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荆州刘表
这么多人的到来,对荆州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可以说是让荆州的风气为之一变,而儒学在荆州,更是得到了蓬勃发展。也是从这段时间起,荆州的学术,渐渐开始独立发展起来,一直传承不绝。
刘表本身是士林名士,所以来到荆州的大儒有宋衷,他和司马徽一起,开创了荆州学派,与北方的郑玄学派分庭抗礼。
有了这两位大佬,刘表就在荆州放开手脚办学,他组织群儒集体编写了五经教本,并广泛搜集动乱中大量流失的各类图书,使荆州藏书成为全国之冠。这会的荆州,可谓是文人云集,群星璀璨,正所谓“士之避难荆州者,皆海内之俊杰也“,此语并非夸张之词。历史上由北方前来避乱的著名人士中,有“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被推为七儒宗之一的邯郸淳、“博学多通“颍容、“少有才辩“的祢衡以及第一流书法家梁鹄、音乐家杜夔等等。而最出名的则是诸葛亮、庞统、徐庶这三个大名鼎鼎的牛人。像崔州平、孟公威、石广元、庞德公、黄承彦、马良、杨仪、习祯、蒯越等等,却还要排在后面去了。
为什么到了后来,曹操、刘备、孙权三家都要抢荆州。第一个原因是荆州地位太过于重要了。第二个原因就是荆州人才荟萃,立国之本在于人才。为了争夺人才,大家自然就会把目光投向荆州了。
曹操麾下的第一重臣荀彧很早就提出过建议,让曹操“先定河北,后修复旧京”,最后“南临荆州”,便可“天下大定”,将夺取荆州作为曹操战略里的最后一步棋。
诸葛亮出山时,也为一无所有的刘备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其中提到:“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提出先取荆州,再取益州,待天下有变,以荆州之兵趋宛、洛,益州之兵进关中,进图中原,一统天下。
无独有偶,后来东吴的鲁肃也是这么向孙权介绍荆州的:“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这会的荆州,是后世几个省的面积,在隋炀帝杨广开通大运河之前,荆州一直就是贯通南北,左右东西的天下交通枢纽。长江中游横贯整个荆州,溯江而上可达巴蜀,沿江而下可通吴越,北有汉、沔相连,南有湘、资、沅、澧,四水相通。地理位置无比优越不说,还有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两大产粮地,更有无数山脉做为天然屏障。这片广袤无垠的形胜之地,有谁能不眼馋?只是现在没有人下手,一是刘表在荆州稳如泰山,轻易难撼。二是诸侯们自己都忙不过来,手里头各有一摊事,也实在是有心无力了。只能放任刘表在荆州逍遥自在。
历史上,曹操在迎了汉帝到许昌后,第一件事就是调兵攻打荆州。在淯水一战中,曹操丧失了长子曹昂、大将典韦。输得有点凄惨。不过,这一次,因为李利在其中搅事,曹操没能如愿的把天子与朝廷抓在手中。
没有了大义的名分,曹操也不能无缘无故的对刘表下手。抢天子不成,只好收了张杨,然后掉转头来,去死死盯住徐州。这么大的一块肥肉,曹操这一次,是无论如何,也不会错过了。
这会的刘表,雄心还在。当年失意半生的他,被临时委以重任,以一介书生之躯,单骑入荆,拉拢蒯氏、蔡氏、黄氏等大族,然后把拥兵作乱,割据郡县的地方宗贼一扫而光。从此鼎定荆州这分基业。
要说荆州之乱,祸源也就是出在孙坚身上。当时董卓倒行逆施,擅行废立,又弑废帝与太后,搞得天下皆怒。于是袁绍在渤海大旗一竖,各方英豪响应,天下讨董。作为袁氏门生故吏的长沙太守孙坚自然是义不容辞。也跟着起兵。
一起兵孙坚就干了两件大事,先是逼死了一向看他不顺眼的荆州刺史王睿,然后又杀死了南阳太守张咨,然后与袁术联手,一道出兵。
荆州无主,地方动荡,于是朝廷就任命士人中素有大名的刘表,出镇荆州,一直到如今。经过多年的经营之后,刘表又成功的把一直盘踞在南阳的袁术给逼走了。到现在,刘表麾下的荆州,兴盛无比,成为了南接五岭,北据汉川,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的强势存在。
这会儿的刘表,是意气风发,神采飞扬的。他没有经过曹操的讨伐打击,心中还仍踌躇满志。见到刘备之后,朗声大笑着迎了上来,笑道:“贤弟远道而来,愚兄有失远迎,实在是罪过啊。”
刘备也是正儿八经的宗室之后,虽然他那一支破落了,但毕竟破落的宗室也是宗室不是吗?对于亲戚,刘表还是十分的热情的。而且刘表也十分的从容自信。就算刘备带有什么恶意而来,刘表也认为刘备这万余兵马,撼动不了自己毫分。
刘备赶紧下马,与刘表相见。刘备身上虽然有个豫州刺史的头衔,但谁都知道这不过是个笑话罢了。而刘表,却是实打实的成武侯、荆州牧,开府治事的一方诸侯。
刘表作为一州之主,气派又自与黄祖不同。把刘备迎到大殿之内,请刘备更衣之后,鼓乐齐鸣,歌女盈盈,翩跹而舞。
座上宾客如云,冠盖帻巾,宽袍大袖,觥筹交错,笑声不断。刘备乃叹道:“今日复见几分盛世气象。”
刘备倒是没说假话。他一路折腾,从青州奔波到了徐州,不是在打仗,就是在去打仗的路上。空闲日子真没有过过几天。也就是在北海孔融那里,享受过几回。但孔融毕竟只是个北海相,和刘表这样的一方土皇帝比起来,那又差得远了。
所以今日,刘备在享受到了刘表的盛情招待之后,才有此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