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吴夫人去世
陶儿在铜镜前整理自己的发丝,看着一旁的江问,“已经入夜,今日你也喝了不少的酒,早些睡觉吧。”
“睡不着,”江问按揉着自己的鼻梁,说道。
“有什么事吗?”
“子明的女儿,大咱们儿子好几岁非要和我们结为亲家,说是生儿需要个贤妻。”
“咱们的儿子才十岁,那子明的女儿现在成年了吧,这也大太多了。”陶儿想了想说道,“不过陆敏姐姐的女儿,这论才华或许不错,这门亲事我看成。”
“你看成……”江问揉着太阳穴,一旁的陶儿走了过来揉肩,“你和子明也是出生入死这么多年了,咱们儿子最是听你话,你说一句他肯定答应。”
“这事就在这,这朝中不少大臣都纷纷来求亲,就是顾雍老先生今天在酒宴之上也和我提过,”江问苦着脸,“这些大臣看见这些事那是一个高兴,但要是你不同意,脸立刻就皱的像是苦瓜。”
“那也是,毕竟夫君是何人,这朝中想要结成亲家的可是排着队呢,你不在襄阳的时间,那些权贵叫着媒婆天天来门口守着。”
“生儿?”
“莲儿。”陶儿说道,“你也不看看姐姐多美丽的一个人,可惜遇见了一头猪给拱了。”
“诶,这头猪是你的夫君,也是江侯,尊敬点!”江问在陶儿头上用力一弹,惹得对方嗔怪的看了眼。
陶儿理着江问的发丝,“公子已经四十有一了,不知道我和公子还能活多久,真想公子与我能够长命百岁,相守一生。”
“你这话说的明天就死了一样,”江问在陶儿的脸上狠狠捏了一把,“都已经这么多年了,早已经相守了一生,现在说什么糊涂话。”
“也是我幸运遇见了公子,要不然真的会以乞人身份过一辈子,尚香妹妹就没我这么幸运了。”
“孙尚香怎么了?”
“她远嫁给了刘协,现在贵为皇后,但终究是嫁给了不爱的人。”
江问点点头,看来孙策还是听取了自己的建议,将孙尚香远嫁,如今才算是真正的名声正统。
陶儿走到了床边坐下,“许久没有看二叔了,明日去看看吧。”
吴王大殿,孙策咳嗽了一两声,看着自己掌心的血印,叹了口气,一旁的蔡琰则是脸色发白,“夫君……”
“无碍,太医已经看过,是身体受寒加上一直操劳国事,好生休息即刻。”孙策将竹简放在一旁,“大乔呢?”
“和母亲说话去了。”
“夫君,不好了,母亲她……”
孙策脸色一变,立刻夺门而出。
吴夫人府邸,吴夫人已经是出气多进气少,眼神朦胧,一旁的太医冷汗直冒,而孙策静站在身后。
太医诊断完后,“大王,臣已经无能为力,望大王恕罪!”
孙策怒视着太医,刚想要呵斥就听见了呢喃的声音,“伯符,伯符啊……”
孙策看着太医,“退下吧!”
“臣等告退。”
孙策来到了床前,看着吴夫人,“母亲唤儿子何事?”
“母亲已经不行了,想要最后看一看你……”吴夫人眼中带着泪光,“你跟你父亲最像,每次看着你就想起了他,现在也是时候去陪他了。”
“母亲,你毋须担心,你的身子很快就会好起来的。”孙策笑着说道。
“我的身体我自己清楚,伯符,娘想要拜托你一件事行吗?”
“娘请讲,儿子听着。”
“我想要见见仲谋,他被你驱逐到了会稽的封地,虽然偏远但你心不毒,从未想过要杀了自己的弟弟……”
“母亲哪里话,母亲既然想见仲谋见便是……”孙策看着一旁的大内官,“立刻让尚书台传旨,急招留侯进襄阳!”
施意恭敬行礼,便立刻退下。
“还有尚香……”吴夫人缓缓说道,眼神越发迷离的看着孙策,“仲谋……你来了啊……”
孙策静静站在一旁,床上的吴夫人现在已经没了气息。
江问府邸,江问急忙的穿戴好衣服一旁的陶儿睡眼朦胧,“什么事啊,这么急。”
“方才来的急报,就在昨晚国母突然去世,现在大王正在谈论国葬,”江问整理好了发髻,立刻出了门。
“跪!”
