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申保菊桥头“卖毛皮”
申保菊桥头“卖毛皮”
王前跟秦德彪二人从五龙山小路斜插过固村径直到了桥头村。秦德彪不知道王前到底要到哪里,出去桥头往西南就是三区黄山,往东是四区瓜掌,桥头是个传播信息的地方,这里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有共产党八路,有国民党探子,有特务,有汉奸,还有警备队的。秦德彪终于明白了王前的意图了,原来他要在这个地方打探消息。
新正腊月,村里连个过年的气氛都没有,零零星星在街上窜跑着几个十来岁的孩子,圪联里的碾子上也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这年头,村上的年轻人当兵的当兵,出外打忙工的打忙工,不到年三十,家里的炕火是烧不热的。
他们二个拌着冬季收皮货的,王前两只耳朵上扎着兔毛耳圈,肩上搭着一叠兔子皮,就算是个招牌,秦德彪头上带着一顶灰色的毡帽,看上去比王前老相许多。
村上忽然来了这么两个陌生人,那些玩耍的孩子们就好奇地跟在他们后头。
“收皮了——嗨。”
他们挨家挨户冲着大门不时地喊一声,后面聚集了一溜孩子跟在后面也学着喊叫。
其实,王前本意是在寻找申掌柱的家门,不这样挨家挨户叫喊那么几声,怕引起特务汉奸的怀疑,现在还不比一个月前的时候,一个月前只是鬼子的特务和汉奸,现在又增加了国民党特务,国民党特务可比鬼子的汉奸特务厉害的多,因为他们都是彻头彻尾的本地人,掌握的情况又多,知道共产党的底细,危险最大。十二月事变前,就是他介绍申掌柱参加区武装的,如今申掌柱虽然随太行子弟兵去了平顺,但是他来过他家不止一次,对他家里的人都熟悉。
忽然总爷从村南老槐树下冲他们迎了过来,手里拄着拐杖,走近了又举起拐杖冲着后面跟着的孩童做出一副欲打他们的样子,嘴里不住地说道:“小孬种,没个礼数,老跟在大人后面。”孩童们看看他,也没个害怕的,该学还学,有的就给他扮个鬼脸。
王前认识这个总爷,是桥头村有名头的乡绅,听说穷人要分他的地,对共产党颇有成见,还一直暗中跟县城的“四大天王”有来往,不过他老奸巨猾,从不跟共产党明着作对。
忽然王前心里“咯噔!”了一下,心想:我认识他,他认识我吗,要是认识我可就糟了,去谁家都会给谁家带来麻烦。
正在踌躇,只听后面有人喊:“收皮货的!”
二人扭头看,见是一位少妇,头上扎条围巾,手里拿着一把鸡毛掸子,像是正收拾家的样子,个头不高,却长得很俊。
“鼠皮收不收?”那少妇又道。
“看看货再定,怎不收。”王前道。说着二人冲总爷回个礼,朝少妇走去。
总爷也没说什么,只是从眼缝里透出一丝惊诧,这一个细节到让秦德彪发现了,三七年在县城跟踪公道团那伙人的时候他就经常会遇到这种眼光,背后一定会发生点什么。
二人随少妇进了她的院落,边走便听少妇问这问那,一会问问他们是从哪来的,一会问问他们是不是本地人,转来转去就是不打算找到什么皮毛。
秦德彪联系到刚才总爷那个眼神,觉得情况不大对劲,便冲王前说道:“要不让人家小媳妇找到货集中到一处,我们转转再过来取,不要耽搁时间。”
王前也觉得不对劲,随即附和道:“那就让人家找找吧,咱再去转转。”
话音未落,那少妇从里屋出来,手里空空的,她冲着王前一本正经地说道:“我认得你,你经常来找保顺他们。”
王前一怔,马上就冷静下来,说道:“哪能不认识,三八六九来收皮。”
少妇道:“也不用糊弄我了,直接说罢,你们来找谁,我告诉你们,刚才那总爷怕是去召集人了。”
“哦,也不找谁,就是想看看申相公在不在村上。”王前知道再找什么借口也没多大意思了,看来这少妇一定是知道点什么,便直接问道。
“在荫城那个申斗金?”少妇道。
“嗯”。
“他是来回跑的,前日还在村上住了一晚上,夜来(昨天)走的。”少妇正说间,忽然从窗户看见南面槐树底上来了几个人,便揣一下秦德彪道:“你们快走吧,他们来了。”
二人顺少妇指着的远处看,果真上来几个人,急急蹡蹡的。不容分说便朝门外走去。
少妇扯一把王前道:“赶不及了,扒墙走吧。”说着指指北面那个院墙,不很高。
二人来不及跟少妇说话,急忙扒院墙出去,墙外一片空野,顺一条小路往西北就是西堡水库。
二人一股劲跑到了西堡村西山脚,看看四周没有什么异常,便一屁股坐在草地上,浑身就像散了架。
“真扫兴,被一个小媳妇指挥的团团转。”秦德彪说道,然后看看哧哧呼呼的王前:“你也是,不就找一个相公吗,还什么‘收毛皮——嗨!’”
