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月落乌啼

  年少不到江南,不知人间风流至味。
  四百年前,大秦一世而亡,留下了大江南北大大小小十数个诸侯国以及起义军叛军各种军,互相倾轧征战,连北方南疆的各路蛮夷也要进来掺和一脚,乱作一团好不热闹,史称百年战国。
  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乃是大势所趋,如同大江滔滔支流如枝,最终总归还是要入海的。
  而这场百年战国,实际上是由于两个国家的成立才宣告结束的——北方大梁,南方南华。
  有趣的是,不同于以武力建国并最终一统中原的大梁,南华这个国家,是一帮江南士子坐在一起“谈”出来的产物。
  北方民风豪壮,简单来说就是能动手的问题尽量不动嘴。但江南可不一样,此地多是小桥流水人家,文人才子书画,就算是国战,打得也是客客气气,深得北方各国嗤笑。
  所以在三百多年前,眼看着当时还叫梁国的大梁日渐势大,即将吞并中原,并且还将粗暴的铁手伸向了温婉如水的江南,占据江南各地的七个小国君主坐在一起来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围炉夜话,最终成立了一个“南华盟”,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兵出兵,集江南各国全力一同抗衡中原铁军。
  巧合的是,当初那个还不姓李的梁国政权自己内部出了问题,问题大到以至于李家最终夺权上位建立了大梁,不过这是后话了。总之,一个歪七扭八的小国联盟就此硬抗住了北方铁军的征伐,在江南地区深深地扎下了根。
  随后经过百年演变权柄更替之后,南华盟也就成了如今的南华国,与大梁划江而治,听上去甚是威风。
  之所以要说“听上去”,是因为谁都知道这种划江而治实际上是极其脆弱的,连南华国民自己也清楚这一点。
  说的好听点,就是大梁征战已久,国家政体积弊较深,所以暂时无法安稳出手侵略南华。说难听一点,其实就是大梁国君忙着呢,而且南华国主也还算老实听话,所以人家才懒得出手把江南划为大梁领土。
  是的,南华国主相当听话,听大梁的话,这种听话甚至到了被江南士子们视为耻辱的地步。
  大梁二百年以来,并没有大举抢夺过南华国的地盘,但南华国主林家一脉却主动每年给大梁送去数以万计的“土特产”——白银、稻米、布匹,名曰“亲善礼”,实际上就是所谓的保护费了。
  而最让当代江南士子们所不齿的是,当朝国主竟然还将自己的长子送去了南华,表面上是进修中原礼节,实际上大家心知肚明,这他娘的可不就是送质子吗?!
  因此,如今的江南,有无数士子群情激奋,都在暗自诅咒那位只会寻欢作乐的老皇帝尽快入土为安。
  南华都城,金陵。
  皇宫大殿内,一位裙裾飞扬的貌美女子缓步走入暖阁,眉头微蹙地听着殿内的鼓乐声,为高坐龙椅上的黄袍老人斟满了杯中酒。
  老人看着下方的歌舞升平,眉宇之间并无喜色,只有淡淡的忧虑,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女子皱眉劝道:“父皇,您该少饮些了。”
  “荷华。”这位正是南华国当朝国主的老者摇了摇头,“那些士子大臣们,该是又骂朕了吧?”
  “为臣者妄言帝王事,都当杀!”女子愤愤然道。
  “呵呵,你这性子啊”南华国主淡然道,“你这样,朕怎能放心将国事交给你?”
  南华国长公主林荷华闻言大惊,摆手挥退了舞女叫停了钟鼓,长身跪在龙椅前哭诉道:“父皇,您这是何意?荷华不过一女子而已,怎能担当国政大事?这”
  “女子,女子又如何呢?”南华国主摸着女儿的头发说道,“你那几个弟弟都只会风花雪月罢了,到头来还不如你,若非如此,朕又怎会做如此打算?”
  “若是二弟能够回来”长公主嗫嚅道。
  南华国主一怔,而后苦笑道:“此事再也休提了,荷华。非儿他必须留在大梁,不然我南华国”
  林荷华当然知道父皇的意思,抹去眼泪叹息一声,就要告退。但却听见父皇在身后轻声道:“你为何不接受那位剑圣的情意呢?”
  长公主没有回头,只是停顿了一下脚步,便带着几名侍女离开了。
  老国主看着女儿离去的背影,长叹一声,抹去了眼角泪痕,示意太监重开这场属于他一个人的宴会。不多时,委婉清悦的歌舞便再次响了起来。
  此时殿外,月落乌啼,尽是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