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儿臣没错

  方休看了他们一眼,心里不由升起一股成就感,淡淡地道:“即便是很小的事情,其中也隐藏有大学问这个世界上,并不是任何问题都有解释的。”
  小男孩听见这话,又陷入了深深地沉思中,许久,才行礼,恭敬地道:“谢恩师为徒儿解惑。”
  白小纯也是做出思考状,但是,没一会,便又将目光放在了烧烤架上。
  肉熟了。
  秀儿则歪头,看着方休,开口问道:“那么,少爷,这一切是为什么呢?”
  方休:“”
  宫中。
  淑妃正捧着一本《聂小倩》,认真的读着。
  当读到黑山老妖现身时,她的身体不由微微颤抖。
  即便沉稳如她,也不由深深陷入了书中的世界,跟随着聂小倩和宁采臣,一同紧张起来。
  “母妃!”
  正读到关键处,一道稚嫩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语带兴奋。
  淑妃被吓了一跳,玉手一颤,书掉落在了地上。
  不动声色的捡起书,看向自己的儿子,目光中满是宠爱,问道:“昊儿,何事这么高兴?”
  赵昊看着自己的母妃,脸上洋溢着笑容,说道:“母妃,儿臣今日拜了一位师父。”
  淑妃听见这话,眉头不由一皱。
  民间百姓尚且视拜师为重中之重,更何况是皇子。
  如此草率的拜师,难免礼数不周,被朝中那群言官知道,免不了又是一堆折子送到陛下那里。
  而且皇子拜师,岂是想拜便拜的,若不是陛下钦命,何人敢做皇子的师父?
  真不知那胆大包天,竟敢收昊儿为徒的,是何人。
  淑妃皱着眉头,说道:“昊儿,你身为皇子,拜师乃是要事,如何能如此轻率,没有你父皇的恩准,又有何人能做你的师父。”
  赵昊听见这话,有些不服气地道:“儿臣行了拜师礼,没有轻率。”
  淑妃道:“行了师礼,又如何?这天下的博学之士何其多,能做你师父的,又有几人,你不过去郊外游玩了一趟,便随意拜人为师,若让你父皇知道了,免不了又是一番责骂”
  赵昊一脸倔强,大声道:“那些都是腐儒,比不上儿臣的师父!”
  听见腐儒两个字,淑妃脸色一变,语带责备地道:“谁教你这么说的,是不是那个误人子弟的贼子?”
  “没人教儿臣这么说,这是儿臣自己想的,翰林院的庶吉士整日只会之乎者也,除了一些什么人都会说的空话,什么都不知道”
  赵昊昂着头,显然已经做好要与母妃好好辩驳一番的准备,继续道:“师父不一样,他会教给我世间万物的道理。
  这些,是翰林院的庶吉士们远远比不上的,所以母妃如此诽谤我的师父,儿臣不服。
  师父他是有极大才能的人,不是贼人,更不会误了儿臣”
  诽诽谤
  这次,淑妃显然动了真怒,从椅子上站起身,严厉地道:“跪下!”
  “儿臣没有说错,为何要跪!”
  赵昊毫无畏惧地看着自己的母妃。
  “你你”
  淑妃被气得不轻,再也无法保持端庄,指着自己宝贝儿子的纤纤玉手,颤抖不止。
  赵昊却并没有退缩,继续道:“母妃以前教导过儿臣,要尊师重道,不管母妃和其他人承不承认,儿臣已经行了拜师礼,他便是儿臣的师父,母妃如此诽谤儿臣的师父,儿臣自然要为师父辩驳。
  而且,父皇曾经告诉儿臣,孔圣人说过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意思是,三个人同行,总有一个值得你学习的人,那么值得你学习的人,便有资格做你的师父,父皇告诉儿臣这句话,是想让儿臣多学习别人的长处。
  父皇说的话,儿臣一直铭记于心,所以见到有才能的人,才会拜他为师,如今,母妃却因为这件事情,责备儿臣,儿臣实在想不明白。”
  说着,眼眶中不知不觉噙满泪水,最后一句话几乎带着哭腔。
  毕竟只是六七岁的孩子,即便比同龄人成熟了许多,可受到了委屈,依旧难过。
  片刻之后,便小声呜咽起来。
  淑妃听见这番话,本来想驳斥,却发现,自己竟然找不出有什么可以反驳的地方。
  尤其是最重要的两句话,尊师重道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都是自己曾经说过的。
  可想到‘诽谤’两个字,心中还是有些怨气。
  尤其说这话的人,是自己含在嘴里都怕化了的宝贝儿子。
  刚想开口,却又看到自己的儿子落泪,心不由软了几分。
  紧接着,又开始反思。
  既然昊儿说的没错,为何还有责备他?
  自己真的错了吗?
  “好了,男子汉大丈夫,要坚强。”
  淑妃心软,上前将赵昊揽入怀里,说道:“既然你如此称赞你那位师父,不如让他来见见母妃。
  若他真的如你所说,有庶吉士们远远不能相及的才能,母妃便将他举荐给你的父皇,让他成为你名正言顺的师父。”
  赵昊流着泪,抬眸,看着自己最亲近的母妃,纠正道:“他本来便是儿臣名正言顺的师父。”
  这孩子
  淑妃不由摇了摇头,却没有再说什么,只是问道:“那么,你那位师父叫什么名字?”
  “方休”
  赵昊看着淑妃,似乎怕她没有听清,加重语气,又说了一遍:“我的师父,他叫方休!”
  赵昊离开后,淑妃一个人坐在椅子上,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自己这个儿子性情不知道随谁,又倔又犟。
  可常常又能说的你哑口无言。
  与其他同龄的孩子,倒没有一丁点儿相似的地方。
  不过,有一点,她可以肯定。
  自己的儿子,不说在众皇子中,放在全天下,也是极其聪敏的。
  很多事情,一点就通,偶尔背书,也是读几遍,就能烂熟于心。
  这份天资便连陛下,都称赞不已。
  可惜,年纪尚幼,不然,未必不能
  想到这,淑妃不由叹了口气,心中有些迷茫。
  真不知,这份异于常人的天资,对于昊儿来说,是福还是祸