王前笑道:“我这不是第一次做生意吗,练练。”然后又道:“这个小媳妇还就是眼熟,就是想不起来在那里见过。”
“哎,人家救了咱,也没有说声谢谢,就像个逃兵,见了鬼子我都没有眨过眼睛”。
“这跟鬼子可不一样,要是鬼子,我们就跟他们拼个你死我活,都是老百姓,兴许有的是受了蒙骗的,弄不好就会伤及无辜。”
这时日头已快到头顶了,王前觉得肚子里咕噜噜乱叫,摸摸身上,才知道刚才扒墙时把干粮袋给弄丢了。这里离荫城少说也还有二十多里山路,恐怕走不到黄山就给饿的趴下了。
“黄山区干队不是驻扎在油坊河的吗,要不我们就到那里碰碰运气。”秦德彪也觉得肚子饿了。“这里离油坊河也只有里把二里地,再说去荫城也不背路。”
“你是说碰碰运气完成完成我们的任务?”王前问道。
“就碰碰我们的熟人填一填肚子也行呀。”秦德彪笑道。
说着他们不约而同地朝对面油坊河村而去。
日寇占领府城的时候,东在壶关县城设立红部,四周建有据点,八路军游击队就撤退到东山一带打游击。南在韩川脑、荫城设有据点,黄山一带的民兵游击队就退居在油坊河以东,跟晋庄、固村、大井各根据地相互接应。十二月事变后,各区的主要抗日骨干成员都隐蔽起来。
这也是他们为什么要到油坊河碰碰运气的原因。
油坊河是一个小村,分南北岸,南面是一片平川地,北面是民居房,中间一条深沟,是一个打伏击的好地方,黄山区干队就选在这个地方做为根据地驻扎。
到了油坊河,为了安全,他们不再以收毛皮的身份了,万一在桥头的那些特务撞见就露馅了,索性就啥也不扮了,遇到特务汉奸他们相互都不认得,秦德彪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了,他才不怕那些特务汉奸们。
快走到油坊河,老远就见村外草皮坡有两个羊倌在放羊,足足有三十多只,放羊的一老一少,老的看来是老领,他们身上都裹着羊皮袄,头戴风帽,分东西坐在土垛上,一条羊狗卧在一边正冲他们看,顷刻间就“汪——汪!”朝他们叫起来。
王前见状就没再往前走,秦德彪在前面低着头尽管走路,根本就没搭理那狗叫,那狗见到秦德彪也根本没把它当回事的样子,霍地站起来一边叫一边冲着他扑过来。秦德彪停下脚步,朝地上弯一下腰,只见那狗倒退一步,四蹄抱将起来,一副“开战”的架势。
王前在后面冲他连喊了几声,他都没搭理。
这时,小羊倌发现了,用手在嘴上打了一个响哨,那狗摇着尾巴朝小羊倌跑去。
王前也赶了过来,喃喃秦德彪:“出门也是那个野蛮劲,老不改。”秦德彪欲张嘴,就听那个小羊倌说道:“二位受惊了,担待担待啊。”那狗偎依在小羊倌身旁,摇着尾巴显得很规矩。
西面坐着的那个老领一直就没有挪地方,也没有吱声,手里拿着个旱烟袋,烟袋杆上系着一个装烟丝的小袋,旁边放着一根“艾绳”还冒着烟,他不时地拿艾绳头上的火点上一袋烟,吧嗒吧嗒抽的很起劲。
王前老早就注意上了那个抽烟的老领,那个动作他是再也熟悉不过了,就是看上去像个四五十岁的老汉。
