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风暴
刘铉,隆庆三年任江宁知县,到任后清里甲、均赋敛,兴贤礼士,使庭无积牍,吏无积弊。张居正闻其政绩,派有司明察暗访,果如人言所述,便于万历元年招其进京,一番对答之后,张居正知其敢于任事,对新政颇有见地,欣喜之下收为门生,留在身边参赞事务。
几年下来,刘铉更见精干,成为张居正的左膀右臂,万历三年出仕地方,现任湖广按察使。因此也与张家子弟颇为熟悉,与懋修虽无深交,但对好书喜静的懋修倒是很有好感。懋修之前虽是书痴,亦曾与之交往过,并深为其勇于任事,公正廉明的作风所折服。故而两人虽不曾促膝长谈,但彼此却互有好感。
张懋修一边派人送上拜帖,一边想着刘铉的过往。不一会儿,就听见门内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却是刘铉的老仆,刘府大管家文伯亲自出迎了。
一见面就热切的向着张懋修行礼:“果然是懋修少爷,老爷起初还不相信,快快请进,我家老爷在书房等候。”
随着文伯的引领,张懋修进到府中,只见一位四十来岁,相貌威严的男子,远远的迎上前来,抓着张懋修的手说:“子枢,怪不得今早喜鹊在枝头欢叫,却是你这贵客来了。”
懋修好笑道:“刘大哥也学会打趣小弟了,看来在父亲跟前是束缚了刘兄了呀!”
“子枢可不要乱说,跟着首辅大人可是我三生修来的福分啊!”刘铉感慨的说,语气至诚,可见并非客气奉承之语。”
“子枢这次过来,怎么不能提前招呼一声,也好让为兄提前迎候扫塌一待?”
张懋修心头一热:“刘兄公务繁忙,小弟怎好打扰?”
说着二人便同时进入堂中,分宾主坐下,闲叙几句之后,刘铉直言道:“自从四年前我离开江陵之后,便不曾再见过你,但时时在首辅大人跟前看到子枢的文章,确实日渐精进,让为兄佩服。首辅大人虽不曾直言夸赞,但我看大人是非常满意的。”
“唉,刘兄快别提了,真是羞煞人也!”懋修倒是有些尴尬,虽知对方没有恶意,但也不好意思接受这样的夸奖。
刘铉一怔,猛然反应过来,自己真是糊涂了,怎么哪壶不开提哪壶?忙解释道:“子枢,不要怪为兄交浅言深,科举本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拼得可不光是实力,还有运气,甚至有时候运气更重要。懋修此次失利,便是输在了运气上。”
懋修见刘铉语意诚恳,知非是安慰之言,便也坦诚相见:“刘兄夸奖,子枢实不敢当。经此一败,我倒是知道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更是明了了自己的缺失,再不敢做井底之蛙,小视天下群英了。”
刘铉不觉惊异,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古人诚不欺我。懋修虽文采风流,但寡于言语,不善交际,不想今次见面,却有如此见地?感慨之余,忙岔开话题:“你之前在省府应举,也不曾来过我府,我知你要避嫌,便也没有招呼你,这次过来可要好好盘桓几日,让为兄略尽地主之谊。”
张懋修连连告罪,并言明日后当多多来访,但今日确实不便。
刘铉便知张懋修是有事相言,便正色道:“贤弟此来,可是有事?直言无妨。”
张懋修便将乌山知县王元意图夺人财物害人性命之事,向刘铉一一道来,并将凌威、罗文浩的事也据实相告,不曾隐瞒。
刘铉本是刚直廉洁之人,又觉愧对首辅大人的厚望,听闻之下又羞又怒:“想不到在我湖广治下,还有如此贪赃枉法之徒,子枢放心,我一定查个水落石出,绝不叫一只老鼠,害了胡广的革新的大好形势。”
为了快速查清案情,刘铉要求凌威、文浩留下协助调查,张懋修征求了二人意见,并请李柏留下徒弟,照料二人,自己于第二日发船往江陵而去。
且说乌山知县王元自那日后内心惶惶不安,坐卧不宁,唯恐惹了贵人,遭受打击报复,便派王老三到武昌打听消息,却不想王三还没回来,按察使大人刘铉却先来了。
一场始于乌山,波及湖广,影响大明的廉政风暴就此拉开了序幕。而事件的始作俑者此时却已到了江陵家中,还不知自己的无心之举掀起来怎样的风浪,又给自己的父亲大人惹了多大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