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阶段性总结

  解决了苏州的事情,安江顺也算是松了一口气,这苏州的事情也让安江顺看到了一些问题,那就是大唐官员的素质确实还优待提高,同时目前的交通和通信条件确实限制了商业贸易的发展。
  “在蒸汽机、火车等先进交通工具发明前,也只能这样了。”
  时间过的很快,安江顺已经到了苏州近十天时间,对江南地区的改革措施落实也有了十足的了解,税收和服役法的落实还算不错,最大的问题就是一些官员的行政能力以及交通条件的限制。
  官员的个人能力和交通条件的限制这两个问题都很关键,不过目前,能尽快做出改善的也就只有官员的行政能力了,安江顺在自己的备忘录上写下了建立行政学校的计划。
  “在巡查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实际上有很多官员,本质不坏,学识也有,但是为什么就是不能将他们所学用以治理地方呢?”安江顺对温忠盛和皇甫刚等人说到,安江顺的话立刻引起了一众官员的响应。确实他们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他们在巡查过程中发现一些县令学识确实是不缺,但是让他们治理地方确实不行,一些官员刚刚科举成功就被安到了县令位置上,没有任何基层锻炼的经验,也没有行政经验。
  “这个问题我等也发现了。”皇甫刚起身对安江顺说到:“很多县令只知道照搬政令,不考虑当地实际情况,虽然将改革措施落实下去了,但是为了完成改革任务,一部分官员急于求成,着急出成绩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损失。”
  “还有些地方,百姓对朝廷政令不太相信,地方县令也固执的认为商贸不利国家社稷,根本没有落实上面的改革措施。”
  “这个问题我们不能以偏概全,有些地方确实没有什么发展贸易的潜力,侯爷,下官认为这件事还是要区别看待,不能一棍子将人全部打死。”温忠盛对安江顺说到:“就例如潭州柳怀县,当地没有特产,也几乎不生产丝绸和茶叶,当地百姓只依靠农业生活,下官认为例如柳怀县这样的地方就应当着重于农业生产,至于贸易,只要能保证百姓日常生活生产用品就足够了。”
  安江顺点头认可了温忠盛的说法,“言之有理。”在大唐还是有很大一批具有经济头脑的官员,只不过以前大唐重农抑商的传统限制了他们的思想,当这个束缚被打破后,这一切立刻就得到了改变,例如温忠盛这样一批官员就脱颖而出了。
  然而与大唐庞大的公务员基数相比,像温忠盛这样的官员又太少了,这也就导致了很多时候改革措施没有得到完全的落实,只有服役法和税法两项得到了比较全面的落实,皆因为这两项形成了成文律法并且涉及了所有百姓,地方官员也不敢明火执仗的违背,一旦引起民愤,他们可承受不起。
  至于其他的例如百姓可以向当地府衙借贷,但是很多地方官员在落实这一条的时候就会打擦边球,有些官员就会趁机谋取利益,在朝廷规定的利息范围之外额外增加利息,自古以来民不与官斗,这些农民被地方管理欺压也不敢声张,只能被迫的接受,等到来年偿还高额的利息。
  由于这些官员并没有在借贷协议中写他们额外增收的利息,成为了一种潜规则,就跟安江顺前世找人办事必须要送红包一样,温忠盛他们在下面巡查调研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但由于一些官吏做的很隐秘,抓不到证据,他们也没有办法,百姓往往因为害怕有所顾忌不敢出来作证,温忠盛他们将此类的问题全部提了出来。
  “发现问题是好事,这就是我们巡视团存在之意义。”安江顺对众官员说到:“现在既然发现问题了,那么我们就要思考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大量官道正在昼夜不歇的修筑,这一点暂时不用考虑。”安江顺对众人说到。
  “关于额外收取种子借贷费用这件事情交给温忠盛,等下你拿着我的手令去江南道巡检司抽调官吏与巡视团官员组成查案组,清查此事!”
  “下官领命。”
  “关于地方官员行政能力的问题,此事不仅是江南一地之事,这关系到了整个朝廷官吏,关于此事等回到长安,待本侯禀明圣人后再行决定。”
  “我等明白。”
  “江南是丝绸、瓷器、茶叶的主要产地,整个江水下游也是水稻等作物的主要产区,所以江南的发展关乎整个国家,这也是为何本侯会亲自带队南下江南。”
  安江顺再一次对所有官员强调了江南地区的重要性,如今的中原大量耕地土壤肥力流逝严重,加上这几百年来,因为各种原因,大量人口南下,尤其是江水流域,人口暴增,气候条件又适合农业耕种,到了开元年间,这江南地区那可是朝廷重要的粮赋来源,现在安江顺开始了经济改革,江南地区得天独厚的条件,丝绸和茶叶等贸易相当发达,江南地区也一跃成为了除了关中长安、雒阳等地以外大唐贸易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当然了,同时在广州还有很多从海上来的大食人在广州做买卖,之前的大唐并不重视海上贸易,自从安江顺开始了经济改革,大唐官方也注意到了南方这些从海上的来的外邦商人,安江顺之所以将江南巡查任务进行了阶段性的总结,也是想到了岭南道广州等地那些从海上来的大食商人,安江顺打算安排好江南的事情后,前往岭南道巡视一番。
  他需要对海上航线进行一些了解,作为一个有大国情怀的人,安江顺绝对不允许大唐海上贸易被大食人操控,安江顺打算在海上和这大食人争上一争。
  安江顺结束脑海的幻想,然后对所有官员说到:“过几天本侯将南下岭南,前往广州,江南道巡视团所有事情由温忠盛负责,皇甫刚从旁协助!”
  “是,侯爷。”
  “诸君,问题还很多,我们现在发现的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还有很多问题需要你们去发现,还有此次巡视,我已经给圣人去信,让圣人下旨命令各地巡检司对巡视团进行监督,此事本侯提前告知了你们,想必你们也明白本侯的意思。”
  “我等明白。”
  “明白就好,本侯可不希望我带过来的人有人被查出问题,一旦发生了这件事情,不仅是你们,就连我也会受到陛下责备,后果你们明白。”安江顺的话让所有巡视团成员心中一紧,没有问题的自然不会有其他的担心,但是那些确实收了下面一些官吏的贿赂的人心中可就有些慌张了。
  这人啊,有时候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安江顺扫视一圈,从有很多人脸上的表情就能看出他们此时心中想的是什么,心中有鬼的人眼神飘忽,不敢与安江顺对视,想要躲开安江顺注视的目光。
  心中坦荡的人就不会害怕,他们可以非常坦荡的和安江顺对视。
  当然了,那些心理素质非常好的官员在这种时候就跟没事人一样,就像安江顺刚才提到的事情跟他们没有任何关系,而这种人一般都是老油子了,也没有将安江顺的话放在心上。
  “行了,今天就到这里吧,本侯希望回到长安的时候能见到汝等一个不少。”
  说罢,安江顺起身离开了议事厅,只留下一群人相顾无言,被安江顺临时委任为总负责人的温忠盛起身对所有人说到:“诸位同僚,侯爷的话诸君也都听见了,接下来怎么做想必大家心中也知道了。”
  “吾等明白。”
  开元二十一年八月下旬,安江顺带着彭宇以及十几个亲兵轻装从苏州城出发,这一次他将前往岭南道巡视,重点是关于广州等地的外邦商人,以及考察南方造船业,安江顺已经决心要大力推进江南岭南等地的航海业发展,这一点他已经奏请了李隆基,理由很简单,那就是作为大唐人,他们不能坐视由外邦人操控海上贸易,大唐必须将贸易主导权牢牢拽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