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徐庶回归
当张郃率领着数百骑兵队出现在徐庶等人的面前时,张郃便跳下了马来并拱手对徐庶等人,说道:“元直,主公听说你已到了翼州,所以特派我来护送你们前去邺城,而且主公对你的这几位朋友也是十分的看重,他会在邺城扫榻相迎各位的。”
听到张郃的解释后,徐庶顿时是感动地说道:“没想到与主公分别数年,主公依然还记得庶,当初主公对我母子恩同再造,这次庶回来就是要报答主公的知遇之恩的。张将军,还请你前面带路,咱们这就去见主公吧。”
两日后,徐庶一行终于在摄政王府里见到了刘赟,而刘赟也早就在王府里设下了酒宴欢迎徐庶的回归。在酒宴中徐庶也将自己的好友介绍给了刘赟,当刘赟听到这几人分别是石韬、孟建、庞统时,他顿时是大喜地说道:“广元、公威、士元,欢迎你们来到邺城,这几日就让元直陪着你们四处看看吧,你们想去哪里都行,没有人会为难你们的。等你们所见所闻之后,再来告诉我你们的想法怎样?”
听到刘赟的话后,石韬等人拱了拱手就回答道:“多谢王爷的赏识,我等恭敬不如从命。”
石韬、孟建等人都属于不可多得的人才,而且也更是士林中的名士。而庞统不仅家学渊源,其谋略更不在诸葛亮、司马懿等人之下,所以刘赟对庞统也是抱有了极大的收服之心。
而石韬等人也没想到位高权重的摄政王竟然是如此的平易近人,顿时在他们的心目中对刘赟又亲近了几分,就连庞统也对刘赟的态度是微微地点了点头。
接下来的数十日里,徐庶带着石韬他们去了青州、徐州、司州及幽州等地,让他们见识到了在刘赟的治理之下,百姓们都过着衣食无忧的景象,特别是看着百姓们那一张张的笑脸,石韬不仅感慨地说道:“好啊,太平盛世也不过如此吧,这可都是摄政王大人的功劳啊,难怪百姓们对摄政王大人是如此的敬重,还真是应了孟子的那句名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啊。”
“嗯,广元说的不错,摄政王大人的确不同于何进、董卓之辈,他是真心在为百姓们开创一个太平盛世啊。”
此时的徐庶听到好友们在夸赞刘赟之时,心里也是美滋滋地说道:“广元、公威、士元兄,不知你们的心中可有了答案,主公一向都是唯才是举,绝不会有任何的歧视与偏狭,所以他才会得到这么多人的辅佐。”
听到徐庶的话后,石韬和孟建都笑了笑,说道:“元直,我们的心中早有了答案,等见了摄政王大人再说吧,哈哈哈。”
三日后,几人再次来到摄政王府,当刘赟将几人请进了大厅后,石韬和孟建是躬身地就拜在了刘赟的面前。此刻的他们已被刘赟的胸襟所折服,所以甘愿拜在刘赟的麾下。
当刘赟又把目光看向了庞统时,庞统则问道:“摄政王大人,如果有一天你统一了整个大汉十三州,你会坐上那张龙椅吗?同时你也会继续为百姓们开创这个太平盛世吗?”
听到庞统提出的问题,石韬、孟建等人顿时就替是他捏了一把冷汗。而刘赟则笑了笑说道:“如果真有那么一天的话,我会顺应民心、尊重yi,并继续关注民情及致力民生的。”
刘赟的话刚一说完,庞统顿时就拜服了下来,并连称刘赟为主公。而刘赟见庞统等人都拜服在自己的帐下后,也是大喜地说道:“诸位贤士,能得到你们的相助是我刘赟之幸事,希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能与诸位携手并进。”
说实话刘赟得了这么多的地盘还真是紧缺人才,虽然每年都有不少的士子从北海书院里毕业,但往往刚一出北海书院,就被各州郡的州牧们是争抢一空,所以刘赟常常抱怨那些州牧们有本事去别的地方抢人才啊,别只盯着北海这一家书院。
同时刘赟对石韬和孟建的安排也早有了主意,那就是三韩刚打下来,需要官员前去坐镇,而石韬和孟建就是最好的人选。至于庞统和徐庶,刘赟则另有重用。
不过刘赟心中一直有个疑问,当他叫来了徐庶和庞统后,就说道:“元直,我知道你和广元他们都被称作是诸葛四友,现在我已见到了你们三位,那还有一位崔钧崔州平又去了哪里呢?”
当徐庶将崔钧的身世告诉给了刘赟后,刘赟不由得是叹息地说道:“当日在殿前的一番争论又岂能如此的介怀,不是元直提起此事我都已经忘了那崔威考。不过崔烈在长安城殉职一事倒是值得表彰,这样吧,明日我启奏陛下后,给那崔烈及他的后人们封一个官职和爵位吧。
对了元直,你们来翼州时,可曾邀请了那诸葛亮?不知这位诸葛孔明对本王又有什么评价呢?”
当徐庶和庞统将诸葛亮的原话及想法说出来后,刘赟不由得是摇了摇头说道:“士元的猜测没有错,那诸葛亮确实有些偏重于权力的掌控了。而恰恰有一人还真能满足他的要求,不过一旦这人重用了诸葛亮后,那刘表和他的荆州可就有麻烦了,希望曹操能及早的重视起此人来。”
“主公,你所说的这人是谁,他真能给孔明兄如此的权重吗?”
听到庞统的疑问,刘赟笑了笑就说道:“此人叫刘备、字玄德,我听说他败走徐州后,就投了刘表刘景升,而刘表则把宛城交给了刘备来驻守,这也算是对他的一种考验吧。虽然这家伙很有些伪善,但他却有真正的枭雄之相,刘表收留他就等于是引狼入室了。如果那诸葛孔明真投了刘备的话,刘备肯定会一飞冲天的,而到了那时真正头痛的就应该是我那位好友曹操曹孟德了,他们之间必会有一场龙争虎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