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大汉的洛阳
“朕不说想必两位将军也都知道,丁原丁大人乃是吕将军的义父,以前的并州牧。这样说起来,两位将军应该都先是丁大人麾下的将领。
吕布不思报恩,只为了一匹赤兔马就杀了丁大人。而且事后立刻改认董卓为义父,这样的人值得你们效劳吗?日后若是再有什么事情出来的话,吕布会不会用两位将军去应付呢?”
刘协义正言辞地说道,感觉将自己能想到的都说了出来。
“你……我……”
高顺想要反驳,却奈何刘协说得都是事实。只见高顺的脸不一会儿便红的吓人,但旁边的张辽仍旧没有任何表示,甚至连一丝表情都没有表露出来。
刘协没有理会高顺,继续说道:“吕布今日可以为了一匹赤兔马,杀掉往昔对他恩重如山的义父。明日他为了其它什么,又会不会用二位将军的性命去交换呢?
况且吕布此人好勇无谋,贪财好色,无人主之能。
两位将军都有名将之风,大将之才。请两位将军好好想想,吕布能为两位将军提供一展身手的机会吗?
况且朕重振大汉,并不是为了朕一个人,也不是为了大汉的统治,而是为了这天下的百姓。
黄巾之乱过后,民生本就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百姓们食不裹腹,生活已是艰苦。
但如今马上又有一场大乱将至,两位将军真得可以不管不顾吗?
天下百姓刚刚经历了黄巾之乱,又要再次陷入战争中去。
朕真的不忍心,如果朕可以早点重振大汉,结束乱世。便可以早点结束战争,天下的百姓便可以早日免受战祸。
朕真心希望两位将军能够助朕,助朕还天下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只见刘协两眼泛着泪光,说完后郑重地对着两人拱手拜道。
“陛下,千万不可这样,陛下此举置臣等于何地呢?
臣张辽愿意归顺陛下,愿听凭陛下驱使。”
张辽立即跪下来郑重地说道,希望刘协能够收回身子,不要对他们两人拱手施礼。
“文远,你……”
高顺看得出来心中也已经有点动摇了,但他没想到张辽竟然投降得如此坚决,而且直接就向刘协表示愿意任凭驱使,表达了自己对刘协的忠心。
“高顺,我一直在想陛下说的话。陛下这么做不是为了自己,也不是单单地为了汉室,而是为了天下的百姓。
只要陛下能够胸怀百姓,让天下百姓们都过上幸福的生活。
我张辽就愿意跟着陛下,即使我以后为陛下战死沙场,我也无怨无悔。
高顺,你也归顺陛下吧!你一定不会后悔的。相信我,陛下日后一定不会令我们失望的。”
张辽在向刘协归降之后,便开始劝说高顺。希望高顺也能够归降刘协,一展自身才华,当然更重要的是希望高顺能有一个好的归宿。
高顺想了一会,对着刘协问到:“日后若陛下擒住吕将军,能否留他一命?”
“不能,因为丁大人的死必须由吕布自己来还。
不过朕可以允许其自杀,保留他作为一个将军的尊严,留其全尸,待他死后好好安葬。
而且不诛连他的家人,这便是朕所能接受的底线了。”
高顺想了一会儿,终于跪了下来归顺了刘协。
刘协连忙过去将张辽和高顺两个人扶了起来,整个人都快乐成花了。
笑着对两人说道:“我军接下来马上就要正面面对董卓,到时候等战事彻底结束。司隶地区的事务安排妥当之后,再行对两位将军进行封赏。”
两人连忙表示自己寸功未立,不用刘协封赏自己。
“张将军你表字文远,不知高将军的表字是什么?”
高顺对着刘协拱手说到:“回陛下,臣自幼家贫,没有拜师求学,早早便参军了,因而没有表字。”
“原来如此,怪不得历史记载里面怎么对高顺的字压根没说,原来是因为高顺没有字。既然这样,那就给他求个字,拉扰一下,提高一下高顺的归属感。”
刘协想到这里,便对高顺说到:“没有表字,以后若是称呼起来必会有所不便。
今日卢师在此,不如就请卢师帮你取个表字,你可愿意?”
“卢尚书一代大儒,若肯为高顺取字,高顺定然是愿意。”
“今日陛下重掌洛阳,又得你二人效力,可谓是大喜。
既然如此,便为你取个表字。现在你归于陛下麾下,日后必定会建功立业,成就一番事业。
不如表字就叫跃之,希望你以后好好辅佐陛下,成为大汉的栋梁之才。”
“跃之,跃之……不错不错。”
高顺在念道了几遍后便拱手向卢植道谢,大殿中的气氛终于轻松了下来。
“报告陛下,皇甫嵩和朱儁将军已经将西凉兵大部歼灭,剩下得已经都控制起来,就地关在了他们西凉军的大营中。
两位将军正在清点损失,安排后续诸事。
命小人先来禀告陛下,两位将军明日亲自会向陛下汇报详细情况。”
张辽和高顺两人互相看了一眼,然后张辽对着刘协说到:“陛下,我们两人在军中还算有些威望,待明日我二人回到营中后,立即便率领全军归降陛下,听凭陛下的驱使。”
“好,两位将军愿意整军来归,过些日子面对董卓的时候朕便更有信心了。
两位将军的功劳朕一定会记住的。明日你二人出去掌控全军后,便将他们全都带到城中,进行整训,以便集中力量防守洛阳。”
“臣等遵旨,自此他们便都是陛下的军队了,唯陛下之命是从。”
自此刻起,刘协便控制了洛阳城中的所有军队,彻底掌控了帝国的心脏–洛阳。
刘协终于知走出了自己计划中的第一步,而且这一步走得很成功。
自己不但取得了洛阳城,更成功地取得了洛阳城中所有军队的支持,总算是有了迎接董卓接下来反扑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