“拜!”
孙策撑着自己的头,一众大臣皆沉默不语。
“大王,国母去世,臣以为需立刻与先王合葬,百姓应纷纷行国礼,着麻衣才是,另外需立刻召集各地官员,前来奔丧。”
“大王臣以为。”
“江爱卿不必多言,孤知道卿欲之所言,”孙策淡淡的说道,“但这些话还是藏着别说出来,孤不想让这朝堂之上沾染鲜血。”
江问微微挑眉,看着孙策的脸色微微收了收身子,选择在一旁沉默不语。
“大王,镇北将军收复襄城,斩杀典韦,此举可谓惹恼了曹操,奔丧之礼可行但请大王不要召回各地官员,以给吕曹趁虚而入之机。”
“顾司空所言极是,曹操因被吕布背叛,后地受袭,但说到底他大军未曾有所损失,征南之心仍有,此刻恐怕早已经图谋如何收复襄城,臣也请大王不必召集各地官员,回来奔丧!”
孙策点点头,“如此便好,那么这国母葬礼便交由司空操办。”
“臣领命。”顾雍行礼说道。
“退朝吧。”
“臣等恭送大王!”
送葬之路上,百官披麻戴孝,孙策看着啼哭成声的宗亲,这些都是远离朝堂的臣子,今日又重新召集了回来,一旁一位紫髯碧眼的中年人,格外的威武霸气。
孙权向着孙策行礼,“臣拜见大王。”
“留侯平身。”孙策淡淡的说道,“孤应允你待在襄阳为母亲守孝三年,但你若是私通朝臣,被孤发现定然不会轻饶你!”
“臣领命。”孙权语气平稳的说道。
“送!”
江问府邸。
江问看着满府的白绫,微微叹了口气,江生和江莲在门口恭迎,“儿子,女儿拜见爹爹。”
“爹爹,大娘已经做好了饭菜,就等爹爹了。”
“恩,你们先吃,叫邓艾来找我。”
“姐姐,爹这又是咋了?”
“问什么,咱们爹爹一直都是这个样,也不是这一天两天了,行了去叫那个口吃的家伙吧。”
江问书房。
“学生邓艾,拜见老师。”
江问看着邓艾,“邓艾如今也已经成年,我为你取字?”
“那请容学生麻烦老师了。”邓艾行礼说道。
江问说道:“士载如何。”
邓艾恭敬的行礼,“谢过老师。”
江问看着邓艾,询问道:“诸地游历受益匪浅,口吃没了?”
邓艾点点头,“学生游历诸地,路途陌生,想要遍寻只能捋顺自己口舌,每日闲时便念书,渐渐的捋顺了自己的口舌,不知老师找学生有何事?”
“你现在可愿意入朝为官?”江问看着邓艾说道。
邓艾略微纠结,摇了摇头,“学生兵法尚未烂熟于心,且近些年游历山川不过偏僻一隅,学生还想要多历练历练。”
“那么接下来你可愿意去成都?”江问看着邓艾说道。
邓艾抬起头看着江问,“老师为何突兀叫学生去成都?”
“国母新丧一事,严重刺激到了大王若是大王如昔还另当别论,但如今大王确却是身体颇有疾症,而我国太子尚且在刘备手底下为质,如今我国就一个太子,此乃我国之储君,若是出事则吴国必定大乱,”江问说道,“此次派你去成都,一是为了让你继续游历天下,二也是想要你带封书信给太子。”
邓艾恭敬的行礼,“既然是老师所托学生定人竭力完成,待学生收拾一番后便立刻上路。”
江问点点头,“记住,进入成都之后要以百姓之身隐藏,且不可暴露你的才华与学识。”
邓艾点点头,江问也是有些不放心这次放邓艾入成都,心里还是有些拿不准就怕邓艾被刘备看上,到时候凭借刘备的驭人之术,恐怕邓艾要被弄得死死地。
这样的一位神将成为了敌对,那可是哭都来不及。
不过现在的邓艾连名士都不是,刘备应该不会注意到才是。
貂蝉推开了房门,端着饭菜走了进来,“老爷,妾身为你端来了些饭菜没有凉,趁热吃吧……”
孙策府邸,孙策看着门外一个少年郎,对着施意点点头,施意走了出去与少年郎说了几句,带其走了进来。
“你有何事?”
