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流言起

  三十二位英才的比试很快结束!
  奇怪的是,三十二人中只有二十人到场比试,还有十二个人没有参加。
  更奇怪的是,观战的大佬们没有一个人对此产生质疑,就连终极大佬杨广也没有说什么。
  柴元浩此时才注意到,单雄信一伙六个人也没有来。
  心里想着事情,就没有过多的关注下面的比试。比试结束以后,还是他身边的护卫提醒他,田林三人前来拜见。
  老地方,聚宾楼见!
  再次叫了一桌子菜,这次是庆祝!来的路上,柴元浩了解到,田林三人名次都不太靠前,分别得了第十一、十五和十九名!其中,毛二的成绩最好。
  因为是第一次武举,杨广也比较重视。比试完了以后,见天还早,就直接开始册封。
  大隋实行的是府兵制,全国府兵由十二卫分领,设立十二卫府。每卫府统一军,置大将军一人,将军两人;下辖骠骑府、车骑府,分置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再下设大都督、帅都督、都督。
  这是有品有阶的官职。
  像之前所说的柴元浩的都尉,也就是都督,护卫京城的大军本就是全国精锐。所以,都督只统领五百人!这样算下来,一府有两万七千人左右。
  但是京城不一样,京城常驻士兵只有五万,分成四大营,每营一万人。四大营独立在十二府之外,设立大将军一人,将军两人,下面有郎将、中郎将,再下就是骑都尉、都尉。
  四大营分别是左右武卫、左右威卫。
  柴元浩一系,就属于左武卫,大将军李浑,中郎将孙元显,都尉柴元浩!
  武举前三甲,除了柴元浩升了一级外,成了骑都尉外,其余两人直接提拔成都尉,而后后面七人是百夫长!
  而后的十个人调往各府任职,依据名次不等封为都督、百夫长不等!
  升级成为骑都尉的柴元浩,理论上,麾下能有一千人!
  跟田林三人在聚宾楼大吃大喝一顿之后,柴元浩醉醺醺的回到了柴府。
  柴府,柴慎正和老爷子柴烈小酌,庆祝柴府再出英才。
  柴元浩又是一夜睡到天亮,醒来后,整个脑袋都清醒了,一点儿喝醉的后遗症都没有。
  武举结束,人生规划还没有完成,一时也没有什么事情可干,所以,柴元浩准备安安静静的吃个早餐,然后继续打熬武功。
  不料,他的愿望还是落空了!
  武举结束后不到一天,京城就开始戒严了,理由?
  刺杀皇帝的刺客终于招供了,没有人知道刺客究竟说了什么,但是今天一大早,四方城门就没有照常打开。
  宫中禁卫四处巡逻,抓捕刺客同党!
  看了通缉告示,柴元浩才知道,原来单雄信一伙也参与到了刺杀当中。通缉告示上两人,其中一个就是单雄信,另一个不知道。
  这让柴元浩感到一阵的后怕,幸亏他招揽失败了。
  禁卫军最终还是没有抓到人,无奈取消了戒严。
  就在大家准备松一口气的时候,混乱再次发生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开始的,总之,似乎是在这一夜之间,京城里到处就在流传着一句谣言。
  桃李子,得天下!
  这句话本在京城中流传,但是随后就被身居宫中的杨广得知了,杨广知道后,大怒。
  偏偏这个时候,有方士请求进谏。这个方士也不是一般人,他是杨氏宗亲,主持祭祀的。
  杨广不相信别的乡野道士,但是不能不相信自己门阀中正宗道士啊!
  而这个方士不知道是真有其才还是怎么的,他见到杨广之后,也说出了这句预言,桃李子,得天下!
  无论是多么英明的贤君,在有人要觊觎他的大业的时候,他也会变得疯狂!更何况,杨广并不是一个非常贤明的君主。
  于是,杨广就在思考了,“桃李子,得天下”?
  这分明是在说,姓李的人会在不久的将来谋夺他大隋的天下啊!
  这个,绝对不能忍!
  姓李!
  杨广就在琢磨了,哪些姓李的有权有势。毕竟,这年头,当皇帝也不是说当就能当的,这得有资本。
  因为柴元浩的缘故,杨广首先就想到了左武卫大将军李浑,掌握着京城四分之一的军权,他要谋反的话,成功的几率还是有的,而且他是李阀嫡传!不过,也不一定。
  还有谁?
  接下来,杨广就把整个大隋有名有姓的李姓官员想了个遍,分析着他们的势力、实力,分析着他们的表现……
  宫中发生这么大事,柴慎这些老油子第一时间就得到了信息。回来以后,柴慎还特别叮嘱了柴元浩,不可再与李浑家有所来往!
  实际上,在知道那句谣言的一瞬间,柴元浩就想到了李浑,毕竟演义里对这句流言描写的可是很详细的!
