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一章 父子相见二
不过无耻的人也是必不可少的,也有必不可少的用处。如果身边都是君子那还做什么事?
大多数君子就是追求道德的饭桶而已。
李狗儿到达大名府的那天晚上就需要耿南仲这样的人出手。现在又轮到他出场了。
耿南仲稍作准备带着几个随从就跟着刘大柱出城了。
张卯坐在牛车上翘首以待以为儿子张勾会带领所有属下浩浩荡荡的出城迎接,没想到只等到了耿南仲带领三四个随从来了。
先是为乌骨大军包围在京城两三个月,然后又被乌骨人看押。所以张卯消息闭塞根本不知道耿南仲竟然又跑到大名府来了。
“耿大人怎么会在这里?”张卯问道。
耿南仲急忙跪下给张卯磕头答道:“太上皇难道忘了?就是陛下派我到大名府向建王殿下传旨,国家危难之际请建王殿下早一点登基的啊!”
张卯先是听的目瞪口呆然后就是勃然大怒。
建王张勾要登基做皇帝就要有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耿南仲从京城跑到大名府假传圣旨说太上皇张卯和皇帝张行让建王张勾以国家利益为重速速登基。
就凭借这一点在建王张勾面前耿南仲就是大功臣。
可是耿南仲已经无耻到了当着太上皇张卯的面也敢撒谎!
理智告诉张卯这个时候不能发火。
“是吗?看来是朕老了,这么大的事情我都忘了。”张卯答道。
“太上皇从乌骨人手中脱险来到大名府正应该重振朝纲,大楚国中兴在即!”耿南仲在地上磕了一个头说道。
大楚国皇帝对外懦弱,仓皇失措。可是他们在对内的政治权谋上都不是傻瓜。
张卯马上听出来耿南仲这次来见他就是想替建王张勾试探他。就是想知道他是不是想到了大名府后重掌大权。
张卯的心顿时冰冷的像冰一样。如果他有重新掌权的意图,那么他的儿子张勾一定会不择手段的对付他。
现在张卯心里有些后悔。如果他在离开相州的时候与长寿都总管达成交易就好了。
如果有流民军的支持,那么眼前的耿南仲还有大名府里他的儿子建王就是土鸡瓦狗,根本不堪一击!
可是在流民军的拥戴下做皇帝,那是怎样的皇帝啊?睡硬木板,与草民们围坐在一起吃饭?
那样的皇帝,张卯死都不愿意做!
这一刻张卯突然对那个长寿小道士产生了深深的恐惧。像他那样的做事做人谁能挡得住!
这一刻张卯心里产生了深深的疲惫感。大楚国在他的手里变成现在这个样子,谁还会支持自己继续做皇帝?还是让自己的儿子与他斗吧。
看见耿南仲正眼巴巴的等着自己的回答,张卯以一种放下一起的口气说道:“我已经老了。大楚国还是交给我儿建王吧。以后我就是黄庭青灯伴茶茗。”
耿南仲听到张卯这么说像是松了一口气。可是他还是以一种不相信的目光看着张卯。
是啊,让人放下权力比戒酒戒色还难!
看见耿南仲的眼神,张卯接着说道:“我看见我儿建王的时候要告诉他马上登基!国家不可一日无主!”
听见张卯这么说,耿南仲脸上怀疑之色稍退。
“为臣这就回大名府让建王殿下带领全城父老出城迎接太上皇!”耿南仲说道。
太上皇抵达大名府的消息迅速在城内传开了。城里的士绅大户,特别是那些退下来的官员们纷纷准备迎接。
可是每一个人心里都是五味杂陈。大楚国会到今天这样风雨飘摇的状况很大一部分原因都在太上皇身上。
花石纲,修造天苑耗费民力闹得民不聊生民怨沸腾。执意北伐青白王朝与乌骨人南北夹击,二十万大军两次被已经疲弱不堪的青白王朝击败。国库消耗为之一空。
更要命的是让乌骨人看清楚了表面上是太平盛世的大楚国实际上虚弱至极。
与乌骨人的交往过程中昏招频出,屡次给乌骨人南下留下口实。挑拨常胜军郭药师与张令徽的关系最后导致燕山府的失守。
乌骨大军逼近京城的时候,他惊慌失措把皇位传给了儿子,自己却仓皇出逃一走了之。国家危难之际毫无担当,不敢承担责任。
林林总总的这些事情都是这位太上皇做的。
现在,这位太上皇脱离了乌骨人的控制到了大名府。
接驾的人群中不知道有多少人心里暗想最好这位太上皇还在乌骨人手里去北方极寒之地受一辈子苦老死在那里算了!
这一切都是他的自作自受!
建王张勾在城外远远的看见载着太上皇张卯的牛车缓缓而来。
他马上跪在地上嘴里哭喊着父皇膝行迎向牛车。
最后终于张勾与张卯父子两个拥抱在一起嚎啕大哭。这幅父慈子孝的画面让不少出城看热闹的百姓感动不已。
可是出城迎接的士绅官员队伍中那些老狐狸一个个都在冷眼旁观。
他们都在想下一幕是不是就是争权夺利父子相残的画面了。
侍从端着一个玉盘走过来。
张勾跪在地上端起酒壶倒了一杯酒。然后双手擎起酒杯递给太上皇张卯。
“儿臣给父皇接风洗尘!”张勾说道。
张卯盯着张勾手里的酒杯愣了好久然后干咳一声说道:“我一路上太疲乏了,实在不能饮酒。还是进城休息吧。”
张卯已经后悔了。他还不如就留在相州睡硬木板的好。现在落在自己儿子手里,以后每天都要过提心吊胆的日子了。
张勾尴尬的又重新把酒杯放回玉盘里。
张卯换乘张勾给他准备的崭新的车驾。张勾就步行跟在车驾旁边亦步亦趋。
大名府出城迎驾的人群都跟在后面浩浩荡荡的进城。
曾纪刚搀扶着父亲曾老太公也走在人群之中。
“父亲,刚才的事情您都看见了吧?”曾纪刚小声说道。
“为父头昏眼花什么都没有看见。你的眼神这么好还是老老实实的在家里待着不要出去做官了!”曾老太公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