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蓝星的真相1
“嗯!不好意思,让前辈久等了!”王小烛说道。
“走吧,去里面看看吧!”朱四十二首先走在前面。
原来,在这背锅山的后山的石室之中,居然别有洞天:穿过了那一望无边的大湖之后,出现在王小烛他们面前的是另一个石洞。
只见这个石洞比原先的还要宽敞,因为有更多阳光进入的缘故,与之前山洞幽森的氛围相反,这个山洞并不阴暗,两侧石壁上的文字雕画也是看的一清二楚。
首先映入王小烛眼帘的便是一幅史诗级的叙事性巨画:
这讲述的是蓝星的古老历史。
那是在创界上还没出现之前的蓝星。
“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取一毫而损天下,亦不为也。”
首先闯入王小烛识海的就是这样一句话,原来这石壁上所画的是先前与田园文明争霸宇宙的前蓝星人思想启蒙时的故事。
这故事有一个大标题——“诸子百家”。
此时,之前为推开石门立出大功的青色鳞片开始发热发光,直把王小烛逼向一个角落。
在那一片角落的石壁上,记载着这样的文字:
道家哲学不同于儒家社会哲学的进路,直接从天道运行的原理侧面切入,开展了以自然义、中性义为主的“道“的哲学。天道运行有其自然而然的原理在,道的哲学即是解释此原理的内涵,从而得以提出一个活泼自在的世界空间。透过对此一世界运行秩序之无定限、无执着的认识,道家哲学发展出迥然不同于儒家的社会哲学,社会只是一方存在的客体,在其中生存的人们,应有其独立自存的自由性,而不受任何意识形态的束缚。所以对于社会责任的态度并不先存立场,而能有更尊重人类自主性的态度与存在定位。
由此道家黄老派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活动,并提出了因循天性、顺势而为、宽刑简政、休养生息等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主张,而老庄派认为现实中充满了束缚和限制,大至鲲鹏,小至蜩鸠,都需要凭借一定的外部条件才能活动,即它们都是“有所恃”的。为了摆脱所有的束缚,达到完全“无所恃”的精神自由,就需要“齐物”“逍遥”的生活态度。另外,老庄派还提出了“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认识原理,以实现人的知识能力的解放;提出了“谦”、“弱”、“柔”、“心斋”、“坐忘”、“化蝶”等的生活功夫来面对世界,以实现人的生活心境的解放。同时,老庄派还讲究“人天合一”、“人天相应”、“为而不争、利而不害”、“修之于身,其德乃真”、“虚心实腹”、“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法于阴阳,以朴应冗,以简应繁。”等等;而杨朱派认为所有的人都一毛不拔,同时互不侵害,就可天下大治。
“儒家社会哲学?那又是什么呢?”王小烛出生于创界山建立后臣服于田园文明的新世纪,自然是不知道什么是道家哲学,什么是儒家社会哲学。
若是强加牵扯的话,因为那只比“创界山”低一头的“鸿钧书院”的存在,王小烛或者对同名的道家哲学有些认识,但对于“儒家社会哲学”那必是一无所知了。
好奇心的驱使下,王小烛走到了讲述“儒家社会哲学”的那个石壁前。
此时,展现在他面前的便是——“六艺”两个硕大的字眼。
“六艺指的是儒家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数。”
“何谓“礼”?礼者,不学“礼”无以立,《管子·牧民》所谓“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何谓“乐”?有“礼”则必有庆贺燕飨之“乐”,有庆贺燕飨之乐则必有五音宫商角徵羽伴奏。”
“何谓“射”?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躟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何谓“书”?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管国子,教之六书,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何谓“数”?数,即数学之数。《易》,《河图洛书》为其始也。”
王小烛认真着石壁上关于“儒家六艺”的介绍……
走着走着,世事变迁,桑海沧田。王小烛看遍了这史前蓝星的朝代更替,看到了蓝星战败前的不世辉煌,看惯了蓝星人的尔虞我诈,看透了交战中田园文明天使族的虚伪面纱。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王小烛相信自己会给这保守历史摧残,历经沧桑巨变的蓝星带来更加美好,更有希望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