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朝议 案件心得
乾元皇帝第二天上早朝,首先介绍了自己昨天所见所闻,还夸赞了罗熙的才能。有大臣和罗熙打过招呼,已从罗熙处了解了这个新提拔的新贵的历程。没想到皇帝对他的才能赞不绝口。
“还是多接触、体验一下百姓的生活比较好,那能躲在深宫后院治理天下呢?不知民间问题所在,就没法对症下药。”乾元皇帝鼓励官员们以后能够多接触百姓。
“是臣的失职,没有把问题及时反应上来,才让陛下以万乘之君轻天下,是臣之过。”御史大夫汤宗不无责怪的说。汤宗年迈古稀,在吴朝时,就已身居要职,有名的正直之臣,正可谓是三朝元老。他都责怪自己。剩下的臣子特别是议政院院长于长庆,更是脸上挂不住,也紧接着从椅子下来,起身磕头请罪。于是乎重臣也都承认自己失职。
“这也不能都怪大家,朕也有责任,一国之盛也在于君,是朕没有治理好,大家千万记住一点,不要一做出点成绩,就要人歌功颂德,结果反而掩盖了更大的错误,大家要有居安思危的思想。”新皇说。
又对众臣们说“你们大家都唯唯诺诺,这礼节繁重,反而疏远了我们君臣之间的感情。”
大臣们不说话了,知道这时候说话,有可能招致皇帝反感。
他们讨论了百姓天地问题,这个问题经常在讨论,最后它们制定了田地可以租借,每三十年按人口分一次地的国策不变,所有土地性质还是国有。
乾元皇帝命三位年龄比较大的皇子负责审理一些案件,已经有一写时日了,让它们接触各色人等,希望它们能够分辨是非,三位皇子,它们是常王李宏、会王李英、大公主李菲。
乾元皇帝也看了它们处理的一些案情,还是比较认同的。
乾元皇帝请来了,平日不参议朝政三位皇子的母后、皇祖父母,让它们知道大臣们的评价,也使大臣们了解它们的才能。
三位皇子依诏,去德政殿,它们锦衣华服,李宏最年长,高高的个子,长的很是清瘦,脸上充满了笑容,李英长的皮肤白嫩,走起路来,左顾右盼,李菲身材不高,也不是很好看,但很有气质,一路上,也不说也不笑。
所有的人见到它们,都是满颜欢笑,只是心中还有一个疑问,为什么让李菲也来?三位皇子行完所有的礼节之后,乾元皇帝问它们“你们审理这么多天案情,有什么体会没有?我们有那些地方需要改进的?”
李宏首先回答“父皇,儿臣体会到,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审讯犯人时,不能只听一人一面之辞,官员不要偏听偏信,也不要主观臆断,有的犯人太过狡猾,花言巧语,推卸责任,很容易造成误判,应该多听一些其它人的说辞,多一些物证,证据不充分时,不能判人,朱尚书说过‘疑罪全无’”
“殿下,臣说的话你还能记得,让臣倍感欣慰!”朱坎激动的双手作揖着说。
大臣们啧啧称奇,乾元皇帝不苟言笑,李宏的祖父母和母后笑的合不上嘴。又该轮到李英说自己的看法。
“父皇,许多百姓根本就没有法律意识,只是感情用事,或者用自以为是的法律行事,犯了法,还不知错在那。”
大臣们又是一番赞叹。
“李菲,你有什么看法?”乾元皇帝转向李菲问。
“父皇,儿臣看到有许多民间受欺负的人,不敢去伸张,做人不能太好了,太好了,反而人人都欺负你,也不能太坏了,太坏了,人人都疏远你。”李菲秀外慧中,面带几分忧郁之色,不知忧从何而来,也不知她小小年纪,会有如此之深人生感悟,新皇知道她喜欢经常偷偷的,跑到民间去玩,知道些民间疾苦。
这一场策论,大家都满心欢喜,达到预期结果,它们配备着天下间最好的老师,有什么不懂的,都可以问它们,知道它们一定在老师指导下,做足了功课,对它们三个说“你们都长大了,以后要学着参议朝政”
三人同时说“是”,就入前面的座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