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三章 革命英烈永垂不朽

  第一五三章
  革命英烈永垂不朽
  九月下旬,根据形势、任务的变化,县委对机关领导干部及各分区委书记任职情况作了部分调整,县委组织部长王成儒调离,原宣传部长侯中南(女)接任组织部长,中共壶关县委敌工部撤消,原敌工部长陈克调离,原中共壸关县委秘书处秘书王飞任宣传部长,张国珍接任县委秘书处秘书。同时,中共壶关县委第七(平城)分区委复归中共陵川县委管辖。十月,中共太行四地委任命宋子杰(长治市郊区马厂乡人)为中共壶关县委副书记。地委批复壶关县委关于壶关县各分区委书记的任命:第一分区委书记李正义,第二分区委书记卢炳开,第三分区委书记李同仁,第四分区委书记李新文,第五分区委书记张海有,第六分区委书记张虹仁。同时,接专署命令,县长侯国英调离,王前接任壶关县政府县长。侯国英自1940年7月任壶关县抗日政府县长以来,在上级党委和中共壶关县委的领导下,带领全县人民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打击了日伪的“扫”、“蚕食”和“抢粮”活动,打退了国民党頑固派的武装骚扰,坚持了壶关阵地,巩固扩大了根据地,领导了关人民减租减息、大生产、节约渡荒等群众运动。与壶关同生死、共患难,为壶关人民的彻底解放作出了贡献。
  为整顿原论后区的社会秩序,整顿、发展该区党组织。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城关一带增设城关区公所和分区委。任命董以法为分区委书记,师丕珍任城关区公所区长,城关分委成立后,迅速恢复整顿原日军占领区的党组织,进行党员教育活动。教育的内容是学习根据地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地下斗争期间养成的谨小慎微的习惯,树立大胆发动群众,踏踏实实为党工作的作风。
  十一月,中共壶关县委在城关召开扩大会议,传达贯彻中共中央11月7日发出的《减租和生产是保卫解放区的两件大事》的指示和上级党委关于开展反奸反特运动的指示精神。会议决定全县展开大规模的反奸清霸和减租生产运动。县委书记李唐代表县委作了重要讲话。他强调了在运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各区要结合实际,抓住重点。②必须把全部农民发动起来参加运动。③在减租运动中,必须保证贯彻减租和保证佃权(订约)两点。④党员带头,要充分发动群众,组织积极分子带领群众为自已的利益而斗争。⑤各分区委要加强领导,利用典型推动运动。⑥保证请示汇报制度的执行。
  在讲话中,他还具体安排了反奸清霸运动的五项工作:深入调查、摸清底子、先打顽固不化的首恶分子。②教育群众、克服只靠政府、与己无关的麻痹思想形成群众运动。③进行血泪登记,从政治上、经济上、生活上算帐诉苦,用事实教育群众。④说服动员失足上当者自首坦白。⑤进行功罪登记,以正气压倒邪气,孤立敌人,打击敌人。
  之后,反奸清霸运动和减租、生产运动在全县展开。各村普遍召开了反奸、反霸大会,进行了诉苦、说理斗争。全县揪出了暗藏的国民党、三青团特务156人,日、伪汉奸、特务、“新民会”等反动组织人员118人。按照党的政策,该惩的惩,该管制的管制起来,对坦白彻底,检举有功人员给予立功赎罪,宽大处理。
  二十七日,县委、县政府在县城召开公审大会。大会根据人民的意愿,公审了认贼为父、罪大恶极的汉奸万民绪、王华斋、张嘉祥等对壶关人民犯下的罪行,并对三名罪犯宣判死刑当即枪决。人民拍手称快。
  县委秘书处通过在各区、村调查,针对基层部分村庄在减租生产运动中存在的:只有宣传声势,没有形成行动,只讲形式轰轰烈烈,不讲实际效益;还有的地区反奸清霸运动削弱了生产运动等问题,向全县发出《立即掀起冬季生产运动新**》的通知,要求各地必须结合减租和反奸运动,切切实实搞好冬季生产运动,做到“冬闲”不“闲”,为来年的春耕做好准备,为农业生产的大面积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通知发出后,全县各地以冬季运输、纺织、积肥、沤肥、作坊、挖煤、熬硝、编造、打柴等生产项目为主要内容的冬季生产运动很快掀起**。同时,各级党组织在生产运动中注意照顾群众利益,较好地解决了冬季群众尤其是抗属,烈属和现役军人家属的生活问题。
  阴历十月初十(11月14日),县委、县政府召开追掉大会,为了永远缅怀在八年抗战中为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就义革命烈士,使先烈的精神永远铭刻在壶关人民心里,流芳百世,万古长存。县委决定建筑抗战殉难烈士陵,成立了“烈士陵建筑筹备委员会”。主任由县委书记李唐担任。
  为了解决建筑不足的问题,全县广大群众掀起了一个“每人每元洋”的募捐活动,全县党员、干部在募捐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到12月底,全县共为烈士陵捐款98686元。
  (1946年3月,“壶关县抗日烈士陵园”在县城北关奠基筹建。县委、县政府还向全县各村发出通知,要求各村都要兴建烈土亭、烈士碑,以慰先烈英灵。10月,“壶关县烈土陵园”全面竣工。为使后辈子孙永远讴歌先烈精神,永远传颂先烈事迹,县委决定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县城解放纪念日)为全县人民的烈士纪念节。)
  秦德彪升任壶关县独立营营长,他的独立营即将要编入野战部队,重上前线,为夺取全国解放而战斗。跟他在一起的王前,师丕珍、江平夫妇,盖良弼、赵麦玲夫妇等站在正在修建的烈士陵园工地上,想起跟他们共同战斗过的同志,他们的名字将要刻在这里的纪念碑上,他们没有看到胜利的这一天。同志们百感交集,热泪盈眶……
  这时的师丕珍站在那高高的山岗上,遥望着空旷的蓝天——高声咏道:
  往事如烟
  岁月惊涛骇浪
  狼烟四起
  烽火遍地
  到处尸骨寒
  炮火中
  浓烟滚滚
  鲜血飞溅
  烤焦的身躯——
  英魂不散
  卷缩着躯体的战士
  在冬雪的寒风里
  在冰冷的酷刑中——
  为民族解放
  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刻在石碑上的名字
  不会**
  不会歌唱
  隐约传来的
  仿佛——
  一声声呐喊
  在天空回荡
  英雄们
  没有豪言壮语
  听不到胜利后的掌声
  看不到漫山遍野的鲜花
  他们默默地沉睡着
  来不及向世人感慨
  没机会展示自豪
  没时间享受幸福与快乐
  为了祖国的明天——
  抛头颅洒热血
  无怨无悔
  2018.10.30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