“二位到村上是走亲访友还是做什么生意”。小羊倌问道。
“路过,到对面店上。”王前道。一边答一边直勾勾看那个老领。
那老领收好烟袋冲他们走了过来。
“老苏!”王前几乎是在喊。“我怎么老看老觉得面熟。”
那老领就是苏东保,秦德彪也见过他几次,但没有王前熟。
苏东保他们在二人刚爬上坡的时候就认得了。苏东保故意没理会,差小羊倌过去搭讪。
“你这么敢在这呀老苏。”王前很惊讶。
“怎不敢,这是我们的根据地,怕啥。”苏东保笑道。然后又介绍那个小羊倌:“申世坚,桥头村的,区宣传委员。”
“我认得你,王区长。”小羊倌申世坚道。
“秦德彪。”苏东保指着秦德彪。
“咋,苏**还认识我?”秦德彪笑道。
“战斗英雄谁不认识。”苏东保道。
大家寒暄一阵,苏东保让申世坚把羊群赶到圈里,自己领他们到了油坊河一家小院里。小院不大,可是这小院就跟桥头那个小少妇家的格式差不多,后面还有一个小后院,后院的院墙不高,墙外就是他们刚才放羊的山坡地。这就是说万一有情况,撤离时很方便。他们随着苏东保进了屋里,墙角垒有丁字炕,靠炕有火台,这里有煤,小火着的煊腾腾的,中间摆有一张大木桌,两条板凳,桌子上还画有一张壶关地图,还有本地产的没有捣烂的烟叶,艾绳等乱七八糟一大堆。“老苏真是个熏烟鬼,满屋还飘着一股烟味。”
王前跟苏东保说明了来意,又把新任领导来的事告诉了他。苏东保很兴奋,一把拉王前坐在板凳上,顺手掏出烟袋,一边抽一边听他讲跟领导接头的事。“我这里有一二十个武装,都是好手。”苏东保竖起大拇指在王前面前比划了一下。
王前道:“真是有心栽花化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呀,没想到你老苏就没有停止过斗争。”
苏东保道:“黄山不比县城,这里最近的鬼子就是蹲守在荫城据点里的,顽伪特务他们也不敢随意来这里捣乱,毕竟这里是我们黄山的根据地。再说了,只有同志们聚在一起才不会遭到特务的暗算。”
“说得对老苏,一双筷子总没有一把筷子结实吧。”
“苏**你那羊群?”秦德彪一直纳闷这老苏啥时间就发展了一群羊,还当老领,我就没有想到这一点呢,要是我那游击队当初也搞搞放羊这个行当,一定不会为平时的开支发愁。
苏东保道:“我们大家也得生活嘛,学会放羊一能做掩护二能放哨,三吗还能吃肉喝汤还能换米换面。”
这时,申世坚端着两碗热腾腾的羊汤还没进门就叫道:“二位领导有口福呀,昨天才杀了一只羊。”
秦德彪一听羊汤二字,不由得从板凳上站起来,几乎把坐在板凳边上的王前掀翻,打了一个趔趄。“怎么了这是,你个愣头精”。王前叫道。
秦德彪忍住笑:“不知道有多长时间没有喝过羊汤了,还不相信那个小申同志的话呢。”
“哎呀,今儿真是够幸运的,不但找着了老苏还找着了队伍,问题是还能在这个山旮旯自自在在地喝上两碗热腾腾的羊汤。”王前也笑道。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