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再告诫水漫金山
李子凡心中一动,开始掐算白素贞还有多久生产,片刻后,幽幽睁眼,自语道:“九日后吗?妹妹,若是第十二日,你还是不肯离去,就休怪我出手了。”
却说许府中,一道流光闪过,落入白素贞的腹中,正在休息的白素贞突然从梦中惊醒,面色柔和的摸了摸自己的肚子,道:“想不到我白素贞有这般运道,居然能够成为星君的降世母亲。”
“文曲星君吗?文运之神,想来降世下凡是来匡扶社稷的,要步入官场之人,便叫仕林吧。”
第二日,白素贞将此事告诉了小青,谁料小青听了之后,脸上没有半点喜悦,反而凝重的很,这些时日,她跟随李子凡修炼,道性大增,早已不是那个莽撞的青蛇。
“姐姐,人妖殊途,有违天地纲常,待你生下腹中的孩子后,我们便回青城山修炼吧。”不过小青碍于白素贞的面子,颇为委婉的说道。
“青儿!仕林他一出生就没了母亲,你忍心吗?”
小青看着白素贞那副神情,便知道她忘记了之前的誓言,厉声道:“姐姐!当年姐姐在真武大帝和道长面前,发下了重誓,不知姐姐可还记得?”
小青见白素贞面色讪讪,皱眉不已,那许仙到底有什么好的了!就连寻常男子的担当都没有的人,姐姐为何这般倾心与他!
等了半晌,白素贞还是没有开口,小青直接道:“那日姐姐的誓言可是,要是贪恋情爱,犯下大错,甘愿日日受雷劫折磨,镇压于那西湖雷峰塔下。”
白素贞脸色一白,她自然没有忘记自己的誓言,可她又如何忍心,让一个刚刚出生的孩子,没了母亲?
“小青,你说的不错!”
李子凡也显出身形,看着面色惨白的白素贞,严肃的说道:“你曾经在骊山老母座下修道数百年,可你看看你现在这模样!那里还有一点修道之人的清净模样?”
“你在红尘才待了数年,千年的道心便崩溃,你可还想逍遥长生,成仙问道了!”
“姐姐,那许仙恐怕还不知道姐姐的真实身份吧?若是他知晓之后,还愿意和你厮守一生吗?”
“便是他能够与你厮守这一世又如何?修士寿命数千,乃至上万年,可凡人只有匆匆百年,难不成你还想去找许仙那转世之身,再续前缘?”
李子凡看着白素贞,最后道:“你算出你腹中的孩子,还有九日便可降生,我给了十一日的时间,若是你不肯主动离去,那就看我的手段了。”
白素贞默默点头,转身朝着自己的房间走去。
“道长,我们这样对姐姐,是不是不太好?”小青想到白素贞最后的神色,心中不忍的说道。
李子凡挑眉,看着白素贞有些落寞的身影,道:“你看看你姐姐如今的模样?”
说完之后,伸手在小青眼前划过,而后在小青眼中的白素贞,便是雷火临身,高塔镇压的虚像。
“这…”小青喃喃,有些不知所措,她虽然是龙女,可出生西湖,并没有太多的见识,对于这幅恐怖的景象,着实有些被吓到了。
“其实白素贞早就该被雷峰塔镇压,乃是文曲星君选择他做自己的降世母亲,便帮她延长了一年的光阴,若是星君出世后,白素贞任然不愿离去,那真武大帝便会出手,将她抓去,日日受尽雷火折磨。”
李子凡开口解释了一番其中的隐秘,最后叮嘱小青道:“你这些日子好好看着你家姐姐,不要让她做出错事。”
“我定会好看姐姐的!”
“嗯。”李子凡点点头,便散去了这道分身。
可李子凡还没有清净几天,便感觉到临安城浓郁的水汽,掐指一算后,陡然起身,惊道:“怎么回事!法海不存,这水漫金山怎么还会出现!”
“道兄,你可知这是怎么一回事?”见风林突然出现,李子凡急忙问道。
“那金山寺来了一个不曾修行的主持,昨日那许仙不知怎的,突然产生了剃度出家的念头,而白素贞便想要水漫金山,将许仙给救出来。”
“这是救?”李子凡皱眉,一个没有任何修为的和尚,能够将白素贞逼到这个份上?绝对不可能!
“道兄可愿同去?”
“走吧。”风林也觉得那和尚不凡,唯恐是那位佛门大能隐藏身份,就是为了算计李子凡,所以便答应跟着去了。
不过片刻,两人便来到了金山寺前,看着这妖气弥漫,黑云压城的金山寺,而白素贞则傲立空中,灵力和不要钱一般,不断地引动西湖之水,想要水漫金山。
“放肆!”李子凡看着下方那些因为白素贞而家破人亡的百姓,顿时大怒,直接出手,对着白素贞一拍,将她的施法打断。
而风林双手翻动,便将临安城中的洪水,送回西湖之中,至于那些被破坏了的房屋,并没有出手将其复原。
“你可知你在作甚!”李子凡将白素贞摔在面前,呵斥道:“你就为了那一个凡人,酿成如此大祸,导致生灵涂炭,你修了几百年的大道,都修道狗身上去了吗?”
“咳咳,还请兄长救救我家相公。”
李子凡见白素贞就是如此,还不忘那许仙,心中又是恼怒不已,原本他以为前些日子,与小青一同告诫与她,有些用处,可今日一看,毫无用处!
而金山寺中央那位和尚,见大水被李子凡阻止,连忙起身,对着李子凡一拜:“贫僧伏摩多谢施主出手,救下临安城的数万性命。”
李子凡见这伏摩生就佛心,便猜出对方乃是佛土的一位大能转世,看来此世还没有恢复记忆,拾回神通,道:“不必多谢!”
“伏摩和尚,我且问你,那许仙为何突然有了出家的念头?”
“贫僧也不知,前些时日,贫僧于金山寺传法,结束后,那许施主便追上来,说自己有出家的念头,贫僧见他俗缘未了,不愿答应他,可他日日来我这金山寺,不肯离去,最后贫僧见他的恒心,便将他收入寺中,教他诵经念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