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6章 张彦的小粉丝

  独自面对张彦,小萝莉似乎也有些紧张。
  只见她紧抿双唇,小脑袋微垂,手指不停卷着衣角,一言不发的盯着脚面,怎么都不敢抬起头来,用目光直视这个她还觉得有些陌生的大哥哥。
  张彦却不是什么腼腆的人,只不过内心戏太多,每当遇点事情就喜欢瞎琢磨,这才迟迟没有开口,打破僵局。
  正当气氛有些尴尬之时,刘大娘进屋来了。
  待在自己家里,她的言行倒是格外随意,头上也未戴有头巾,走起路来更是虎虎生风,丝毫没有讲究一下的意思……好吧,这并不值得大惊小怪,她在外人面前,也没见怎么讲究过。
  刘氏目光如炬,先是望了一眼自家的远房侄女,又回过头来瞅瞅张彦。许是察觉到了现场的气氛不太对,她重重咳了一嗓子,开口调侃起了张彦。
  “哟,人人都道张小哥儿能说会道,能诗能文,怎的一见到个姑娘就害羞起来了?平日里的那些个本事,都丢哪儿去了?”
  这话不大好接,张彦也不是真为相亲而来。
  总不能,让人拿话一挤兑,就傻乎乎的主动去找小萝莉搭话,那未免显得自己太过老实好欺负。
  刘氏若真以为吃准了他的性格,那就纯属自作聪明了。
  他又不是个心理年龄只有十六岁的青涩少年,早已过了容易冲动的年纪,不会再像个愣头青一样受不得激。
  所以,面对刘氏的调侃之语,他也只是一笑置之,不以为意。
  受到调侃的人不受任何影响,反倒是那头的小姑娘吃不住劲,率先红起了脸儿,然后把头埋得更低了。
  奇怪的是,低头之际,她竟趁隙飞快地朝这边偷瞧了一眼。
  张彦分明注意到,眸波流转间,那一双水润灵动的大眼睛变得光彩熠熠,灿若星辰……这一发现,令他不由瞪大了眼睛。
  难不成,这还是自己的迷妹小粉丝一枚?
  如今的他,好歹也算是小有名气,有人特别喜欢他的诗词,自然便是粉丝。历史上的李白苏东坡等人,哪个身后没有大量的粉丝存在?
  只不过,这类粉丝也是有门槛的,连字儿都认不全的人,恐怕还没那份鉴赏的能力。
  换而言之,她这种小户人家的出身,真有读书的机会吗?若是没有读过书的人,连诗词好坏都不知道,又谈何喜欢呢?
  李氏见他非但没有接话,反而一双贼眼盯着自家侄女猛瞧,心中暗道有门儿,小家伙应该也是动了心思的……
  慢慢的,张彦也察觉到了刘大娘的异样目光。
  心知她可能又误会了什么,忙是干咳一声,笑道:“大娘又说笑了,她这年纪,也就和我妹妹差不多大。”
  张彦这么说,意在表态自己只拿她侄女当妹妹,完全没有男女之情。
  殊不知,刚才那般神态,早让刘氏看成春心萌动。又因其心里羞涩得紧,不好宣之于口,才会有这欲盖弥彰的言辞……
  自觉看穿了张彦的心思,刘氏不由乜他一眼,笑盈盈地打趣道:“怕不是拿她当情妹妹罢?”
  这弄得他哭笑不得。
  刘大娘的想象力也太丰富了,放在后世,一定可以胜任狗血情感剧里的编剧工作……于妈总算后继有人了,全国人民发来贺电!
  小姑娘大都脸皮薄,张彦还未张口自辩,她却已让刘氏的话臊了个满脸通红,拽着自家姑母的衣袖抗议道:“表姑,你乱说什么呢……”
  刘氏哈哈大笑,又调笑起了自家侄女:“哟哟哟,我都还没说上两句呢,这就开始为你那情哥哥着急了?怪不得人常说,这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还没过门呢,就已经胳膊肘往外拐了!”
