这个主公?”
“那主公汝眼里可还有陛下这个天子?可还有大汉这个国家?”荀彧丝毫不退半步的针锋相对道。
“好,好汝荀文若,那吾就来说说,吾曹孟德被灵帝封为八校尉,诚感圣恩,不敢忘,黄巾乱起,吾率兵四处征讨,最终平定黄巾之乱,可是报国之举?何进不听吾言,轻信宦官,最终被刺身亡,吾率兵入宫灭宦,重整超纲,可是报国之举?何进不听吾言,召董卓进京,以至于董卓狼子野心,惑乱后宫,吾持七星宝刀孤身行刺,未成,又召集天下群雄,汇聚虎牢关,共同讨伐董卓,逼董卓迁都长安,可是报国之举?汉帝流亡失所,吾以微弱兵力力保其帝位,迎于许昌,可是报国之举?汉帝年幼,不知天下大势之危险,吾为保汉室,不得不独揽大权,以兴汉室,身背汉贼之名而不顾,可是报国之举?”
荀彧听了更是泣不成声,哽咽道“主公所言,皆是报国壮举,也是因此,彧愿辅佐主公成一代汉相。主公何故又要称帝啊,此举岂非尽毁前举之英名乎?”
曹操闻言苍然一笑,“吾如此报国,汝亦知之,奈何天子不知?汉室宗亲不知?天下不知?何以有衣带诏讨伐吾曹操之事?吾披肝沥胆,尽心于汉室,却落得个衣带诏讨贼之下场,吾心已死,报国之心已死,死于汉帝之扼杀,故此,吾决议称帝,使天下汝吾一般之忠臣报国之心永生。”
荀彧无言,曹操一席话的确是他没有想到的,不管曹操之言真假如何,曹操起初报国之举无错,被汉帝下衣带诏讨伐无错,故此,荀彧无法再言,他心中悲痛,痛的是汉帝之错,痛的是曹操失忠,痛的是无法辅佐曹操成一代名相之名。
荀彧不在阻拦曹操称帝,却也不再议事,每日里在府宅喝的酩酊大醉,虽然事实已成,但是他还是不愿意相信,自己坚守多年的目标就这般烟消云散了。
199年冬月,曹操于许昌称帝,建国大魏,封卞氏为皇后,长子曹昂为太子,定都许昌,封荀彧为丞相,陈留侯,其余众文臣皆各司其位,封侯授爵。又设立了五虎将,分别是:典韦、许褚、夏侯淳、夏侯渊、徐晃。其余诸将皆是封侯拜将,便不细表。
曹操称帝之后,消息迅速扩散到了天下大江南北,其中不乏华夏锦衣卫之功劳。华夏天子吕布听到这个消息朗声大笑道“曹孟德啊曹孟德,汝果然还是踏出了这一步啊,也好,这样便可与朕公平较量一番了。”自从曹操压制袁绍,致使袁绍放弃幽州后,吕布也是兑现承诺,将曹洪送还给了曹操,那一万大军也一并奉还了,只是其中有多少锦衣卫暗藏,那吕布就不知道了,此事恐怕只有贾诩最清楚。
与此同时,收到曹操称帝消息的还有其他诸侯以及被刘备拥立于洛阳的汉帝,汉帝听闻了曹操称帝的消息后便放声大哭,痛恨自己保不得汉室安宁。身边宦臣则趁机进言道“皇叔刘备兢兢业业,扶保汉室,陛下何不拜其为相,授爵封王,其必会力保汉室。”
汉帝闻言点头泣道“然也,皇叔早该封王拜相了,便是要朕禅位,朕也绝不犹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