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8章 高手在民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时逢重阳,张彦却也没有太多思乡的情绪,尽管他确实属于这时代的异客。
  造成这样心境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他早就习惯了漂泊异乡,自小就没有什么故土难离的观念;二是特殊的家庭环境造就,让他心中少了许多羁绊。
  前世的张彦,父母早年离异,而后一手将他带大的父亲又不幸在车祸中丧生,母亲则早就失去了联系方式,多年不曾相见……于他而言,那个世界里,已经不剩下什么牵挂了。之所以想要回到现代社会去,无非是因为对这里的一切都不适应罢了。
  说起重阳习俗,简单概括就是登高望远、赏菊饮酒,以及佩茱萸和簪菊花。
  不过在当下,人们并不热衷于过重阳节,其隆重程度,远不如唐宋两朝。但最简单的过节仪式,也还是有的。
  这一天的官道格外热闹,不时可见车马行人喧嚣而过,卷起一路烟尘。
  张彦徒步前行,一路上吸入了不少灰尘,好在不是汽车尾气……三十多里路程,走了约莫一个半时辰,才到达县城。
  城外建有一家茶馆,不光卖茶,还兼着卖酒。
  张彦今天啥都没带就出了门,此刻已然走得口干舌燥,遂决定,进这茶馆稍作歇息,喝过一碗茶水再进城。
  茶馆不大,里头满满当当的摆了六张小方桌,空间仅可容纳二十来人,外头倒是搭着简易的棚子,以供客人歇脚。
  天近晌午,出城回城的人来来往往,茶馆的生意自然也十分红火。
  张彦里外瞅了瞅,发现没有空桌。尤其外面棚子,早已坐满了人,挤无可挤,有些人甚至还捧着个大海碗蹲在路边喝……
  张彦可不愿做这么没品的事情。
  何况走了这大半天的路,早已累得不行,进这茶馆本就为了能歇歇脚,哪能再去路边蹲着?
  好在里头还有空位,应该可以拼桌……这么想着,便移步进了屋里,见得一桌上坐了三个青衫文士,刚好空出个位子,张彦当即走上前去。
  朝着桌边几位书生拱了拱手,张彦看向正中端坐那人,说道:“几位兄台请了,可否容在下借坐片刻,歇上一歇?”
  几人本来正在闲谈,突见这一位衣着简陋的少年郎过来搭话,自然也就停下了话头。
  端坐正中位置上的书生,还未及作答,边上另一人却已出声喝斥:“凑桌你找别处去!这一身粗鄙陋衫,安敢与我等合流?”
  嘶……好大的口气!
  张彦心里其实也明白,不怪人家以貌取人,委实是自己所穿这一身太过寒碜了些,和外头棚子里那些粗莽糙汉,倒像是一类人。
  但此刻被人给鄙视了,哪有不还击的道理?
  “呵!呵呵呵呵呵……”
  他摇头失笑,而后目光锐利地盯住那出言讽刺自己的人,反唇相讥道:“枉你身为读书之人!难不成,圣贤就教了你这么些东西?敢问足下,人可貌相乎?海水可以斗量否?岂不闻「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耶?」”
  三人面面相觑,一时都感到惊愕不已。
  他们哪里又能想到,眼前这粗布短褐装扮的少年竟能语出惊人,张口便成佳句?
  几人倒与张彦年纪相仿,皆为束发之年,又因着读书人身份的缘故,素来清高孤傲,瞧不上他这样的乡下少年郎,也实属正常。
  但他张彦可不是等闲之辈,一出手就把对方给震住了。
  同桌另一人将手中茶杯顿在桌上,正要开口帮腔,正中位置那人却是拦住了他,起身朝张彦拱手为礼道:“在下曹坞李文斌,敢问足下贵姓?”
  “鄙人临浦张彦。”
  “原来是张朋友,相逢即是缘分,快快请坐!”
