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 张辽和他相关的女人(下)
军到合肥,曹操循行视察昔日张辽作战的地方,赞叹良久。于是给张辽增兵,多留诸军徙屯居巢。
曹操攻濡须口,孙权请降,留夏侯惇(dū)、曹仁、张辽等屯居巢。
…………
关羽围曹仁于樊城,适时孙权称藩于魏,为了让孙权安心攻打荆州,于是,曹操召张辽及诸军悉数回救曹仁。
张辽尚未到达,徐晃已经打败关羽。张辽便与曹操会师摩陂,曹操乘车出来慰劳他,并派他屯于陈郡。
在陈郡,张辽又在当地纳了两房妾室,一个没生养,另一个只给他生了一个女孩。女孩儿,史籍没留下名字,地方志说其女夭折。
…………
曹操去世,曹丕即位魏王,改迁张辽为前将军,分封其兄张汛及一子为列侯。
不久,孙权再叛变,张辽还屯合肥,并进爵都乡侯。
曹丕赐舆车予其母以示荣宠,并派兵马送其家人到他驻军的地方,又预先在当地告示张辽家人将要到临,命令所有守军出迎,众军士将吏都列队出候拜迎张辽家人,看见此景的人均认为这是十分荣耀的事。这次,曹丕把张辽流散在其他城市的女人,一并收拢,送到合肥居住。
…………
同年,曹丕称帝,再封张辽为晋阳侯,增邑千户,并前二千六百户。
黄初二年(221年),张辽到洛阳皇宫朝拜,曹丕便引张辽会晤于建始殿,亲问其昔日破吴时的情状。
张辽述说过后,曹丕向左右叹息道:“简直是古代的召虎啊(召虎即召公,是与方叔、尹吉甫、秦仲等齐名的东周大将。他因平淮夷所以被曹丕借作比喻)。”
于是,为张辽建造屋舍,替其母兴建殿室,当年跟从张辽突破吴军阵营、临时应募的一众步卒,都被封虎贲,把张辽的地位已经升至极致,无以复加。
张辽在军中,更是一呼百应,无人不从。
黄初三年(222年),孙权再次向曹魏称臣。
张辽奉命还屯雍丘,却在此得病。
曹丕遣侍中刘晔带着太医审视其疾,并令虎贲卫士们往来传达张辽病况,为张辽问病的使者经常在路上互相遇见。
梁章巨《三国志旁证》中提到“汉三公病,遣中黄门问病。魏、晋则黄门郎,尤重者或侍中。(张)辽位未至公,而遣侍中,盖宠之也。”
可见曹丕如何重视张辽。
张辽之疾久未痊愈,曹丕命人把他接到自己的行营,自己则车驾亲临,握着他的手,赐给他御衣,太官每天来送御膳。
病情稍有好转后,张辽便返回其屯军之所驻军,不骄不躁,忠于职守,尽人臣之状。
正当其时,孙权再次背叛曹魏,曹丕派张辽乘舟,与曹休到海陵临江驻防。
孙权知张辽至此,甚为忌惮,敕令诸将道:“张辽虽然抱病,但仍是勇不可当的,千万要谨慎在意!”
同年,张辽与诸将同破吴将吕范。
但他的病情却也日渐严重,最后终于在江都逝世,一代名将就此陨落。
曹丕为之流涕,谥曰刚侯。其子张虎嗣任其爵。
…………
黄初六年(225年),曹丕追念张辽、李典在合肥之功,下诏曰:“合肥一役中,张辽、李典仅以步卒八百人,破贼十万之众,自古用兵,未见如此。他们使贼众至今仍气为之所夺,真可谓国之爪牙。现分封辽、典邑各百户,赐一子爵关内侯。”
正始四年(243年),张辽得享从祀于曹操庙庭。
历任官职:郡吏,骑都尉,鲁相,中郎将,关内侯,裨将军,行中坚将军,荡寇将军,征东将军,前将军,内朝官,亚于车骑、骠骑大将军。
辽有一兄长,名为张泛,在魏国因为张辽之功而被封侯(曹丕即王位文帝时,张辽转封前将军。朝廷分封其兄张泛及一子列侯)。
子孙:
张辽有一子名张虎,张虎有一子名张统,也就是张辽的孙子。
…………
当年关羽投于曹操营下,张辽与关羽为好友,曹操便派张辽问关羽去留之心,关羽表明只会跟随刘备,张辽想到如果照实说给曹操,怕曹操杀关羽。但不说,又不是事君之道,便叹息:“曹公,是如父亲般的君上;关羽,是兄弟而已。”
最后选择了照实说给曹操。此举被后世认为是为臣下者懂分轻重、能识大体的表现,如南朝宋左仆射刘穆之曾说:“我蒙公(指刘裕)恩,义无隐讳,此张辽所以告关羽欲叛也。”
尚书右仆射何尚之亦曾言:“臣思张辽之言,关羽虽兄弟,曹公父子,岂得不言?”
…………
张辽曾与护军武周不和,后来受胡质劝解,便与武周和好。与李典、乐进等虽然有不和,但在面对东吴大军之际,同样能不计前嫌。
张辽的军事表现受历代所尊崇。唐代李翰所撰《蒙求》中有“张辽止啼”一语。
建中三年(782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魏征东将军晋阳侯张辽”。同时代被列入庙享名单的只有关羽、张飞、周瑜、吕蒙、陆逊、邓艾、陆抗而已。
及至宣和五年(1123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张辽。在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中,张辽亦位列其中。另外,日本俗语中有所谓“辽来来(辽来々)”一语,正是来自张辽止啼的典故。
…………
墓址:
张辽墓位于安徽省合肥市逍遥津公园内湖中岛上,为衣冠冢,现存墓冢,张辽陈列馆、***和渡津桥,园中有张辽持刀立马的青铜塑像。
另外,据《宋高僧传卷十唐扬州华林寺灵坦传》载:“元和五年相国李公墉之理广陵也……召居华林寺,寺内有大将军张辽墓。”此段记载则称张辽墓位于广陵(今扬州市广陵区)一带的华林寺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