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父亲节
慕容远今天心情很糟,儿子和他吵架了。从小对他言听计从的儿子,居然为了一个女生,提出毕业后要离开京都,去那个女生的城市就业。
慕容远是京都大学著名的华文教授,他想当然的认为,儿子会一直听从他的安排,按他设计好的轨迹生活。可现在,现实给了他狠狠的一记耳光。
今天,温文儒雅的华文教授慕容远,在课堂上没收了一本杂志。他拿过杂志扫了一眼,看到了林孟的名字。
他知道这个作家,看过林孟的两个短篇故事,写得十分好!也知道林孟有一部《蜘蛛侠》最近卖得极其火爆,但他看不上那种科幻,他奇怪林孟为什么会自降身份,去写那种执白的故事。
不过,慕容教授还是忍不住看了看内容,这一看,就停不下来了。
教室里的学生们窃窃私语起来,教授这是怎么了?他不知道现在还上着课吗?那个被收了杂志的男生耸了耸肩,表示,他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他才刚打开杂志呢!
忽然,慕容教授说话了:“前面的课,暂时放一放,下面我为大家读一读这篇文章!”
慕容教授捧着杂志,一边读一边走回讲台:“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慕容远读完了这篇文章,问下面的学生:“各位同学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
课堂里响起一片七嘴八舌的感叹,都说是好文章。
“那大家知不知道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慕容远又问道。
“是林孟,这篇文章我看过!”有个同学说,然后下面又是一阵议论。
“对是林孟,今年刚获得金简奖的林孟。”慕容远见大家提起了兴趣,他说道:“今天,我们就对林孟的这篇新文章进行一个作品赏析。”
“我们从这篇文章的行文立意、写作特色、用词方式等几方面做一个讨论,大家可以畅所欲言,不过得先举手!”慕容远引导着学生们。
教室里响起一阵轻笑,有学生举手发言:“我觉得,这篇文章的用词很有时代特点,让人一读就能感受到二三十年代的气息”
“作者的语言使用,很符合那个时代华夏民族的精神气质,和当时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身份特质,刻画的简洁质朴,但十分生动”
“这篇文章突出的是父亲的背影,背影这个描写出现了好几次,但林孟为什么不用‘父亲的背影’,或者直接用‘背影’来做文章的名称呢?”有学生提问。
慕容远也觉得用“背影”这个名称显然更加合适,他想了想说道:“从林孟几篇短文的水平看,他不可能不知道这个问题,但他还是用了‘父亲’这个名称,应该有他的考虑。大家发现没有?这个周末,刚好是父亲节。”
慕容远忽然觉得,其实儿子的做法,也没什么错。自己和儿子的关系,难道真的要变成林孟文章里描述的那样?
儿子要是主动联系自己,这事就过去吧?或许,自己可以主动联系他
光迅网音乐编辑李晓东,今天把长天演艺公司发过来的一首单曲“父亲”挂到了网上。
这首歌是黎想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李晓东记得黎想,从“敬爱的老师”这首歌开始,他就记住了这个名字。
黎想创作的“三百六十五个祝福”和“让我们荡起双桨”这两首歌,都给李晓东带来了震撼,他佩服这个初中少年的创作天赋。
但今天这首歌,给李晓东带来的震撼最为强烈。词写的好,曲作的好,歌曲演绎的更好!
李晓东单曲循环听着这首“父亲”。听着黎想的演唱,李晓东觉得,每一句歌词都戳中了自己的心窝,他思念起远在西北老家的父亲。
自己有两年没有回去了,工作确实有些忙,但没有忙到回不了家的程度。他觉得自己这两年其实是变懒了,什么都懒得去做,连老家都懒得回。
李晓东心想:难道真像歌里唱的,“让清风捎去安康”吗?不,不行,我应该回去一趟,看看父亲,看看母亲!现在就去请假,我要在父亲节的时候陪在他的身旁
林孟的散文“父亲”和黎想的歌曲“父亲”,同时在父亲节快要到来的时候,以不同的方式热了起来。
但这两个作品,都让一个平时没有太多人关注的节日——父亲节,变成了这几天最热门的话题。
网络上有一篇帖子受到大家的追捧,帖子这样写道:“也许我们认为,父亲节,自己应该一边听着黎想演唱的‘父亲’,一边看着手里林孟的文章‘父亲’,默默流着眼泪,心里默默感谢着自己的父亲但这样,你觉得自己做的对了吗?以其看着文章,听着歌流泪,不如来点儿实际的,现在就去看看你的父亲,给你的老爸做顿好吃的,或者让你老爸给你做顿好吃的,谁做的都不重要,能吃就行我记得有一句古话,叫‘子欲养而亲不待’,别让这句话,成为你后悔终生的痛点!”
下面有众多网友的回复,其中最被大家推崇的回复是这样的:“父亲节的正确打开方式:放下自己的矜持,别再拿工作太忙当做借口,在父亲节这一天,回家吧,好好陪陪自己的父亲!就算真的没有办法陪在父亲的身旁,至少也要打个电话,问候一下吧?我说的主要是男同胞们!就是你,还看什么看?现在就行动吧!”
很多人看到了这个帖子,或是湿了眼眶,或是会心一笑。看完帖子后,这很多人中的很多人,要么收拾行装,要么拿起电话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为自己的老爸,过一个父亲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