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三把火

  接下来,翁仲便直言不讳地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他详细给皇帝分析介绍了现在岛上的情况。
  包括人员及物资储备情况等等,徐福仔细地听着,不断点着头。
  “启禀皇上,岛上现有秦人共计四千五百余名,其中重伤病员五十四名。”
  “步兵及海军将士二千八百九十四人,各类刀剑及弓弩若干。”
  “拥有大小战船一百二十艘,其他渔船和补给船只四十八只。”
  “皇上,岛上的各类粮食现存八百多石。”
  “如果按每人一天半斤的食量,估计可食用半年左右的时间。”
  “一天半斤粮食?……”
  徐福听翁仲谈到粮食问题,不由地有些焦虑。
  半斤粮食对妇女和儿童尚可,而对于整天干苦力的工匠和训练的士兵,就有些紧张了。
  这几乎就是一个勉强维持温饱的底线了。
  “翁大人,粮食是立身之本,现在只能号召岛民节衣缩食,开展自救了。”
  “等一开春,玉米就可以播种,还有其它籽种,再等半年,就可丰收。”
  徐福对玉米仍然充满着期待,当然也对秦人的创造力,充满着信心。
  “皇上有改天换地的大智慧,这是我秦人的福德和恩报!”
  次日,翁仲即宣告皇帝的圣旨:
  “任蒙恬为护国大将军,左丞相,统领全军将士。”
  “赵明、关飞为征北、征东将军,负责战时御敌,闲时训练。”
  “翁仲任右丞相,御前史官,负责朝廷各项大小政务。”
  “雁秋任郎中令,负责朝中生活及勤务的供给和保障。”
  其他大小官员也都一一任命。
  最后,册封冰心为皇后,三丫为少府,负责皇帝日常的饮食起居等。
  众人任职完毕后,岛上的居民全都表现出积极的拥护。
  现在每个人心里都有了主心骨,精神上也都有了寄托和依靠。
  大家好像一下子都找到了各自的位置,不像以前那么迷茫和困惑了。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皇帝已经明确了现在的任务,就是要建设好家园。
  他们终于可以安心了,不必老想着“反攻大陆”的事情。
  老百姓是最怕打仗的。
  只要能安心地和家人守在一起,谁还愿意冒着流血牺牲的危险,成天提心吊胆地去拼杀呢?
  徐福心中早已明白了这个道理,他立志要做一个有德行的皇帝。
  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马上叫停为皇帝修建宫殿的工程。
  他要把有限的劳动力用在恢复和发展生产,解决百姓饮食起居的基本诉求上来。
  这个决定深得民心,大家拍手称快!
  第二件事就是如何开拓疆域,分流和安置百姓的问题。
  这件事蒙恬先行做了安排,在发现的新海岛上,已经建设了一座新城。
  徐福决定要择日亲自前去视察和督导。
  第三件事就是如何因地制宜地不断发展生产,从身边的一切资源中挖掘和汲取有用的东西。
  以此提高大家的生活质量,保障岛上居民的长期生存需要。
  这件事,雁秋做的非常好。
  她早已经发动并领导着妇女儿童们,展开了一场生产自救、共建家园的“战斗”。
  人们热情高涨、信心十足地参与其中,真有种比学赶超的竞赛味道。
  徐福也是信心满满,他的“三把火”很快得到了贯彻执行。
  他第一次感觉到了作为皇帝的成就感。
  接下来,徐福要拿自己“开刀”。
  他舍弃了一切奢靡繁复的皇帝生活传统,提倡节俭亲民的务实作风。
  不住“豪宅”、不乘“豪车”、不穿“豪服”、也不吃“小灶”。
  他要过上与民同乐的生活,这是他与传统帝王,最大的不同。
  在大家的强烈要求下,徐福便命人造了一面大旗,将“秦”字招牌,高高悬挂在岛上。
  这似乎给了岛上的秦人莫大的激励,大旗一树,便有了方向感。
  人们的眼中就有了目标和寄托,这种精神指引的作用,徐福是明白的。
  但他心中始终不愿再举大秦的旗帜了,他要开创属于自己的朝代。
  这是他心中的理想,但是现在,他还不能对任何人表露出来。
  一切都在忙碌而有序地进行着,徐福心感慰藉。
  他现在需要去看望一个人,那人已经卧病近一月有余,自己是该看看他去了。
  徐福在冰心的陪同下,缓缓走进蒙恬的大帐。
  他没有让人通报,害怕惊扰了蒙恬。
  只见大帐之中,蒙恬正独自躺在床上。
  他微闭着双眼,面色苍老、须发皆白,因为身着便服,更显出一副饱经风霜的老人之像。
  徐福默默注视着蒙恬,他的心中也伤感起来。
  面前的秦国第一勇士,如今也成了风烛残年。
  徐福知道,蒙恬心中的帝国大厦随着始皇帝的离去,也轰然倒塌了。
  他的生命是属于大秦的,他的信仰已追随先帝而去了。
  但是蒙恬的这种忠贞与执着的精神,足以让世人感动。
  蒙恬无疑是大秦最坚实的精神基石!
  蒙恬微微睁开了眼睛,他意识到皇帝和皇后已经来到了自己身边。
  他要挣扎着起来,可身体实在难以动弹,但还是在努力。
  徐福见状,赶紧上前阻止,他劝慰道:
  “大将军不必多礼,保重身体要紧!”
  蒙恬颤抖着说道:
  “多谢皇上,恕老臣失礼之罪!”
  徐福和冰儿在蒙恬的身边坐下。
  徐福简要地向蒙恬介绍了最近岛上的情况。
  包括他点的“三把火”,以及人们的精神面貌和军士们的备战状态。
  蒙恬听着,心中也有了几分激荡。
  他对徐福能否治理好朝政,仍然保持着观望的态度。
  但老道的蒙恬,在徐福面前自会大唱高调。
  “皇上圣明,此乃我大秦之福、百姓之幸。”
  “先帝没有看错人,皇上奉天承运,这是天意,与百姓同舟共济,这是人心。”
  “皇上能够爱民如子,亲力亲为,必将得到大秦子民的全力拥戴。”
  “光复我大秦江山社稷之伟业,指日可待矣!”
  蒙恬有些激动,他说着话,又不断咳嗽起来。
  “咳!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