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危若累卵的大唐天下!
“黑齿副使,勿急,我所谓‘能当十万兵’指的是制造二踢脚的重要原料黑火药,礼花或者说烟花只不过是小打小闹罢了!”
狄光嗣解释了一通,黑齿常之听得很仔细,孙佳遥似乎也很有兴趣,狄光嗣突然一拍脑门。
“对了,你们还记得巧渡黄河之时,用来制造漩涡的漫水坝吗?它就是被“黑火药”炸垮的!”
洛水横穿洛阳,流量不算小,若欲拦截能够形成漩涡的水量,漫水坝必须又厚又皮实坚固,否则无法承受高水位带来的压力,狄光嗣粗略计算过,坝底最阔处足有一丈来宽,寻常的人力无力根本无法瞬间将其击溃。
其实,早在筑坝之时,狄光嗣就利用月营“洛阳”分部“黑火药”储备制作了一个威力惊人的简易地雷,埋入坝底,等时机一到,便发信号让躲在漫水坝附近的人引燃地雷,从而使漫水坝从底部开始崩溃。
狄光嗣现在说其,孙佳遥方才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我说那也你偷偷造什么玩意呢?地雷和二踢脚真的都是用你口中的‘黑火药’制成的?”
狄光嗣很肯定地点点头,补充道:“再试想,如果把点燃的地雷用‘拍车’抛出,使静止的地雷变成会飞的飞雷,待飞雷撞上城墙或城门,不是城塌就是门垮,如果“拍车”体型足够大,射程足够远,飞雷足够多,便可消灭躲在城池中坚守不出的缩头乌龟!”
黑齿常之眼睛越听越亮,仿佛发现了一个新大陆,如果狄光嗣所言不虚,在对方还在抛石头或火球时,我方飞雷落地时,敌方阵地将会是火海地狱,惨不忍睹,这仿佛已经不能称之为战争,而是一场不对等的屠杀。
黑火药能当十万兵,所言不虚也!
其实,狄光嗣还没说把铜炮,钢炮还有什么铁炮等初级热武器说出来,否则黑齿常之对能当“十万兵”的结论更加深信不疑。
狄光嗣也又自己的思考,他原本不想让“黑火药”这么早用于战争,因为这东西杀伤力太大,而如果“黑火药”魔盒被狄光嗣提前打开,野心家又将其用于战争,对整个大唐来说,无异于一场灾难,真到那种境地,杀人变得太过容易,太过简单,会让人成瘾的!
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现在的大唐天下已经彻底乱了,乱到狄光嗣都不太敢认了。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在北伐曹魏时,携带整个汉中替代了整个山南道及长安以东地区,南北朝时期的东晋权臣,后来的宋武帝刘裕北伐后秦时,带着潼关以西,长安以东土地外加一部分黄河也穿越而来。
诸葛亮的目标是长安,刘裕的目标也是长安,诸葛亮从西而来,佣兵六万,围困了隋唐长安城的西门和北门,刘裕水陆并进,举水军,步兵共计六万从东而来,围的是南门和东门。
可怜的长安城,可怜的皇帝李治以及隋唐长安城的百姓们,被已经死了四百年的蜀汉北伐军和死了二百年的东晋北伐军团团围困,走脱不得!
狄光嗣要做的就是从诸葛亮与刘裕拢共十二万的兵马手下,救出老爹狄仁杰、老娘狄母,皇后武则天,皇帝李治外带长安百姓,这个任务不是一般得难,是真难啊!
姑且不说狄光嗣是不是诸葛丞相和宋武帝这两个历史大牛人的个,仅从兵力配置上看,狄光嗣真正拿得出手用于作战的府兵,最多只有两万。
河东之地地域太大需要的防守兵力很多,其他方向都还好,情况最不秒的是与河东隔太行山相望的河北之地,现正被未来的开国皇帝刘秀霸占。
刘秀只用了很短时间就整合好河北之地,虽然来到了一个新世界,但打回长安的心没变,而刘秀无论选择南下还是西进,其进攻冒头对准的不是狄光嗣就是镇守洛阳的李弘,河东和河南之地是大唐仅剩的一点地盘,若被他人占去,大唐就真会吹灯拔蜡。
因此,就算李弘答应出兵牵制潼关的刘裕所部,能拿出手的兵力也不会太多,狄光嗣只能靠自己,“黑火药”也不得不提前用于战争。
还有一个原因,东都洛阳所在的河南道除了北边刘秀的威胁外,其南边也很危险,据狄光嗣在洛阳短暂停留打听到的消息,大唐淮南道和江南道之地出现了两个势力,一个是成王张士诚,另一个是吴王朱元璋。
东汉刘秀,三国诸葛亮,南朝刘裕好歹是在大唐朝之前,对上这三个狄光嗣自觉有那么点优势,但张士诚和朱元璋二人可是元末之人,元末已经出现铜炮,热武器对上冷兵器,想想都肝颤。
河东与河南之地周围情况大致已经摸清,尚有剑南道,岭南道之地未有消息,鬼知道还会出现谁?
明之前有宋,明之后有清,清之后有“敏虢”,或许还有······鬼知道那一天就突然过来?
狄光嗣下定决心,必须加快武器研发进度,起码保证不能落后,而且长安之行,“黑火药”狄光嗣必带。
狄光嗣请黑齿常之来观摩,也算是给他鼓了把劲,加了把油。黑齿常之很快就离开校场,狄光嗣和孙佳遥也回到了城南狄宅。
令狄光嗣意想不到的是,他今日在校场上的一番无意之举,还给他带来了意外之喜。
半空中的“唐”“胜”两字虽然消散地很快,但还是被很多人敏锐地捕捉到,不明真相的晋阳百姓认为这是上天降兆,出征誓师在即,这是个好兆头,而这股心气恰恰是现今出于内外交困的大唐所需要的。
这不,第二日远在洛阳的太子李弘就收到了这个消息,这一下,一传十,十传百,半日过后,这个消息在洛阳城内沸腾,一日之内,又传遍了整个河南道。
而戍守在河南道南北两境的府兵卫士们都觉精神振奋,上天没有抛弃大唐,老天仍旧站在大唐一边!
最为重要的是,犹豫不决,迟疑不定的李弘也下定了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