孙觉向着孙策行礼,“儿子见过父王!”
孙策面无表情的看着孙觉,孙觉直起了身子,“儿子此次一来,是想要请命父王,为太奶奶守孝!”
“守孝?”
“母亲时常拜见太奶奶,儿子也是尊仰着太奶奶,此次太奶奶病故,儿子愿意守孝。”
孙策叹了口气,眼神无力的看着孙觉,“你别以为孤不知道你心里在打什么主意,孤已经立了太子,就算太子如今在刘备手底下为质,但孤只要不废了他便永远是太子,你也没有这机会。”
施意眼神微微波动,“大王言重了,小公子也是为了大王……”
孙策瞪了一眼,施意连忙退向了一旁,“奴婢多嘴,奴婢多嘴!”
孙觉眼神之中闪过一丝阴翳,不过立刻恢复了正常,“儿子为太奶奶守孝实为真心实意,绝无二心。”
“那好,你愿意守孝就去吧,孤也不拦着你。”孙策淡淡的说道,“退下。”
施意向着孙策行礼说道:“大王这守孝本是一件好事,大王何必发火呢?”
“守孝?”孙策笑了笑,“倘若他真的如此,我立他为太子又何妨,不过这心眼到底是多了个。”
孙觉离开了吴王府邸,回到了自己的府邸,大乔正对着镜子梳理,“觉儿回来了,又去哪玩了?”
“儿子去拜见了父王,母亲,儿子要去为太奶奶守孝。”
“你要去守孝?”大乔转过头,摇了摇头,看着孙觉说道,“守孝之人已经有了留侯,你不准去。”
“为何?”
“留侯在昔日与你父亲争权夺势失败被封派到了会稽,他不是一个好叔叔,你若是去了必然受到他的影响。”
“娘亲,孩子从来没想过什么争权夺势,只是想要陪陪太奶奶罢了。”
大乔深深的看了眼孙觉,摇了摇头,“儿子,你真的要如此吗?”
孙觉神色一动,知道自己的母亲看穿了自己的想法,“母亲是个温和之人逆来顺受,从来不喜与人争,但儿子却不甘愿如此,如今孙正在刘备手下为质,这是儿子的好机会,我要让群臣知晓父王还有我这样一个忠孝的孩子。”
“正儿虽为刘备的人质,但也不过是暂时的,迟早会回来,觉儿你这么做会惹来祸端!”
“帝王之家本就是为争而争,历来王权只尊胜者,儿子不甘愿做一位侯,儿子想要当王,”孙觉向着大乔行礼,“儿子已经向母亲问好了安,请容儿子拜别母亲。”
孙觉离开了屋子,走到了自己的府邸,在其书房,一位官员则是神色极为匆忙,“臣拜见二公子!”
“交代的事如何?”
“二公子,臣以为这种事风险实在太大,若是被发现,恐怕臣……”
“怕什么,都这么久的时间,父王不是毫不知觉,”孙觉淡笑着说道,“你害怕,若是被我捅出去你收谋朝堂之中不少的私利,大肆偷售宫中药材,你觉得你的下场会怎么样?”
孙觉走到了主位上坐下,“你要是帮我,我成为了吴王必然让你首尊,群臣奉你为先,如此你心不心动?”
太医手心不断冒汗,但说到底横竖都是一刀,还不如真的豁出去,反正都已经这么久了,孙策也迟迟未发现。
太医退出去后,一位中年人却是走了进来,孙觉行礼说道:“见过二叔。”
孙权淡笑着,“觉儿好手段。”。
“还得多亏二叔,不然觉儿不会如此顺利。”
孙权点点头,“虽然孙策已经清扫了朝堂,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我在襄阳还是有些眼线,终于抓到了这样一条大鱼,如今也算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