  小姑娘哪经得她这般调侃,急急一跺脚,就掩面跑开了。
  大明朝礼教森严,按说这样的事情,在大户人家里绝不可能发生。
  便是寻常百姓之家,也很少有像刘氏这样前卫的。这般安排男女双方会面,可说是一场另类的古式相亲了……
  细细一想也不奇怪,到了她这年纪,该经历的都经历过了,对于男女之事,早谈不上什么害羞了。
  而她丈夫本就是个商贾出身,起家之时,生意规模甚小,一人忙不过来时,妻子自然就得抛头露面。久而久之,刘氏的性子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不像一般传统女性那样保守,偶尔还喜欢开开小年轻的玩笑。
  她进膳馆掌勺,所图当然不是县衙那点工食银。
  事实上,他们家的生意发展到现在,虽还算不上什么富商巨贾,却也在城里有着几间门面。这等家庭条件,已经属于小康之家了。
  张彦上门是客,主家自是要有人相陪。
  原本按照着刘氏的打算,是要让这对小年轻独处一会儿。现在小萝莉罢了工,她又要回厨房烧菜,只得叫出了自家丈夫招待张彦。
  张彦觉得,自己还是和男人比较聊得来。
  这时的礼教规矩太多,男女大防又不得不顾及。尽管海瑞饿死女儿之事纯属讹传,但也可以从中看出,时人的观念还是非常保守的。
  因而,在和非亲非故的女子相处时,你不得不谨慎对待,说话前往往还要考虑半天,以免一个不慎,给人留下一个言语轻佻、调戏良家的坏印象……
  换了男人来,事情可就简单多了。
  刘氏的丈夫姓许,张彦便称他一声许伯。
  许伯长着一副憨厚的面相,中等的身量,人也不健谈,看着倒不像个精于算计的商贾,反而跟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一样。
  这一点,倒是有些出乎张彦的意料。
  好在他生来就靠一张嘴吃饭,真要愿意开口,和你闲扯三天三夜都不带喘气的,所以一直都未出现冷场的状况。
  言谈间,许伯也给他透露了一些小姑娘的基本情况。
  小萝莉姓何,没有正经取过大名,小名唤作小莲,取得甚为随意。听起来,倒跟大户人家里的丫鬟也没什么两样,可见女子在这年代有多不受重视。
  对于何家这门住在乡下的远亲,许伯夫妇一直多有接济,甚至就连小莲的两位兄长,也是他们二人帮着操办的婚事……
  眼见小莲年纪渐长,其父母自然开始考虑为她选个夫家,乡里又没什么合适的对象,于是夫妇二人一合计,又把自家闺女给直接送城里来了。反正这对他们来说,早就视为理所当然了,谁让城里这阔绰亲戚长得好一副热心肠呢?
  可以说,小莲的婚姻大事,是由刘大娘全权负责的。
  张彦可不想娶个这么小的媳妇,何况他心里还念着一个徐小娘子,俩人之间,勉强也算是有过婚约的。因而,每当许伯说到关键处,正欲顺势提及亲事时,他总会不动声色地引开话题,死活不愿接受这种草率的撮合。
  好在刘氏并不在场,许大伯根本压不住他,结果说来说去,反倒是闲聊居多。
  许家毕竟是个商贾人家,不像吴教谕那般讲究,女人也可以入席。这用刘大娘的话来说就是,他早把张彦当成了自家人,所以不算外客……
  刘大娘生有一子一女,均已成家立业,儿子一家,也不和他们老两口住一块儿,是以饭桌之上,只有他们四人。
  尽管只是一顿便饭,刘氏的手艺却也不是吹出来的,硬是张罗出了一桌丰盛的酒菜来款待张彦。
  张彦惟恐这大娘一时上头,又要当场撮合婚事,一上桌便找许伯拼酒,压根不给她插话的机会。
  每当刘氏张口欲言,他就立马端起酒盏,向许大伯敬酒。到得最后,爷俩儿已然瞥下了一大一小两个女人,扯开嗓子划起了酒拳。
  “铃铛对捶一秤金,哥俩好哇三星照,四季财啊五魁首——”
  “六六顺呀七个巧,八匹马呀九连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