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感同身受
龙城之战结束杀军臣单于一家在他现在看来确实冒失了一点,所以这一次他也想放过孜然王鲍威尔,可没有正当的理由。
从未央宫回到建章宫,刘彻感觉很累,可刚准备去卫子夫那里,内侍就来禀报,左丞张汤求见。
“宣!”刘彻又坐下继续批阅奏章,等候张汤来见。
张汤快步走到刘彻的桌案前:“陛下。”
刘彻放下手里的笔,而后笑着说道:“张汤,看来是你想多了,朕今天试过卫青,他压根儿就没有窃取最高军事指挥权的想法。”
张汤也很郁闷,这超出了他对卫青的估计,会不会是卫青假装呢?
其实,今天龙阁一事就是张汤一手炮制出来的。
卫青此战直接灭了孜然王部,还擒获了孜然王,战俘达到五千多人,张汤还是谏言遏制外戚,小心外戚有野心,所以建议刘彻一试。
面对没有结果的结果,张汤实在想不通卫青居然没有更上几步的想法:“陛下,臣反正觉得你应该提防,卫青这个外戚可不是田蚡这类草包。”
“好了!”刘彻也知道张汤是为他好,但经过今天的事情之后,他确实不想再听见有这样的声音:“以后谁也不准再提及此事。”
张汤听后非常不乐意的拱手应答:“诺!”
刘彻起身走出桌案,虽然今天试了试卫青,可刘彻经过今天这一试之后还真想拜卫青为大将军:“张汤,朕如果真拜卫青为大将军如何?”
“陛下!”张汤感觉有一种把事情办砸的感觉,本来想把刘彻与卫青隔开,可现在似乎刘彻还真动了拜大将军的想法。
“陛下,按照军功爵制,卫青的战功还远远不够。”张汤说的是实话,按军功爵制,卫青最多再食邑一千户,连两千都算多余。
刘彻扭了扭脖子,而后起身道:“好了,这件事就不要再提了,朕倒是觉得,如果卫青真能按军功爵登上万户侯,也算是大汉之幸吧。”
张汤听后不然,反正在他看来,外戚终究是一个问题,而且对刘彻也比较敏感,毕竟刘彻经历了窦的时期,对外戚又爱又恨。
“陛下,臣也不是故意诋毁卫将军,只是这事还真希望陛下早做应对。”张汤言辞恳切,当然,公事中还掺杂了私事。
特别是卫青推荐公孙弘担任丞相一事,要知道这位置本该属于张汤。
刘彻没有再对卫青的事过多评论,忽然就想起了俘虏:“你觉得孜然王该如何处置?朕觉得应该留着。”
“陛下,臣觉得杀了最好,这样陛下可以向天下百姓交代,还可以震慑匈奴人,一举两得。”张汤的主张和御史大夫张鸥一样。
~~~~~~~~~~~~~~~~~~~~~~~~
刘彻与张汤在商量事情,而卫青的府上却也是一片热闹。
张鸥亲自上门要俘虏,要求卫青将俘虏移交给廷尉府。
而在大汉律制中,军队抓的俘虏在审问过后,必须交由廷尉府来处置,以前如此,现在也是如此,所以张鸥有权来要人。
说实话,卫青还真不想把人交出去,因为他知道,人一旦交出去,还不到明天天明,就会陆续传出俘虏自杀的消息,这是惯例。
“张大人,陛下既然还没有定夺如何处置这批匈奴人,本将军觉得你还是缓一缓的好。”卫青善意提醒。
张鸥起身笑笑说道:“卫将军多虑了,本官只是想亲自审问一番,万一有什么可靠的情报呢?你说是不是?”
卫青不知道该怎么说,连羽林军都审问不出什么,还廷尉府。
“好,那就明日吧,你看如何?”卫青知道这些俘虏迟早都要交给廷尉府,他想再争取一晚上的时间,万一明天刘彻就想通了呢?
张鸥起身拱手礼拜:“好,那明日,本官就等候卫将军消息。”
张鸥带着他的衙役们走了,留下了呆呆的卫青和一旁的沈夫人。
“若瑶!”卫青忽然大声喊道。
正在后堂的若瑶听闻喊声麻利儿的跑到前堂,看着卫青那一脸的不悦和愁态问道:“将军,怎么了?”
而一旁的沈夫人见卫青脸色都变了,更吓得束手无策。
“走,羽林军房房。”卫青今晚想去看看孜然王鲍威尔。
“明天再去吧。”沈夫人焦急的说道。
卫青没有理会,反正满脸愁态的向外走去。
卫青与若瑶来到羽林军的牢房,孜然王鲍威尔与前锋大将军哈巴锤正在吃饭,在过去的一个月里,孜然王可谓没睡过一天好觉。
见卫青来了,鲍威尔和哈巴锤赶忙起身老老实实地站好,从一脸的沮丧丝毫看不出这个王曾经的荣光和辉煌。
“卫卫卫将军。”孜然王低头淡淡的喊道。
卫青走到桌案旁,看了看桌上的菜肴,看来在长安的这几天羽林军遵照他的要求还真把这两人伺候得很好。
“孜然王,你可知龙城之战,军臣单于的老母亲、儿子、兄弟等五百人的下场?”卫青问完就瞪着孜然王。
孜然王听懂了,忙下跪,丝毫没有了刚被俘时那种傲气,也许是这几天冷静之后想通了吧:“卫将军,本王愿为大汉皇帝效劳。”
卫青自然懂得这个道理,大汉朝为何屡败屡战?就是因为没有一个懂匈奴的内行,如果孜然王能倒转过来,对灭胡很有利。
所以对卫青来说,急需找一个匈奴人作为匈汉战争的向导,而像这样上层的王就更好了,因为他所知道的东西远比一些部落首领多。
见卫青没有说话,一旁的哈巴锤吞吞吐吐的喊道:“卫将军……”
哈巴锤为了保命说了很多关于匈奴侵汉的规律和军事行动,毕竟,这些行动都是高层策划的。
卫青听后感觉还像那么回事,如果采纳了这些情报,各边郡甚至都可自行抵御匈奴南下。
当然,孜然王还透露出了一个重大信息,单于庭的战略目标开始由东边转向了西边的西域,这是一个特别重大的风向标。
而卫青也由此可以判断,西域将成为匈汉两个大国的角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