  实际上,身为四大门阀之一的李阀,在朝中可谓是人员众多,势力庞大。要是说这嫌疑犯,那就太多了。
  不过,李浑?
  柴元浩既然记得李蓉蓉,那他肯定就会记得,李浑就是在这波流言之中被杨广给咔嚓的!
  而李浑此时不能死啊,他死了,柴元浩的靠山就塌了一半。
  所以,为今之计,必须立刻去劝说李浑,让他向杨广提出辞职申请。理由很好说,年老和避嫌!
  就连去处,柴元浩都想好了,为了不让杨广疑心,李浑可以去驻守皇陵啊!
  时间不等人,柴元浩立刻动身,一边让护卫去请孙元显,一边直奔李浑府邸。
  此时,不只是李浑,所有姓李的官员都有些惶恐。
  虽说位列四大门阀,但杨广毕竟是皇帝!
  四大门阀,宇文氏、宋氏、李氏、独孤氏。虽说,四大门阀之间藕断丝连,但是一朝逢大难,其它门阀只会落井下石,绝不会想着雪中送炭!
  李渊作为唐国公,又是杨广的近亲,表兄弟!关系确实很近了,但是,这不意味着他就安全了。
  相反,李渊应该是更加危险了。
  祸起于萧墙,相信杨广对这方面也很顾忌。
  所以,谣言一出,李渊就纠集手下能人谋士们开始探讨,如何才能躲过这次灾难!
  讨论良久,他的谋士们终于拿出了行动方案。
  这个方案分为三个方面。
  首先,要打感情牌!一方面,李渊和杨广是表兄弟,李渊对杨广的忠心日月可鉴;另一方面,早适当的表现出自己没有城府的一面。
  第二,李渊虽然出自李阀,但是他不像李浑那样,他出自李阀旁系。这就说明他就算是要造反,背后的支持力量也会很小!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什么样的人最没有危险,最不可能当上皇帝?毫无疑问,没才没德的!所以,李渊从此要下定决心的去当一个纨绔子弟,还是那种不干好事,专干坏事的那种!
  事实上,谋士们给李渊的谋划很成功,李渊最后确实躲过一劫!而且,他的纨绔生涯还让他结识了很多的能人志士。
  ……
  而李浑这边呢,他是首当其冲。
  为什么?
  因为李浑出自李阀嫡系不说,他在朝中的影响力也是很大的。不说他左武卫大将军的军中职务,他还有另一项职务,大隋太师,可谓只在一人之下!
  而且,这还没完,李浑的这个太师之位是从他父亲前太师李穆手里接过来的,隋朝才开国多少年?短短几十年而已。
  连皇帝都换了,可是这太师之位牢牢的攥在李浑一家人手中。
  可以想象,就算没有这“桃李子得天下”,杨广也会找个别的理由把李浑给撤了。
  说到这里,柴元浩不禁想起网上曾经看到的一条消息。上面说起了这条流言的源头。
  上面说,这条流言确实是针对李浑而来的。
  那时还是文帝在位,当时隋朝的太师是李穆。在自己年近花甲的时候,李穆决定在自己所有儿子中,选出一位能够接替自己位子的人。而当时李穆的儿子也比较多,谁都想坐上父亲这个位置,毕竟朝廷官员的油水多。
  当时李穆的儿子李浑,在得知消息之后,就花钱收买了皇帝身边的红人宇文述,并且李浑还承诺了,事成之后还会给宇文述更多的好处。当时宇文述为了这件事情,不断在皇上身边为他美言几句,直到后来,李穆的官位就这样被自己儿子李浑接替了。
  而李浑坐上太师的位置之后,自以为掌握了朝廷的权利,对于当初许给宇文述的好处,也是迟迟没有兑现。
  宇文述为了这件事情,心里一直耿耿于怀。之后,宇文述为了报复李浑。串通了江湖术士,直接让杨广杀了朝廷上姓李的官员。此时杨广的耳根也是特别软,再加上宇文述和江湖术士一直在旁边添油加醋。导致了李浑被摘去官帽之后,还被株连九族。一家几十条人命就这样白白葬送了。
  所以,现在流言一起,柴元浩马上就想到,这可能是专门奔着李浑去的,他更加的慌乱了。
  顿时加快了骑马的速度,朝着李浑府邸赶去,边赶着边思索着如何措辞劝说李浑!
  毕竟李浑身居高位,那么大的权利,陡然让他放弃,换成谁,谁都不会甘心!
  这样想着,柴元浩顿时对自己就没有了信心,他对于自己这样一个不满十四岁的少年人去劝说纵横官场数十年的大佬完全没有信心。
  他是不是该想想,万一李浑这棵大树到了该怎么办?
  胡思乱想着,前方已经到了李浑府门口,柴元浩犹豫着,没有一个人敲门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