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除夕夜里

  年轻人继续开口,“再不济拿下这西蜀地底的龙脉气运,也好为我公孙家复兴帝王大业打下基础。”
  僧人笑了笑,“殿下这些高谈阔论,无异于纸上谈兵。不说有着百年历史的西蜀国国运,就是西凉铁骑马踏蛮夷,打算统一天下。可是就为了这场没意义的博弈,就挑似这般毫无必要的事端,在老衲看来,殿下不亏是一个一本正经的小人呐!”
  年轻人也不生气,脸上也无恼羞成怒的样子,只是轻轻看向前方几颗树林。他眯着眼睛,轻轻开口,“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高于岸流必湍之,这个道理方丈不会不懂吧!”
  “哦弥陀佛!”僧人道了一句佛号,“恕老衲直言,我佛一向光明磊落,怎会因为早已落魄公孙世家,还有你们那些虚无缥缈的理想。而会放弃所有佛性有的人性道德?”
  年轻人摇了摇头,说道:“若是原先,晚辈倒也不会多说什么。可是现在的话,这杀人的买卖,您是做得做,不做也得做!”
  “樵夫”似乎懂了二者的交谈,他看向和尚,发觉此人气息杂乱无章,显然这次对弈,年轻人已经赢得一筹了。
  僧人知道此刻说些什么都没有用了,他深深地吐了口长气,问道:“说吧……要老衲如何帮你?”
  年轻人打起一把纸扇,慢悠悠地道:“好说……好说……”
  树上那些闭起气机的武士,很快就落在年轻人的一旁,恭敬的喊道:“少主!”
  他点了点头,“我们走吧!”
  之后就留下老和尚一个憔悴的身影。
  此刻天色缓缓变亮,“樵夫”假装伐树劈材,从他身边走过。
  哼着小曲,为了避免一些物事。他打算去找那位少主。
  不知怎么的,老僧看了看他,眼神忽然起了一缕异色。
  他突然一顿,连忙抓住“樵夫”的双手,大喊:“你是……你是……”
  “樵夫”打算挣脱,可这僧人力大无穷。他面露囧色,轻轻开口:“老师傅,你这般纠缠……”
  可话还没说完,和尚的力度更大了,于是正准备运起内力,与之相抵时。
  老僧神态低迷,嘴里一甜,吐出血来,立马昏了过去。待其醒来时,才发现面前是一座旧破的寺庙。
  “樵夫”收了口气,还以为僧人要嘱托什么大事。
  他到一块大石上,坐着发呆。回想起之前那个真实的梦,就不由得胆颤了一些。
  但又看到之前的议论,他又情不自禁地想着,“我是不是有什么使命要做?”
  “樵夫”的年龄这时已经十中有六。可是那一脸糟蹋的面孔,却也完全看不出来他是一个有志青年。
  风轻轻吹起,只觉的清爽万分。他摸了摸粗糙的胡须,又打量着面前的一草一木,不由自主的笑了起来。
  幻想着这里是一个安心的地方,他眼神里充满了阳光。
  好景不长,天空忽然乌云密布,“滴答!滴答!”豆点大的雨滴落在他的头上。吐出一口环绕在体内地真气,周围的雨点瞬间蒸发。
  他看了看天上,无奈地呐呐道:“好无聊啊……”
  时临除夕,也就是农历腊月最后的一天。
  从西蜀皇城洛江巷口再到皇城四方,从城门打开后,这里来往行人就开始源源不断,好像大都赶忙着与家人团聚。
  早上阳光明媚,到了正午左右又下起阵雨。便是这样,路上百姓也都撑雨而行。
  故而,这东西南北入口的两侧,督察办的人士一个一个面无表情地查验通关文牒和商队运来货物。
  到了下午和傍晚的交界处,还有许多人以及物事没有处理完,这些署吏和守城兵马都想着赶快处理目前手上的工作,同时也在等待下一班的督察办的来临。查验速度自然而然地快了几分。
  随着督察办的短暂的换休时间到了,毕竟劳累过度,这些人临前也不忘叨唠几句。
  在一些人情世故的推动下,一些督仕特意地念叨亦或叮嘱了一些事情。
  天色缓缓变暗,夜里一片漆黑,守卫们燃起灯火,周围才堪堪亮起。
  到了戌时,进入城里城外的人和物事才少了一些。直到一阵哐当声响,人才尽数退去。因为这意味亥时到了。
  督察办的督吏和督仕这才才稍稍松了口气,但是仍然发愁,因为明天才是最苦最累的。
  又是一阵哐当响声,这回是凌晨子时到了,值班的守卫有的伸了伸懒腰,有的打了打哈切。等待着下一班守卫的交接。
  月光被乌云遮挡,这时夜黑风高,便是有着灯光,也很难看清楚周围,便于此刻几道黑衣身影,如同鬼魅一般,脚步轻盈,潜入城中。所有的守卫们都毫无发觉。
