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月婵商行
“一朝天子一朝臣,若是将来陛下归天了,新皇登基,你能保证新皇会如陛下一样对我们吗?”安江顺看到李月婵有些不高兴,赶紧笑着说到:“我就是打个比方,你可别多想。”
“没事儿,夫君,妾身明白相公说的都是实话,人终有一死。”李月婵对安江顺说到。
“好了,我们不说这件事情了,我们还是来说说建立商行的事情吧,慢慢将之前的商行摆到明面上来。”安江顺对李月婵说到,“有时候一昧隐藏实力也不完全是好事情。”
“妾身都听夫君安排。”李月婵依偎在安江顺怀里,“妾身对身外之物也不是那么看重,只要我们一家人幸幸福福比什么都好。”
“我知道。”
安江顺摸了摸妻子的小脑袋,心中长舒了一口气,他对李月婵说到:“再等等吧,再过一两年,改革的事情都走商正轨了,我们就一家人出去云游天下。”
“真的吗?”
“那肯定是真的啊,夫君答应你的事情什么时候反悔过,等改革走上正轨,大家也都习惯了新法,我们就坐船出海,去倭国,去新大陆看看,把孩子们都带上。”
安江顺对李月婵说到:“孩子们这么大了,还没有出去看过,一定要趁着我们还年轻带着孩子们一起出去看看。”
“告诉你个秘密。”安江顺悄悄在妻子耳边说到。
“什么秘密啊?”
“我让孙凌回到渤海后,让他特意打造五条大海船,是在福船的基础上特意重新设计的大海船,就是为我们出海旅游的时候专门准备的游船。”
“真的吗?”
“真的呀,其中一艘我还让孙凌取名为月婵号。”安江顺的浪漫让李月婵说非常感动,“算算时间,这船也快造好了,就等着我们出海了。”
……
开元二十一年六月,李月婵在自家酒楼外张贴出雇佣纺织工的招聘布告,几天后李月婵正式组建月婵商行,商行未来主要经营范围是海外贸易,其实外人并不知道月婵商行实际上就是用一个空壳子套进了此前已经半隐藏在地下的九州商行,月婵商行一成立就有大量九州的管理人员加盟,这也是为何月婵商行在短短两个月时间里就步入了正轨,虽然月婵商行自己建设的纺织工场还没有正式投产,但是在李月婵的住持下商行收购了大量散户的丝绸后,有商行派出的商队直接踏上了开拓大食、罗马市场的道路。
“贤婿,朕听说月婵又将酒楼扩大了,现在直接开了商行?”例行会议结束后,李隆基又单独留下了安江顺,不过今日李隆基只是想和安江顺聊一些私事。
“没错,这不是月婵每天在家里闲不住吗?孩子现在也大了,不需要月婵随时随地的照看,这不就给自己找了一些事情做,同时这也算是为天下百姓做一个表率嘛,带领我大唐百姓走向更好的生活。”
李隆基点点头,安江顺的解释还算合理,他也就是随便问问,关系一下自己的女儿,至于赚钱那都是小事情,自从商业税法通过之后,朝廷的国库也慢慢的充盈,李隆基也不如安西大战那两年那么焦虑了。
“既然如此,日后在外邦让商行商队和皇家商队互相照顾一番,再怎么说也是一家人。”
安江顺行礼然后回到:“是,陛下,臣回去就给月婵说说这事儿。”
闲聊了两句后,李隆基突然出声问到:“对了,我想立李亨为太子,汝意下如何?”
