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议和使团
说直接一点,上京能够号令其余四个京道,主要是依仗拥有全国最为强悍的宫卫军和皮实军。此外便是执政者凭借自身的手腕和能力获得这五大京道支持和忠心。
所以辽国历朝历代的皇帝,主要做的事情之一便是加强中央集权,削弱除上京道之外的其余四个京道的势力、人口和地盘。
而耶律洪基的理由也是无懈可击,西京道既然收不回水头城,灭不了这支宋军,上京城调派大军过去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毕竟辽国已经有近百年没有让外敌如此程度的侵入了,如今外敌杀入国境之内,夺了一城不说,还灭了四个小部落。
这四个小部落在耶律洪基眼中根本不算什么,但是这件事情所代表的意义实在是非同小可,对辽国朝廷威严影响之大,实在是难以估量。
此时殿中这些人都很清楚,这些事情消息瞒得了寻常百姓,却瞒不了辽国各个部落头人长老,以及全国文武百官。
特别是辽国各地一些心存异心的部族,以及属国、附属异族大部落若是知道之后,肯定会生出一些让辽人不想看到的想法。
比如,东边女真人和北边的蒙人这两个附属大族知道这个消息之后,对辽人剥削的反抗必然更加激烈,肯定会给辽人带来很大的麻烦。
所以,辽国皇帝派出大军去支援西京道,即使是出兵之前未给南院大王萧天雄说,后者也是无话可说,只能暗自羞愤。
………
………
宋国,东京城,皇宫。
“陛下,韩绛、郭逵和张斌为一己之私,与辽国挑起大战,如今郭逵以七万大军惨败于辽人三万人马,真定府九个边寨已失其三,其他六个军寨能否守住实在让人揪心,臣以为该是拿下郭逵和张斌,并派出使团北上,与辽人议和的时候了,老臣愿意担任使者,力保我大宋江山和亿万黎民百姓的安危。”文彦博声嘶力竭,一脸正气的在崇政殿中进行着他的表演。
大宋天子赵顼脸色难看的坐在龙塌之上,轻咬着嘴唇,一时无言。
“陛下,此时议和为时尚早,郭逵虽然战败,但损失只有一万余人,而安抚司从辽国大同府传来消息,辽人攻打张斌和折克柔死守的水头城,损失近四万人,而且如今张斌又行围魏救赵之计,偷袭灭了辽人四个部族,想必辽国南院大王很快就会分兵回国,到时候攻打六个军寨的兵力便会减少,韩绛和郭逵再带兵与辽人野战,必能保住余下军寨,并将辽人赶出真定府。”王安石跳出来据理力争。
赵顼深吸一口气,看向枢密使吕公弼,沉声问道:“吕爱卿,依你来看,是继续等下去再看看形势,还是派出使团与辽人议和。”
吕公弼略一沉思,躬身道:“陛下,臣以为可先派出秘使,与辽国南院大王萧天雄秘密见面,表达议和之意,这个期间若是张斌围魏救赵之计有用,也可以不认秘使之事,强行将辽人赶出去。”
赵顼眸中闪过一抹失望,吕公弼看似说了一折中的策略,但实际上就是一个屁话,而且吕公弼圆滑之极,这些话分明是不想担负任何责任,而且还不会得罪文彦博和王安石任何一方。
“韩相公,依你来看,眼下该如何行事。”赵顼眸中满含忧虑,看向宰相韩琦。
韩琦面无表情,但却有着从未有过的肃然之色,郑重道:“飞狐径大捷和水头城大捷来之不易,虽说郭逵败于萧天雄,但死伤远比飞狐径和水头城之战中辽人死伤要少得多,而我们虽然丢失了三个军寨,但张斌也夺下了水头城,所以,眼下我大宋该对辽人强硬才对,臣以为不妨再等等看。”
文彦博不甘心的还想再说什么,但得到韩琦和王安石支持的赵顼强硬的做了决定:“那便再等等吧……”
只是不等赵顼将话说完,外面有急促脚步声传来,紧接着有焦急之声传来:“真定府八百里加急……”
话音未落,一名内侍带着一名风尘仆仆的信使直接进殿,那信使跪下大声道:“禀报陛下,真定府急报,辽人又攻下三个军寨,九个军寨已失六个。”
殿中众人无不脸色大变,赵顼腾的一下从龙塌上起身,喝问道:“为何这般快又失了三个军寨,真定府的辽军难道没有分兵回国?”
信使连忙道:“回禀陛下,辽军没有分兵回国。”
“张斌呢?他带领那支精兵如今在何处,为何围魏救赵之计没有成功?”赵顼神色中已经有了一些恐慌。
信使如实道:“陛下,辽国大同府多日连降大雪,监军张斌一行已经与真定府失去联系多日。”
赵顼脸色再次一变,微微有些踉跄,坐回了龙塌之上,脸色变得有些苍白,神色中的惊恐难以掩饰。
王安石急问道:“水头城呢?如今是什么情况?”
信使连忙道:“辽人从上京道派了大军南下,如今水头城与真定府也失去了联系。”
文彦博适时道:“陛下,议和使团再不派遣,后国不堪设想,陛下放心,老臣一定与辽人据理力争,在有所舍弃的情况下,让辽人撤军。”
“有所舍弃?舍弃什么?陪上钱粮?提高岁赐?还有割让代北之地?”王安石咬着牙冷笑道:“然后再将立下大功的功臣郭逵和张斌送于辽人之手?”
文彦博一脸正气,大声道:“王安石,不如此,难道你还另有办法让辽人退兵?”
王安石顿时气结,因为他的确没有办法让辽人退兵。
韩琦想要说什么,最后也是欲言又止,眼下张斌已经失去了联系,深在辽人腹地,又做的是偷袭辽人部落这等九死一生的事情,出了意外,甚至战死辽地,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了,这种情况下,与辽人议和也是没有选择的选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