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三城换一人
不过不管怎么说,刘老板这笔买卖做的真心漂亮,即送了公孙瓒三座城池堵了他的嘴,又得了大将赵云及五百骑兵,更关键的是,这是千金买真千里马!
肯以三座城池换一名人才,这事传扬天下后,何愁天下贤才不蜂拥而至!不要以为三座城池很少,现在诸侯都不富裕,多数都才一个郡,有一个州的都很少,一个郡才多少个城池啊,三个城池已经是刘老板治下一小块地盘了。没得冀州前,刘老板才一个小小的平原县呢。
送给公孙瓒三座靠近幽州的地盘,即巩固了两方的盟友情谊,又得了骑兵统帅,还得的名声,一箭三雕,正好刘老板现在手下人才匮乏,也没那么多人驻守这些城池。
刘备新得了冀州,实力日盛,亲自劝降辛评,辛评本为韩馥旧日谋士,因荀谌劝韩馥让冀州与袁绍而转投袁绍,今袁绍大败,丧失冀州,见刘备心诚,乃降刘备。
且说李儒对董卓言道:“刘备新败袁绍,占据冀州,乃当今豪杰,且为汉室宗亲。宜假天子之诏,差人往拜其为冀州牧。其感德,必顺太师矣。”卓曰:“善。”次日便使太傅马日磾,赍诏前去。太傅马日磾来至河北,刘备协众将出迎于百里之外,再拜奉诏。
刘备自得了冀州牧,派关羽领兵五千前去攻取邺城,关羽领命而去,邺城守军乃降。袁绍新得冀州,尚未派大将镇守邺城,仍旧是原守城小校领兵把守,韩馥掌冀州时,并未招募多少士卒,邺城守军本就不多,又被袁绍抽调大半前往磐河大营。
袁绍磐河大败,五万大军只逃得数千,冀州已失,关羽领兵到时,守城小校知不可守,只得开城投降。
冀州一地除渤海南皮被袁绍占据,其余尽归刘备所有,刘备命关羽领兵镇守邺城,张虎领兵镇守平原,自此声势大振,招降纳士,四方豪杰争相来投。
张虎自从领命镇守平原以来,不仅要负责军队招募训练的工作,县中的政务也要负责,没办法,刘老板的起点实在太微末了,张虎也没有逆天改命的大神通。
按照原来的轨迹,刘老板漂泊半生,换句话说,人家刷副本都是给钱、装备、材料、随从卡牌、附带声望。刘老板刷副本,除了寥寥几张白板随从卡、十几年如一日的只给声望,其他的都没!
起的比人家早,睡得的比人家晚,刷的比人勤,除了声望什么都不给,这是何等的握草!一直到许昌见了献帝,认了皇叔,这才算是把大汉阵营声望刷到尊敬了。
至此以后,尊敬级的声望带来的效果才慢慢的展现出来,刷副本才开始正常掉落,文臣武将地盘慢慢的多起来。
现在张虎凭着袁绍的漏洞,抓住机会抢了冀州,但是,地盘好打,人心难收!下层老百姓倒是好办,刘老板极为擅长做这种得民心的事情,但是,上层的人才缺没办法。
不管张虎再怎么吐槽世家大族的代汉之心,也不得不承认,人才都是出自世家大族,寒门太少了,说屈指可数都是过分的。
这还不是再往后千年知识传播的界限打破的时候,还能穷文富武,这年代,穷了习不起武,富了你也读不起书!
首先没书给你读,都是竹简抄的,且不说一部书多少卷,也不说汗牛充栋这些虚词,街上就没书店这个设施!书都藏在家里做最贵重的物件呢,看都不会给你看一眼,借人家一本书看,要承人家天大的情,想撰抄人家的书,呵呵,没经过人家同意,你抄下试试?跟你翻脸绝交,到处传你坏名声信不信?甚至结成世仇!
其次没老师给你讲。自学?醒醒吧骚年,圣人的微言大义是你自学能看懂的?竹简抄写麻烦,每个字的信息量都很大,没老师跟你讲,又没标点符号,识文你到时能做到,断句做不到还是白扯,有老师教都能曲解圣人之意,更何况自学,天知道你理解出的到底是什么鬼!
这世上有几个郑玄、卢植这样的大儒,效仿圣人有教无类,只要开讲,谁都能来听,不管身份高下,哪怕你扛着把锄头也能站到院子里听听,学费随意给点就行。
但是又有几个人有这样的机缘能遇到这种大儒。所以张虎能跟在卢植身边五年,简直就是最大的幸运,刘老板都没享受过这种待遇,虽说是经常充当书童、随从,其实就是关门弟子。
水镜先生司马徽,人家走的是精英路线,收徒看资质的,虽然收的人少,最起码也算给人开了道门,徐庶就是走的这条路。
更多的人才是世家大族自己培养出来的,你家里有哪部藏书,你家里精通那部典籍的学问,你家里世世代代的人解读的心得、做的笔记,这些注解才是世家大族存在的根本,就是所谓的以什么什么传家。
家里没有能当传家宝的学问,光是藏有几本书,是谈不上世家的,充其量就是豪门,没底蕴的,底蕴是什么?底蕴就是家传的那些学问!
这些世家子弟,废材有不少,人才也很多,荀家的,司马家的,都是一出一堆的人才。这不荀家的荀彧因为看董卓不爽,辞了官回了颍川老家,跟家里人说,颍川这地啊,不好!四战之地,太危险了,我看着天下又要起纷争了,咱们得搬家去冀州,那里会太平些。可是家里人都不同意,舍不得远离故土,没办法,荀彧自己带着本家来冀州避祸来了。
哪知道到来了冀州,这冀州也没消停下来,刚到冀州,就被袁本初占了,本来是应韩馥韩冀州邀请来的,结果到了,韩冀州自己都呆不下了,这就尴尬了。
硬着头皮抽空去见了下袁本初,发现这人言过其实,空有虚名,做不成大事,可是刚搬过来就往回搬家,脸上有点挂不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