“嗯?”安江顺一愣,差点儿没有反应过来,李隆基这画风转变的怎么如此之快,安江顺一时间还有点儿不顺利,安江顺小心的说到:“陛下,这立太子的事情乃陛下家事,我乃外臣,陛下做了决定,臣坚决支持便是。”
“什么外臣不外臣,汝乃朕之贤婿,这立太子一事你也有发言权。”
国家就是一个大家庭,这要立太子就是选择家族的继承人,李隆基作为当代家主自然要取得安江顺这样的实权人物的支持,其实这也是每个皇帝都会做的事情,给自己的继承人准备一些可用之臣,安江顺又年轻在军中朝中都很有威望,等李隆基死后,正好可以扶持李享度过难关。
“陛下,我。”
一些皇帝甚至还会在死前故意打压一些大臣,然后等太子登基之后就又将这些大臣提拔回来,这些大臣心怀感激自然就会更忠心的辅助现任皇帝。
“臣一切听从陛下吩咐。”安江顺毕恭毕敬的回到李隆基,在目前时机尚不成熟的时候,安江顺不会直接表态,他的身份注定了他不能公开表态,一旦表态就会再次和一些派系的大臣形成敌对状态,这不是安江顺想看到的事情。
李隆基感受到安江顺的为难之处,摆摆手说道:“行了,你也不用说了,朕明白你的意思了。”
李隆基现在的行为在古代皇位继承中屡见不鲜,李隆基今日对安江顺提出要立李亨为太子就是先和安江顺通个气,过一年半载,李亨正式成为太子后,李隆基便让安江顺成为太子太傅。
“臣多谢陛下体谅。”
“如今,改革已经到了关键的时期,汝接下来准备怎么做?”李隆基问到安江顺。
安江顺恭敬的回到:“回陛下话,臣认为现阶段应当深化推进改革,在全国范围内落实改革措施。”
“陛下,臣还是那句话改革切忌急于求成。”
“行了,行了,朕需要你教我?”听到安江顺摆出一副劝谏的姿态,李隆基立刻就有些耐烦了,让安江顺不要说了,“反正这改革之事,朕是全权交给你了,成效朕也看到了一些,朕也放心。”
李隆基在哪儿扒拉扒拉说了半天,反正总的意思就是对安江顺很放心,安江顺那是糖衣炮弹这糖衣是吃了,炮弹就置之不理了,李隆基这些年纪大了,人渐渐的也有些变的有些懒散了,很多事情就交给了下面的大臣去做,尤其是当下的朝廷有张说、安江顺、养正诚等能臣在,这安江顺的改革又让朝廷有钱了,李隆基这皇帝当的很是舒心,自然就开始了享受改革带来的福利了。
然而这上层尤其是皇帝开始注重享受豪华奢侈的物质生活了也往往就预示着一个封建帝国的统治阶级已经开始原地踏步甚至说日渐走上了下坡路。
从皇宫回到家里,一路上安江顺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历史还是逃不过这条路,李隆基已经逐渐表现出一个昏君阶段的征兆了,对朝政国事不再如年轻时候那般上心,权力下放的越来越多,如果安江顺贪念权势,这样的皇帝对于安江顺来说自然是好事,但是安江顺并不是那种热烈追求权势的人,他是一个真心为了国家民族的一个官员或者说将帅,安江顺还是希望皇帝能够一直保持清醒英明的皇帝。
“哎,只希望两世的历史不会重演吧。”安江顺脑海中苦恼的想到,李隆基渐渐的有了昏庸度日的征兆,安江顺作为臣子除了适当谏言,他也做不了什么,是李隆基一首栽培了安江顺,安江顺不可能也不会去造反扶持新的英明君主,他也不会自己当皇帝,不仅是他知道自己不是那块料,更是因为良心上也过不去。
安江顺只能尽自己的努力让大唐变得更好更强大,也是让大唐百姓享受到更幸福的生活,让百姓记着李隆基的好,记着朝廷的好,这样一来就是将来真的在这个世界重演了前世的历史,也不至于让战争糜烂,这也是安江顺大力推行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在因素。
安江顺也终于明白有时候你前知前觉的也不一定是一件好事情,因为那样你可能会有更多的烦恼,而且还是无法对被人倾诉的烦恼。
“哎,想那么多干嘛,如今大唐国泰民安,四方平定,怎么可能和前世一样。”走进家门的那一刻,安江顺自信的在心中想到,他活动活动已经有些僵硬的面部,使自己看起来很开心的样子,这才走进了家门,他可不想妻儿看到自己愁眉苦脸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