  李文斌现在这番表现,倒开始显得彬彬有礼了。张彦也不客气,当即落座,并招手对那忙前忙后的跑堂伙计唤道:“小二,上茶,上大碗茶!”
  “.…”
  同桌三人,再一次面面相觑,难道这才是传说中的高雅之士?
  与张彦对面而坐的李文斌,这时开口问道:“还要请教,适才张朋友所言之妙句,不知出自何典?噢,就是那一句「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当真是醍醐灌顶,令人受益匪浅!”
  咦,难道这句还没有么?
  张彦心中惊奇不已,起初还以为是自己出口‘之乎者也’,才让对方视为同类,不料其中居然还有这么一层关系……坦白来说,他的确是不知这话出自何处的,刚才也不过凭着印象,才脱口而出罢了,哪会提前想到这些?
  “实不相瞒,此言系在下随口而出,并非出自何典。”张彦脸不红、心不跳、气也不喘,毫不谦虚地便将此传世名言据为己有了。
  “张朋友果然高才!”同桌三人适时出声,奉承了一句。
  “不敢当,不敢当……”
  这货现在反倒假作谦虚了起来,转而,又问起了坐在左右手边的二人名姓。他们俱都自报家门,态度虽有所转变,却也不大愿意理睬张彦。
  本就是萍水相逢,张彦倒也不奢求什么。
  若是只凭三两句话,便能折服这些读书人,那才真叫邪了门呢!
  他一边大口喝着小二哥送上来的茶水,一边安安静静地听着三人闲聊,说的大抵都是文人圈子里的话题。
  从他们口中,张彦倒是听出了个大概,好像是有位秀才发起了一场聚会,时间定在今晚,于某妓家举行,主题为重阳赏菊,内容应该便是吟诗作赋,喝酒行令对对子之类。
  这便是文人圈子里独有的盛会了,什么诗会文会的,和眼下的他其实没有多大关系。
  不过他转而又想到,自己将来若想夺得县试案首,怎能在中榜前籍籍无名?那样的话,怕是少不得又要被贬斥为暗箱操作了……尽管这是事实,他真有这样的打算。
  可一旦因此引发学子闹事的话,结果就十分不好预料了。万一到了那时,县老爷承受不住舆论压力,又把自己给撸了下来咋办?
  所以在入考之前,适当的炒出一个小小的才名,还是很有必要的。
  想到即做!
  耳中听得他们提及腹中尚无好的诗作词作,一定要苦思酝酿一番,好在今夜大出风头云云……张彦有些突兀地张口吟诵道:“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浙地黄花分外香……”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张彦才刚念出这首《采桑子》的上阙,就见三人霍然停下谈论,怔怔地望向了自己。心中自是得意,原想继续念完整首词作,念头一转,却是刻意停了下来。
  “拙作不堪入耳,让诸君见笑了,勿怪勿怪!”话落仰头灌完了最后一口茶水,用衣袖擦擦嘴,起身拱手道:“今日兴尽,就此别过,告辞!”
  三人傻愣愣地望着他离去,半晌方回过神来,一时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一个乡下少年郎都能出口成章,口占几句即为上品,让他们这些以文人身份自居的人情何以堪?怎能不为此感到羞愧难当?
  三人齐齐的一叹,当中一人,更是忍不住大发感慨道:“吾尝闻乡间市井藏龙卧虎,多出奇人异士。今日一见,方知所言不虚也!”
  那端坐正中,名为李文斌的少年,眼睛却是滴溜溜一转,招手唤来边上侍立的自家书童,对其耳语一番,便见小书童匆匆离去。
  其余两人见状,互相对视一眼,其中一人开口询问道:“李兄这是何意?”
  李文斌笑答:“没什么,忽然想起一件私事未办,打发下人先行而已。”
  “原来如此……李兄既有要事在身,我二人便先行告辞了。”
  “那么,改日再会!”
  “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