  第二天很快到来,这一天是个特殊日子。督察办的人很早就起来,督吏和督仕一干人等马上就到了各处查办和检查。
  傩舞、贴春联、封井、放炮竹、吃年夜饭,守岁。
  守岁是从吃年夜饭开始,根据《春秋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百越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尽管长夜漫漫,也就都从掌灯时分入席,慢慢吃慢慢吃,有的人家可是会一直吃到深夜。
  虽然这里属于西蜀,但也因中原文化,不管是何等礼仪或是节日,经过这数百年的根深蒂固。
  这里的百姓或许早已融入中原的文化。(注:为凉国后面的汉国统一天下积淀基础。)
  这几日天候乍寒乍暖,养育不少中原儿女的水洛河先是解了冻,到这日北风一刮,下起雪来,河水又再次凝冰。
  毕竟这日除夕,来往人数便也多了起来。
  水面上既不能渡船,冰上又不能行车,每年这个时候不仅难倒了许多要渡河南下行人,也还给把他们阻在临近西蜀云天湖处,无法启程。渡口上虽有几家客店,但北来行旅源源不绝,不到半天,早已住得满了,后来的客商也无处可以住宿。
  镇上最大的一家客店叫作安渡老店,上面牌匾用的很是破旧,很难想象这是最大的旅店。
  不过好在没有什么文人雅士来此,所以也就没人注意这些。
  安渡二字,取的是平安过渡的彩头。望眼瞧去,这家客店客舍宽大,找不到店的行人和商客便都涌来。
  故而,这安渡旅店里才是分外拥挤。店家掌柜的费尽唇舌,每一间房中都塞了四、五个人。余下的数十来人实在无可安置,只得都在大堂上围坐。店伙搬开桌椅,在堂中生了一堆大火。
  门外北风呼啸,寒风夹雪,从门缝中挤将进来,吹得火堆时旺时暗。众客人和商队看来明日多半仍不能成行,眉间心头,无不写满愁意。
  天色渐暗,那雪却是越下越大了起来,忽听得马蹄声响,有几人骑马急奔而至,停在客店门口。堂上一个老客皱眉道:“又有客人来了。”
  过了一下,似乎几人安放了马匹,一人敲了敲门。得忙抽身的伙计朗声开口,“来了,来了。”
  伙计打开门来,听得一个女子声音说道:“小二,给备两间宽敞干净的上房。另外来一壶好酒,一盘酱牛肉和两碟花生米。”她看了看周围的数十人,皱了皱眉,又道:“酒菜便就端上房去吧!”
  那伙计的摇了摇头,“这位姑娘,不好意思了,本店不仅上房没有就是中房和下房也都住满。”
  那女子随旁的汉子就要开口,掌柜的陪笑道:“对不住您老几个,今日大雪堵路。小店早已住得满满的,委实腾不出地方来啦。”
  那女子说道:“好罢,那么便一间好了。”那掌柜道:“当真对不住,贵客光临,小店便要请也请不到,可是今儿实在是客人都住满了。”那女子凤眉一皱,顿时叱道:“你们开客店的,不备店房,又开什么店?你叫人家让让不成么?多给你钱便是了。”说着一个汉子和一个少年便随同他向堂上闯了进来。
  众人见到这女子,眼前都是陡然一亮,只见她年纪三十有余,容颜端丽,身穿宝青色的锦缎皮袄,领口处露出一片貂皮,服饰颇为华贵。
  这少妇身后跟着一个少年,看上去才五、六岁的年纪。
  而那男的浓眉大眼,五官端正,和少妇长的很像。想来该是兄妹。
  不过少年和汉子他们都穿麻袋素衣,除去少年颈中挂着一串玉佩,上面刻着稀奇古怪的东西都不仅如此,还发出淡淡**光泽。二人身上也就没有什么贵重之物了。
  掌柜的示意,伙计又躬身陪笑道:“奶奶,你瞧,这些位客官们也都是找不到店房的。你三位若是不嫌委屈,小的让大家挪个地方,就在这儿烤烤火,胡乱将就一晚,明儿冰结得实了,说不定就能过河。”
  那少妇又想说些什么,却被旁边的汉子打断。
  汉子对少妇开口说道:“既然店家已无客房,我们就将一下吧。”他说完看向掌柜的,“就是这饭菜上的快一些,我们一路劳惫……”说着就拿出几两银子讲给伙计。
  三人坐下不久,伙计便送上饭菜。菜肴倒也丰盛,许是银钱给的多了,店家送上一些佳肴。另有一大壶白酒。那青年汉子酒量甚豪,喝了一碗又是一碗,那那美貌妇女也陪着她喝些,听他二人称呼,乃是姐弟。至于那少年年纪似才四岁左右,称那妙龄妇女喊作“姑姑”,那青年汉子则称“爹爹”。
  众人围坐在火堆之旁,听着门外寒风刺骨,一时竟都无睡意。
  ps:大家国庆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